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高考试题特点谈中学地理备考

 十年树袋熊 2012-09-10
由高考试题特点谈中学地理备考
编辑员:walter-75 点击:413 录入日期:2011/2/28 14:36:00 我要评论

  一、近两年山东省高考地理命题的特点

  1,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覆盖考点明显增多

  从近两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内容上看,都力求立足于对学科知识体系中核心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即注重考查学科基本原理、规律、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不回避重点,内容不偏不怪,每道题考核的知识点都能在书本和《山东省考试说明》中找到出处,正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近年来试卷考点的覆盖率明显增大,有时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就可以涉及两、三个考点,而且综合性增强。所以内容上尽可能多地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点,难度以中、低档为主,是新高考呈现出的一大明显特点和趋势。

  2,坚持能力立意,力求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较量,所以高考试题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方向,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比较、评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一个基本理念。高考这个“指挥棒”对引导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实施正发挥着作用。综观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是试卷命题内容一大特色。

  3,突出对情景学习能力的考查,强化图表运用

  近两年的地理高考试题都无一例外地需从大量的具有明显地理学科特色的图、表、文字材料中获取、解读并应用信息。这些“新材料、新情境”,包括作为地理学科专业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地图和统计图表,使用比重大,来源广泛,题材新颖,变化多端,信息量大,逻辑性强,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的另一特点。情景式的试题要求学生能在各式各样的图像系统及文字、表格中发现信息、提取信息,准确理解新情景、新概念、新原理,在整个信息的处理过程中。针对设问寻找解题思路,并做出科学的回答。它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认知过程和形成过程是相一致的。由此,“信息处理”将一直会是地理高考试题中分析解决问题的第一能力要求。

  4,学科板块间的界限趋于模糊,鼓励思维探究和开放

  一直以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都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是分割开来的,也是分开来进行测试的,包括《考试大纲》也是分三大模块来介绍知识考点的。应当说这种认识与高考地理命题思维还有较大的差距。事实上,不管是考查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文地理内容,都需要以区域地理背景来搭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平台,也就是说,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核内容是融为一体的。另外,鉴于全省使用的新课改地理教材版本众多,高考命题已明确提出“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以体现高考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由此,应倡导以教材为基本载体,进行地理思维方法、地理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高考地理试题也在努力尝试和探索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不断努力创设探究、开放性的试题以考核考生的创新意识、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高考试题中呈现出的这一特点,旨在鼓励学生在平时创造个性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培养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中学地理高考备考的启示

  1,夯实基础,学以致用

  高考地理试题呈现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学科核心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和灵活迁移运用。地理高考不可能考到所有学过的知识,但所考的内容都是平时直接或间接学过的。虽然考题在书外,但理在书本中。各种能力都是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从谈起。对过去历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分析都可以得到同样的地理命题思想和原则,那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灵活和综合运用。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得不牢、不准确,已使诸多考生在应试时思路混乱、混淆概念,答题出错、丢分。因此在复习知识时,应该着重夯实教材中的核心和基础知识,不要片面追求高、难试题;注重对地理主干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灵活掌握,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重视图表,提升能力

  地理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强调对图像系统的考查。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语言,也叫第二语言,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等,都可以通过地图显示出来。高考各类试题通常也都是用各种类型的地图和统计表格将信息呈现出来,意在考查学生学习地理的提取信息能力、空间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几乎成了历年高考试题的一个共有的特点。虽然大部分地理图表相对比较传统,考生在平时复习中时有所见,但部分试题的图像会有所创新,年年都有未见过的新图形出现,所以平时应加强对各种地理图、表的阅读技能训练,提高通过读图、读表,来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这才是提高地理成绩关键的第一步。

  3,强化模拟,切勿猜题

  高考复习中加强试题的模拟训练是可取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规范的训练,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熟练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表达及应试的基本能力”,又可以在模拟练习后的反思与总结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致使以前每做必失误的“弱点”知识,牢牢地记在心间。另外,平时教师就应注意从做题的正确率、做题速度和做题的规范性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对解决由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现象有重要意义。此外,也应注意到,只要是基础、核心的知识都是重要的,都应是考核的重点。在以后的高考复习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指导,单纯押题、猜题的意义不大,况且高考试题很少听说有人押中。

  4,规范答题,应对自如

  建立正确的地理答题思维过程也是一种应考的技能。它应包括:认真准确地审题一解题思路的确定一答案的科学、逻辑、全面地表述三个阶段。

  正确理解题意是答好题目的前提。审题的过程就是检索信息的过程,并利用这些信息分析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试题通常会创设情景提供信息,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个数字,都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特别是题中隐藏着的多种信息,平时应有意加强“审题”关,穷尽材料中的一切信息,找出关键词语,会对答题大有益处。

  在理解题意后,正确的答题思路成为关键。会灵活提取平时的知识储备,将知识进行迁移,才能解题,这也是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而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联系,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一大关键。所以在平时备考训练时应注意多角度训练,不时归纳总结解题的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全面调动知识,综合分析思考,理清头绪,合理逻辑推理,巧妙地将地理原理与考题中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

  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方面训练得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因此,考生平时应重视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答题时要针对问题科学、全面、有因果上下联系、逻辑清楚地表述,尽量使用地理学科规范语言,做到规范答题,最好列出1、2、3点,并要言简意赅,这样较易将答案“踩点”,使阅卷教师一目了然,不易丢分。另外要注意将重要、有把握的要点内容放在前面,模糊的写在后面,同时还要做到答题面广,不必深掺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