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上科学复习

 紫曦唯幂1 2012-09-10
八上科学 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第一节 水在哪里 
1、水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2、水存在的状态:液态、固态、气态。
3、水与生命:
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生命离不开水。
4、生物体的含水量:P4页
5、水的循环:(四条途径)
蒸发 降水
①海洋 ←————→ 海洋 (海洋内循环)
蒸发 降水
②海洋 ←————→ 陆地 (海陆大循环)
蒸发 降水
③陆地 ←————→ 陆地 (陆地内循环)
④地表(地下)径流流向海洋
6、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P5页
第二节 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水 —→(电解)氢气 + 氧气
2H2O=2H2↑+O2↑ 
m   1   8 
v 2 1 
2、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
3、水的重要性质:
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水的凝固点为0℃
②水的异常现象:
100℃
↑热涨
∣冷缩
4℃    P水 =1.0×103千克/米3
∣冷涨
↓热缩
0℃ 
③井水常年保持在4℃,却有冬暖夏凉之说。
④池塘之说:
第三节 水的密度:
1、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P = m∕V
3、单位:千克∕米3
4、单位换算:
1.0×103千克/米3 =1千克/分米3=1克/厘米3
         =1千克/升  =1克/毫升
5、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6、测量物质的密度:
⑴质量的测量:
  ①固体:有腐蚀性的:烧杯、天平
无腐蚀性的:天平、(纸)
②液体:烧杯、天平
⑵体积的测量: 
①固体:规则:刻度尺
不规则:量筒、水(粉末)
②液体:量筒
①测出 m、V;
②根据P = m∕V计算出该物质的密度。
第四节 水的压强
1、 压力:物体之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2、 压力的六种情况:










3、特点是: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
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
4、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5、压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6、公式: P = F∕S
7、单位:帕斯卡(帕)Pa
8、单位换算:1帕 = 1牛∕米2 、百帕、千帕、兆帕。
9、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P = F∕s
①F不变,S减小,P增大;
②F增大,S减小,P增大;
  ③F增大,S不变,P增大。
10、应用:
菜刀:磨锋利是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磨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
耙子:脚踩: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泥土: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橇式起落架直升机: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11、水的压强:
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
②液体的内部都存在压强;
③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2、公式:P = pgh
13、单位:帕
第五节 水的浮力
1、概念: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阿基米德原理:
浸(部分或全部)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公式:F浮 = G排液= p液gv排
F浮=F下+F上 
F浮=G空+G液
悬、漂浮:F浮=G物
4、物体的浮沉条件:
P液gV排 P物g V物
(浸没)上浮:F浮 > G物; P液 > P物; V排 = V物
(结果)漂浮:F浮 =G物; P液 > p物; V排 < V物
悬浮:F浮 =G物; P液 = P物; V排 = V物
    下沉:F浮 <G物 ; P液 < P物; V排 = V物
5、应用:
⑴漂浮物体:
①木块(在液体里): 
F浮 = G物;
P液gV排 = P木gV木
P液g1∕2V木 = P木gV木
P木 = 1/2P液
②船: 
F浮 =  G船 ; 
F江  =   F海
  p江gV江 = p海g V海
  小 大 大 小
(船从江里开到海里上浮,从海里开到江里下沉,浮力不变。)
③冰山: 
F浮  = G冰;  
P水gV排 = P冰gV冰
1.0×(0.9) = 0.9×(1米3)
V露 = 0.1米3 = 1/10
④密度计:密度计的刻度下大,上小。 
F浮 = G计 ; 
    P液gV排
大 小
小 大

⑵浮沉物: (浸没)
P海gV海 P艇gV艇
① 潜水艇: F浮 ≥或< G艇
潜水艇的上下:靠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的;前进:靠动力;转向:靠舵。
②鱼:  
F浮  ≥或< G鱼
     P水gV排 
鱼的上下:靠鱼鳔改变V排,来改变F浮;前进、转向:靠鱼鳍。 
③ 热气球: 
P空gV排 P排gV球
F浮  ≥或<  G球
实际运算:以悬浮为标准:F浮=G自 +G载 + G气
6、水结冰:
m水 = m冰
P水V水 = P冰V冰 
1.0×(1米3) = 0.9×(10/9)
V增 = 1∕9
   冰化水:
m冰 =  m水
P冰V冰 = P水V水
0.9×(1米3) = 1.0×(0.9) 
V减 = 1/10


