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唯一传世的书法作品:“衮雪”俩字
刚刚从陕西汉中归来,在汉中博物馆看到了曹操唯一传世的书法作品:“衮雪”俩字。由字可见,曹操不但是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实他在书法上,也有独到的成就。“衮雪”二字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件经考证的曹操亲笔书法。


汉中博物馆外景
“衮雪”二字在1970年出土时,刻在陕西汉中褒河水中一块巨石上,因当时要在褒河上修建石门水库,包括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在内的文物都要被淹埋,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当地政府将以“石门汉魏十三品”为代表的著名摩崖石刻凿移至汉中博物馆加以保护,目前“衮雪”二字的这块巨石也保存在汉中博物馆内。 
汉中博物馆内陈列的国宝级“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关于“衮雪”俩字,背后还有个故事。汉中博物馆的讲解员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到汉中,经过栈道咽喉石门时,看到河水冲击石块水花四溅,犹如滚动之雪浪,触景生情,顿时诗兴大发,奋笔疾书“衮雪”二字,随从提醒曹操,“衮”字少了三点水,曹操却打趣道:“江中之水甚矣,何须画蛇添足?”于是,后人就把这一故事编成顺口溜:“狂涛巨浪流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 
著名作家余秋雨有一段对汉中的精彩描述:我是汉人,我说汉语,我写汉字。因为我们曾经有一个强大的王朝——汉朝。而汉朝一个非常重要的重镇,那就是“汉中”。这儿的山水都成了历史,都经过了历史,而这些历史都成了我们民族的故事。我有一个建议,让全体中国人都把汉中当作是自己的家,每次来汉中当作回了一次“家”。

如今的石门水库成了汉中的一个旅游景点,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工修建石刻

真正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遗址在石门水库水面70米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