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向电视节目主持人学习“三招”
语文课毕竟是语言的艺术,一些优秀的访谈类、语言类的电视节目对语文教师的启发应该是很大的,如央视的《今日说法》、《小崔说事》、《面对面》、《开心辞典》,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爱情保卫战》、《幸福来敲门》,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安徽卫视的《说出你的故事》,原先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乘着歌声的翅膀》……看过以后,我深深地为主持人渊博的学识、优雅的举止、儒雅的修养所吸引,更为他们精湛的口才深深地折服。这些主持人自身的素质都非常了得,很多都是经历了不断的磨炼才到了今天这种光鲜亮丽的地步,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绩,在大众中受到如潮的好评。有时我就想:如果他们就是语 一、学习主持人的智慧 教师与学生对话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话,包括他们的观点, 他们的回答。在他们回答完、陈述完以后要能做出概括与归纳,要能提升他们的观点,让学生心悦诚服;要善于引申,还不能直接告知答案或做出暗示,而是要启发在“愤悱之时”,力求在“山穷水复”时能“柳暗花明”。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相当的智慧,拿捏好启发的“度”,绝不能糊里糊涂,不知学生所云,一味朝着自己课前备课中事先预设好的引导或不顾学生的学情“请君入瓮”,那样的语文课就只能沦为传授式、灌输式了。 《今日说法》的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口才很好,一期期节目中与嘉宾的对话或对事件的分析都是那么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语言流畅,让我们从内心中深深地敬服与喜欢着。 天津卫视2011年请来了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倾情推出职场招聘类大型互动节目《非你莫属》,主持人张绍刚表现出了高超的智慧和睿智,对现场具有极强的掌控能力。我们看:他时而眉头紧锁地倾听,应聘选手的每句话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时而抓住选手的某句话或所说的某个词儿引申出具有一定价值的问题。他的语言是那样犀利,能一针见血地揭露问题的实质,在十几分钟内展示出应聘选手的能力,但是对他们又那样的充满了关爱。如果没有看到这个节目,我们还真没发现张绍刚如此的出众的才华。 而这种才华则主要来自于人本身的智慧与临场快速的反应,要求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的判断,并有针对性地评价,客观地、全面地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升,相信这样的语文课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学习主持人的激情 有激情是一位语文教师最基本的教学素养。充满激情的课堂感人肺腑,令人 震悚,几至于催人泪下。教师通过自身的情感因素,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鼓励起学生的“情绪智慧”,(也称情商(EQ))将会一次次掀起课堂高潮,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语文课上, 究其原因,激情是一个人内在的素养,它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只有亲身经历了,体验了,才能有激情,而不是说声音大就有了激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最能激发学生的还是教与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它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假如语文教师怀着难以抑制的真挚情感施教,又何愁调动不起学生来呢? 央视《艺术人生》的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是“情感派”的代表人物,他主持了许多大型的文艺晚会,堪称中国名嘴中的“名嘴”,其特点是极为煽情,同样的话语一到他的嘴里,就仿佛带上了无限动人的力量,让你不由得不动情、动容,乃至于进入到节目与内容之中,受到一次次灵魂与精神的洗礼。 语文教师不妨模仿模仿朱军。有激情的著名主持人还有张泽群、撒贝宁、徐莉,山东卫视的王莉、曹军等。很多人都看过央视的《新年新诗会》,这个初春的新诗会简直是一次激情的盛宴,我们从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美感或者人生的感悟,更要向这些主持人学习如何美美地读诗,发自心灵地热爱生活,而这一切无不是激情感染与课上激情激发的结果。 三、学习主持人的亲和 有亲和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亲和”即:亲切、和蔼、和善,只有具 备了亲和力的语文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与信任,他的课才能像汩汩的清泉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学记》中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有亲和力的前提是有关爱之心,怀着一颗爱心真正地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给学生以会心的微笑,学生必然也会报我们以微笑。在课堂上与学生围绕文本充分展开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多一些鼓舞与赞赏,少一些呵责与讥讽,多一些微笑与肯定,少一些批评与冷漠,如果都能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是另一番美丽的风景。 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无不具备亲和力,周涛、董卿、杨澜、倪萍、赵忠祥即是如此,他们的微笑如花般盛开在与之对话者的心间,听众的心也立时如春天的湖水般激起一阵阵欢快的涟漪,并获得一份生命的愉悦。 电视节目主持人往往品貌形象气质俱佳,更让人叹服的是他们的综合素质远远超过一般人。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倘若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静下心来研究一下主持人的艺术,学习一下主持人,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使学生更加地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