第六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浊液和溶液都是混合物:
⑴浊液:
①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而形成的物质。如血液、钡餐、泥水;
②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如牛奶、肥皂水、油脂在水里;
⑵溶液: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汽油、丙酮);
(初中阶段不指明的情况下溶剂就是水。)
溶液 = 溶质 + 溶剂
溶液的特点: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如盐水、糖水、碘酒、红药水等,不一定完全透明。
第七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饱和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 浓溶液:溶有较多的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溶有较少的溶质。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4、 公式: 
溶解度 ∕100 = 溶质∕溶剂
S∕100  =  溶质∕溶剂
S∕ (100 + S ) =  溶质∕溶液
5、溶解度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10克 1~10克 0.01~1克 <0.01克
6、常见物质的溶解度:P31页
7、几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结晶
①硝酸盐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氯化物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蒸发溶剂
③熟石灰、气体的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降低。升高温度、 减小压强
8、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P% = 溶质∕溶液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P% = S∕(100+S)
    P∕(100-P) = S∕100
溶液-溶质 溶剂
或 P∕100 = S/(100+ S)
  溶液 溶剂+溶质
9、应用:
t℃时,某饱和溶液的溶解度为36克,求此溶液的质量分数?



t℃时,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求此溶液的溶解度?


  
 
