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观德国的一家养老院

 波湖渝 2012-09-09
       作者:wowojiajia
       
       我们居住的小镇附近有一家养老院。养老院与幼儿园紧挨着,之间没有隔墙,只有玻璃隔断,拉开玻璃门,彼此就是相通的了。这个养老院与幼儿园本是一家,它们是同一个投资人创办的,在德国各个地区都有连锁机构(我忘记了名字)。每天晚饭后散步走到这里,我就特别想进去看看,想知道德国的养老院里面是什么样子。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带上相机就去了。这里平时不让进,只有周六是开放日。那天老人很少,可能都被亲人接走度周末去了;旁边的幼儿园也是空的,因正在放暑假,很遗憾。服务人员很热情,认真向每一位来访者介绍养老院的情况。我说我来自中国,只是想到这里参观一下。于是我也同样得到了一份资料,其中有关于这个养老院的沿革情况,服务项目和资费表等等,可惜都是德文的,我看不懂。
 
       这个养老院规模不大,三层楼房,一楼是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食堂,会客厅和集体活动大厅;二楼、三楼是老人的房间,还有活动室、咖啡厅和餐厅。这里共有80个床位,床位略有空置,专职工作人员70多人,几乎是一比一。各个房间的门上都贴有老人的姓名和照片,走廊里经常能碰到推着轮椅车的老人从电梯间里出来、进去。楼上楼下视野是通透的,一目了然。
 
       把养老院与幼儿园建在一起,的确是个好的创意。这家养老院经常和幼儿园在一起搞活动,老人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做手工,举办绘画和手工艺品展览活动,这在国内是很少见的。老人就是老小孩,人生暮年,更喜欢孩子,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会给老人带来更多快乐,也能使孩子从小懂得尊敬老人,爱戴老人,为老人做好事,这可能也是创办人的初衷吧。

给我们介绍情况的女士(左一)是来养老院帮助工作的志愿者,我和另外几位是她当日接待的第三拨客人。左边第二位女士家住附近,每天都到这个养老院来吃晚餐,她说这里的餐食做得既好吃又便宜,不过她今天是专门来为自己咨询的,她打算下一步就住到这里来。年长的这位(右二)是母亲,右边是她女儿,女儿带妈妈来考察养老院,看看妈妈对这里是否感到满意。

工作人员带我们我们参观了一间老人卧室。房间里很温馨,有电视,鲜花,桌子上有主人的小摆设,墙壁上贴了很多照片。卧室里有一独立卫生间,里面有残疾人专用坐便器、淋浴器、浴盆,非常宽敞。“老人在这里居住就象在自己家里的感觉一样”,那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门上贴着房间主人的照片

房间里的摆设

主人的照片

卫生间

这位老人始终在吃力地转动轮椅,车轮很涩,发出吱吱扭扭的声响,后来服务人员发现是车闸处在半关闭的状态,就为他把车闸给扳开了,他只顾继续缓慢地前行,在环形走廊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这位老人有80多岁,蓝眼睛已成灰白色,目光浑浊呆滞,口水从一侧嘴角流淌下来,衣服的前襟是湿的,裤子上斑斑点点,是已结了痂的污渍。看着他的样子,琴声心里很难过,心想他过去也许很富有,也许很风光,或许是个专家,学者,著作等身,或许。。。不管他是谁,大自然的规律无可抗拒,想要有尊严的老去,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德国实行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已有20多年,所有的养老机构都是非盈利单位。养老院的费用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综合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二是个人按照服务标准应交纳的费用,三是慈善机构的捐助。从养老院资费表上可以看出,年龄越高护理难度越大的老人,如弱智、脑瘫、半身不遂等不能自理的老人,个人缴纳的费用反而越少。一些服务项目是自费的,如理发、剪指甲、洗澡、按摩等。老人们都有自己的私人医生,觉得哪里不舒服,就打电话通知医生过来诊察,有必要时就去医院诊治。老人自带的药品由服务人员管理,按时为老人服用。

由于语言的关系,琴声只了解到这些。不然,琴声多想与这里的老人聊聊天,听他们讲讲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老伴儿说我的博客越写越像说明书了。我觉得也是。

玻璃隔断的另一边是幼儿园

一楼会客厅

亲人们来探望老人

视野通透,一目了然

一位老人的手工作品——厨房

餐厅

这个活动室是专门为脑瘫患者提供的,这样会使他们的活动不影响到其他老人

专为老人使用的浴盆。

专门为偏瘫老人使用的助力器,可以帮助把老人移到浴盆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