分享

城市边缘的童年...

 青菁 2012-09-08
 
城市边缘的童年
 
 
 

 8岁的小姑娘刘春梅,从云南镇雄跟随父母来永康打工,与课堂无缘。她的大眼睛里时常闪烁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痛楚。

 

    从2008年起,我开始拍摄这群跟随父母在城市边缘艰难求生的孩子们。这组图片拍摄于浙江永康城郊边缘的砖窑厂、拆迁工地、垃圾场等地。他们大多来自云贵,几乎无一例外地到了上学的年龄,却因家庭困难读不起书。虽然永康已建立了12所外来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还是有很多家长交不起每学期500元的伙食费和资料费而不让孩子上学。有的家长则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让自己的孩子读书。所以,这些孩子只能在工地里帮助父母干活;大一点的孩子除了干活以外,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早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

 

    浙江永康,位于浙江省中部,全国百强县市之一,中国著名的“五金之都”,总面积1049平方公里,人口58万,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340亿元,财政总收入47.12亿元。就在这个富庶的城市里,有大约60万外来农民工,其中有很多人因缺少文化技术,只能从事又脏又累的如砖窑、泥瓦、搬运等体力活在这座城市里谋生,月收入只有一千多元,住在破旧简陋的出租屋里,勉强填饱肚子,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尽管生存条件如此艰苦,但在观念的影响下,他们大多计划外超生,每个家庭少则三四个孩子,多则七八个,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写真】城市边缘的童年
 6岁的贵州小姑娘王燕,每天都在工地上做工,她一直起腰,就能望见远处城市林立的高楼。她的父母13年前来到永康打工,王燕就出生在这里。现在,王燕有3个姐姐、2个妹妹和1个弟弟,全家都在工地上打工。一家人辛苦一天只能赚80元工钱。还要负担在老家生活的老人,算下来全家9口平均每人每天只有7元生活费。王燕的上学梦遥遥无期。孩子们通常是在拆迁工地里敲一些废弃的旧砖块,每敲一块砖可以赚2分钱,一天下来最多能挣几块钱。夏天,这些孩子要在近40℃的高温下同大人们一起干活;而在冬天,他们也只穿着薄薄的单衣在室外忙碌。

【写真】城市边缘的童年      

一个来自云南镇雄的外来农民工家庭在他们简陋的出租屋里。许多农民工家庭都有5个以上的孩子,孩子越多,越无力供养他们上学。

【写真】城市边缘的童年

    
很多孩子就是这样和父母一起在工地上敲砖块,每敲一块砖挣两分钱。


【写真】城市边缘的童年
     拆迁工地上,一位打工母亲只能在劳作间隙给5个月大的孩子喂奶。

 

     由于孩子们年龄小,拆迁工地、窑场等地方又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他们经常会在工作中受伤。由于经济困难,这些孩子受伤、生病也只能凑合过去,得不到必要的治疗。

 【写真】城市边缘的童年  

12岁的陈在望是贵州遵义人,父母在永康一家砖厂做工,因为家庭贫困,她没能上学。除了帮助父母干活之外,她还要像大人一样照顾弟弟。

【写真】城市边缘的童年

       

刘小东,8岁,云南镇雄人,从没进过校门。2011年除夕夜,父母还在忙活,小东独自烤火取暖。

【写真】城市边缘的童年
       8岁的姚小红来自云南镇雄,父母以捡破烂为生,她在一家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小红每天放学后坐在破烂堆里看会儿书,是她特别快乐的事情。

 

    刘春梅,8岁,来自云南镇雄,母亲在一她说自己最大的理想就是当明星,这样就可以挣很多很多钱,养活妈妈和两个妹妹。

    王燕的手被榔头砸伤和砖块划伤已是家常便饭,而她姐姐的皮肤经常被强烈的日照和高温的砖块灼伤。但是,她们连最简单的药品都没有。

    王燕的小同乡陈学,9岁,和王燕一样十分渴望上学,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再也不要像父母那样苦、累、脏。陈学干活的工地旁就有一所学校,她好几次偷偷跟着上学的孩子走到校门口,可是,至今都没能走进校门一步。

    10岁的刘红来自贵州毕节,父母靠捡破烂为生。小刘红已经带大了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现在带的是10个月的小弟弟。除了带弟妹,她还得经常去捡破烂卖钱。也许,她的童年只能是这样一种远离欢乐的日子了,而她的弟弟妹妹们,也只能重复她的痛楚。

 

    这些农民工子女与城市里生活优越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渴望读书,希望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走出父辈贫穷的境遇,但是家庭的窘困使他们难以实现心中的梦想。他们就像路边那些不起眼的稚嫩小花,在城市边缘努力渴求着阳光。什么时候,他们都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上学、玩耍、享受他们一生只有一次的金色年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