10、溶液的配制:
溶质 溶剂 溶液 P%
溶液×P% 溶液×(1-P%) 溶质 +溶剂
溶液-溶质 
第八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
2、从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有两种方法:
①蒸发溶剂;②冷却热饱和溶液;通常需要综合使用这两种方法。
第九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1、水资源:地球上水很多,但能供我们直接利用的并不多。
2、水资源的分布:
从全球范围看,赤道附近地区和距海较近的地区,
水资源比较丰富,而干旱的沙漠地区,水资源则较贫乏。
3、我国的水资源的特点:蕴藏量占世界第六位
时间上的分配:夏季丰富,冬季欠缺;空间上的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4、水的净化:混合物的分离:
沉淀法 过滤法 蒸馏法 结晶法
大颗粒 小颗粒 两种液体 固体、液体
沸点不同 形成的溶液
5、粗盐的提纯:溶解 → 过滤 → 结晶 → 洗涤
6、人类离不开水,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第二章 地球的“外衣”— 大气
第一节 大气层
1、大气层的作用:
①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
②它使各种复杂的天气变化得以发生;
③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较小;
④它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
2、大气的温度:P50页
3、大气可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4、对流层:
①它是大气的底层;
②它在两极约8千米,赤道约17~18千米;
③它集中了地球的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④它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
第二节 天气和气温
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风和降水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2、气温:空气的温度。
3、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工具。
4、气温一般把温度计放在在室外离地面1.5米高朝北的百叶箱里测量,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
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是很大的。
2、应用:杯中的水会流出来吗?可乐瓶、吸管、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会滴下来?挂钩为什么能吸在墙上?人腿髋关节等。
3、大气压的大小:(托里拆利实验)
P大 =P水银=P水银gh水银
=13.6 × 103千克∕米3 × 9.8牛∕千克 × 0.76米
=1.01 × 105帕
P大 = P水银 = P水
  P水银gh水银 = P水gh 
13.6 × 0.76 = 1.0× h水
h水 = 10﹒336米
离心式水泵能把水抽高10米左右。
4、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
5、“豪克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事件。P59页 、飞机的升力等。
第四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晴天的气压高,雨天的气压低;(晴高雨低)
冬天的气压高,夏天的气压低。(冬高夏低)
2、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晴天人的心情好,阴雨天人会感到疲倦和心情不宁。
如高山反应、哈慈五行针、宇航服、机舱增压等。
3、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会升高;
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4、应用:高压锅
5、生活用品与大气压: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吸管、离心式水泵。
第五节 风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P67页
3、 风向、风速的图示:如东北风。P68页
第六节 为什么会降水
1、空气的湿度: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2、观测湿度的仪器:湿度计。
3、种类:干湿球湿度计、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计等。
4、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雨的可能性也越大。如蜻蜓低飞要下雨等。P70页
5、降水: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条件下会结出细小的水珠或冰晶。包括雨、雪、冰雹等。
6、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陆面积水的深度;用雨量筒来收集,用毫米来计量。
7、人工降雨种类:
①降温(撒干冰);
②撒凝结核(用碘化银或水)。
第七节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知道天气的方法: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查互联网。
2、怎样看天气预报:
阴 多云 少云 晴 
8/10以上; 5/10~7/10; 5/10~3/10; 3/10以下
12小时内降水量:
小雨 中雨 大雨
< 5毫米 5 ~ 15毫米 >15毫米
3、天气图:它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4、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
5、锋面:
①冷锋: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
②暖锋: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6、天气信息的收集:
地面观测站、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探测火箭、气象探测气球、海上船舶、海洋气象数据自动收集装置、自动摇感和遥测装置等 。
第八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等。
3、比热容(比热):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1℃时 所吸收的热量。
4、 单位:焦耳/(千克?℃)
5、水的比热:4.2 × 103焦/(千克?℃)
含义:表示1千克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103焦。
6、几种物质的比热:P77页
7、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
在山地的迎风坡往往形成比较多的地形雨。如:台湾火烧寮常见地形雨。
8、季风:是在不同季节里风向相反或相近的风。
第九节 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气候
1、我国东部季风气候:
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
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偏南风)。气温高,降水充沛。
2、冬天,青蛙冬眠越冬;夏季,蜗牛夏眠抗旱。
3、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4、与之相适应的动物(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和植物(吐鲁番的瓜果、仙人球等)。
5、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和洪水。
6、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7、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①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的排放过多有关;
②城市“热岛”现象:与人口密集、城市化、城市和郊区的比热不同等原因造成。
     第三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环境对生物体行为的影响
 1、燕子低飞下雨、蚂蚁堵洞将下雨、猫头鹰的昼伏夜出、向日葵向太阳、捕蝇草、茎的背地生长、含羞草、蚕豆发芽。
2、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第二节 神奇的激素
1、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达尔文推想有某种物质;
温特证实有某种物质;
郭葛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不仅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还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但生长素浓度较大是会抑制植物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人们常利用它来防止杂草。如除草剂。
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等。
4、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胰岛素过多:低血糖;
胰岛素过少:糖尿病。
5、内分泌腺和激素:我们的体内分布着许多内分泌腺,它们会分泌相应的激素,这些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①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②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③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能加快心跳的节奏,扩张通往肌肉的血液;
④胰脏:分泌胰岛素能促进人体吸收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⑤性腺(卵巢、睾丸):分泌的雌、雄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6、内分泌腺是没有导管的腺体,它们的分泌物 — 激素会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被运送到人体的某个部位或各个器官,与神经系统一起指挥或协调人体内的各种
生理活动。
7、激素分泌不正常带来的一些疾病:P96页
第三节 神经调节
1、对刺激的反应:这是一个接受信息 → 传导信息→ 处理信息 → 传导信息 → 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P99页
2、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
3、 神经元的结构分:
⑴细胞体:
⑵突起:① 树突:冲动传向细胞体,接受信息;
② 轴突:冲动从细胞体传出,作出反应。
4、信息的处理:
人的神经系统,它由脑和脊髓两部分组成。
⑴脑:
①大脑(大脑皮层):表面有沟、裂、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 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②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负责人体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③脑干:左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须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⑵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是脑与躯干和内脏之间的重要信息传递通道。
5、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应答性反应:缩手反射、膝跳反射;P104页
6、非条件反射: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应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反射反应;它不会因长期不用 而减弱或消失。
条件反射:通过后天学习而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反射;它是通过学习得来的,需要不断强化,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它们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分泌活动协调完成的。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也称本能。
如婴儿吸奶、雏鸟的索食行为、企鹅的求偶行为、蜜蜂的舞蹈等;它属于非条件反射。
3、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后天学习后获得的。
第一信号系统 :如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等。以食物刺激为前提。
第二信号系统: 如人的听课、笔记、语言交流、手势交流(哑巴)等。通过语言、文字代替具体刺激,作出的反应。
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1、 恒定的体温: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37℃左右。P110页
2、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产热:安静时:以内脏为主;
运动时:以肌肉、皮肤为主;
寒冷时:以骨骼为主;如冻得咯咯发抖。
散热:直接散热:平静时,主要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间接散热(蒸发散热):通过汗液蒸发带走热量。如跑步时汗流浃背。
3、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的产热多而散热困难时,就会出现中暑现象。
4、体温受脑控制: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


