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中情

 霄石文哲图书馆 2012-09-09
雨,整整下了一宿,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晨起,我撑起雨伞向大华公园匆匆走去。每天去公园慢跑(快走)那大三圈,几乎成了我的习惯。此时才六点半钟。
进了北园门,照例右转沿着后山的路向南走去。雨越下越大,没有一丝微风,没有一个行人,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绿树静静地相拥着簇立在雨中,展开自己的叶片,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淋浴。路上湿漉漉的,我一手撑伞,甩开一条胳臂,大步向前。
湖边静悄悄的,没有任何活动的身影。雨水用力击打着湖面,激起无数水泡,像盛开的朵朵珠花与天上的雨线相联,美丽而奇妙!
哗哗的雨水从四面八方漫向低洼处,把路面冲刷一净,然后一齐奔向湖中。高涨的湖水已经漫过了南边的堤岸,但仍试图向更高处冲去……
东门器械广场上,一个青年男子,赤膊短裤,正在单杠上荡悠。那矫健的身影和光着身体在大雨中锻炼的豪情,立即吸引了我的目光!
远处,只有立在绿色草坪上的白色蒙古包里有些许人影,是一些晨练者抑或是一些等待跳舞的舞友?
又经北门,只见两个撑伞的老者,赤脚走在鹅卵石路面上,并不时用脚面去驱赶路上的积水,一脸的惬意,戏水的意味甚浓。
我匆匆地赶路,去完成那三大圈的任务。蓝色帆布球鞋湿透了,大半个裤腿也湿透了,两个肩胛因交替撑伞的缘故,也有点湿了。但我还在惦记着那个赤膊青年,于是我向他走去。这时他仍在雨中信步,发达的胸肌,臂膀上像蒜瓣似的鼓起两块结结实实的肌肉。我微笑着问他:“不会感冒吧?”他也微笑着向我点点头:“不会!”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碧绿的树林、喧腾的湖水;浑身流淌着挑战、信心和勇气的赤膊青年;还有那走在鹅卵石路面上赤足戏水的老者……。大自然的美景和那些在雨中活动着的人物,使我兴奋不已。 
当我离开静谧的公园,看着那湿透了的双脚,我不竟自嘲起来:东坡喜雨,建“喜雨亭”并写《喜雨亭记》,表达了作者重农、重民的仁政思想;你爱雨,遇雨出行,在雨中漫跑,这算那门子境界?
早在前两年,我和老伴就喜欢冒雨走访附近的小区。它缘起于年青时在干旱的南疆渴望下雨的心情。干燥的南疆只有冬天里那凯凯的白雪和水渠中奔流着的浑水,一年四季极少碰到下雨的天气。退休后回到多雨的南方,被压抑的思雨之情喷涌而出,于是形成了我们遇雨出游的爱好。越是下雨,越是要外出荡游。这时我突然想起东坡先生在《上梅直讲书》中的那句话:“悠哉游哉,可以卒岁。” 与东坡先生喜雨相比,虽然二者境界殊异,天壤之别。但“久旱逢雨”的心情却是一样的。
概乎此,学写《雨中情》略以记之。
(09年8月16日于上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