第四章 电路探秘
第一节 电路图:
1、组成电路的四大元件: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
2、电路的连接情况:
①通路(闭合电路):开关闭合时,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②开路(断路):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处断开时,电路中就不再有电流。
③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或用电器两极连接起来。
分:用电器短路和电源短路。
电源短路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会损坏电源或造成火灾,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3、 用电器的连接情况:
①串联:
②并联
③混联:串中有并:
并中有串:
4、一图八法:




①S1、S2闭合,S3断开; ⑤ S2、S3闭合,S1断开;


②S1、S2断开,S3闭合; ⑥ S2、S3断开,S1闭合;


③S1、S3闭合,S2断开; ⑦全部闭合



④S1、S3断开,S2闭合; ⑧ 全部断开



第二节 电流的测量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3、单位:安培(安)A
4、单位换算:1安 = 103毫安 1毫安 = 103微安
5、常见用电器的电流值:P120页
6、测量电流的工具:安培表(电流表)
7、电流表的使用:
①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
②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进,从“-”接线柱流出;
③选择适当的量程。(试触法)
A、数值偏转过大:滑动变阻器有没有在最大值或短路;
B、数值偏转适中:正常接上;
C、数值偏转过小:滑动变阻器接入值太大;
D、数值为零:电路为接好或电流表坏了;
E、数值偏向负数:接线柱接反了。
④绝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电流会因通过的电流过大而烧毁。
(即不允许电流表与用电器 “并联”)初中阶段安培表当导线看, 电阻不管。
第三节 物质的导电性
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质;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的水溶液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如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
3、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如硅和鍺。
4、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
金属内部原子核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但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金属能导电;
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它们不能导电。
5、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6、单位:欧姆(欧)
7、单位换算:1兆欧 = 103 千欧 = 106 欧
第四节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长度:在导体的粗细和材料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2、横截面积(粗细):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粗细越细电阻越大;
3、材料:在导体的长度和粗细相同时,导体的材料不同电阻不同。P129页
4、温度:如:灯泡刚开灯时电阻较小,容易烧断。
一般初中阶段导体电阻变化不管,当不变做;除非特别指明。 如超导现象P129页
第五节 变阻器
1、变阻器的种类:滑动变阻器、变阻箱、旋钮型变阻器。
2、滑动变阻器的符号:P131页 结构示意图: P131页
3、变阻器的原理:靠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4、滑的连接方式:滑与用电器串联。
5、滑的连接情况:(六种情况)
同上AB为导线;(不允许连接)
同下CD为定值电阻;(失去了滑的意义)
  一上一下:CA或CB(正确,可以连接)
DA或DB
6、滑的作用:
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③控制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分配电压);
④保护电路。
第六节 电压的测量
1、电压:形成电流的原因。(通路、闭合电路)
2、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3、单位:伏特(伏) V
4、单位换算:1千伏 = 103伏特 、 1伏特 = 103毫伏 、 
1毫伏 = 103微伏
5、常见的一些电压值: 干电池1.5伏特、蓄电池2伏特、家庭照明电路220伏特、人体安全电压≤36伏特、工厂动力电压380伏特。
6、测量电压的工具:电压表(伏特表)
7、电压表的使用:
①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②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进“-”接线柱流出;
③选择适当的量程(试触法):
A、过大
B、适中
C、过小
D、为零
E、负数
8、电压表串联的结果是: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
第七节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R = U/I
2、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U = IR
3、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公式:I = U/R
5、应用:
第八节 电路的连接情况
1、串联电路: 2、并联电路:
I=I1=I2 U =U1=U2
U=U1+U2   I =I1 +I2
R=R1 +R2  1/R =1/R1+1/R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