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周国际要闻

 yangmill 2012-09-10

一周国际要闻
(9月3日—9月9日)
发布时间: 2012-09-10  | 
http://www. 2012年09月10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本周焦点

    控制疾病的基因开关多达400万个

    聚集了400多位科学家的“DNA元素百科全书”计划(ENCODE)小组9月5日宣布,迄今最为详细的人类基因组分析数据出炉。这被认为是人类基因组研究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

    现在他们已证明:人类80%的基因组是有功能的,包括那些曾被误斥为“垃圾”的DNA。上百个基因开关发生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非常多的复杂疾病出现,而此类开关约有400万之多,正将其功能分配给整个基因组的至少80%以上。与此相比,人们一直依托以寻找疾病病因的基因,只在基因组中占大约2%。

    如果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提供了一张标明街道的交通图,那么此次ENCODE则进一步将信号灯的闪烁、熙攘的车辆和人流都融合起来,展示了它们的动态影响。

    一周技术刷新

    143公里的新纪录

    量子态隐形传输是一种全新的通信方式,能使得信息交换更安全,且比传统技术能更有效地执行某些运算。如今维也纳与奥地利的物理学家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输最远距离——143公里,打破了数月前由中国研究人员创下的97公里纪录。本次实验向基于卫星的量子通信迈出了重要一步。

    锂电池充放电时间快10倍

    美国科学家将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制成一张纸,用激光或照相机闪光灯的闪光震击,将其弄成“千疮百孔”状,致使该片材内部结构间隔扩大,以允许更多的电解质“润湿”及锂离子电池中的锂离子获得高速率通道的性能。这种石墨烯阳极材料比如今锂离子电池中惯用的石墨阳极充电或放电速度快10倍,甚至在超过1000个充电/放电周期后仍能持续成功运行,未来可用于驱动电动车。

    前沿探索

    疼痛也有一张“地图”

    英国研究人员正在构建一份反应身体疼痛的“地图”。他们将通过大脑扫描技术观察大脑对疼痛的反应,确定疼痛信号来自身体哪个部位,并测出所遭受疼痛究竟有多痛,从而能精确获知疼痛的位置和强度。该研究首次使疼痛定量化成为可能,有望改变对疼痛的诊断方法。这也将终结一项长期的争论:妇女是否遭受了比男人更多的疼痛。

    第一代星系形成时期有了严格界定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南极望远镜的最新数据,对大爆炸之后第一代大质量星系开始形成和持续的时间——即之前被称为“再电离时代”的时期进行了更明确界定,判定它从宇宙2.5亿岁开始,持续了不到5亿年,发生得比人们此前预想的更快,也结束得更早。而理解再电离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极大地影响了宇宙后期结构的形成。

    地沟油“变废为宝”

    地沟油就如“过街老鼠”般遭人厌恶。但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一项研究结果称,借助一种细菌,用俗称地沟油的废弃食用油作为原材料,就能以较高效率合成可降解生物塑料,一旦实现规模化生产,不仅可减少地沟油的环境污染,还可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合适的高品质塑料,目前科学家正尝试适当扩大试验规模。

    本周争鸣

    怎样对待化学品风险?

    为了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我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依赖包括肥料、石化产品、电子产品和塑料在内的化学品。然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一份最新报告称,由于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正从发达国家持续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而这些地区通常相关管理不善,造成了危险化学品在全球范围内泛滥,化学品带来的益处正在以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为代价。为此联合国呼吁,政府和相关行业有必要协调这一矛盾。

    “最”案现场

    迄今“离家”最远的人造物

    人类向星际空间派出的首个使者——“旅行者1号”探测器就是迄今离我们最远的人造物体。近日它刚在太阳系边缘度过了自己35岁生日。1977年“旅行者1号”出发前携带一张铜质镀金磁盘前往太空,收录着地球人用55种语言对可能遭遇的外星文明发出的问候。目前该探测器仍有5台仪器处于工作状态,但由于出发时设备老旧且离家越来越远,现阶段它传回数据大约需要17个小时。

    迄今最短极紫外激光脉冲

    美国中弗罗里达大学造出了仅67阿秒(1阿秒=10的负18次方秒)的极紫外激光脉冲,不仅打破了之前80阿秒的纪录,且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巨型的特殊设备,只是开发了一种叫做“双光栅”的技术就造出了迄今为止最短的激光脉冲。该技术有望带来一种新工具,帮助科学家研究亚原子世界和迄今未知的量子力学行为;这也标志着近4年来激光脉冲领域的首个重大突破。

    奇观轶闻

    有腿的机器人跑过博尔特

    一般来讲,有腿的机器人总是给人步履蹒跚的印象,但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设计研制的机器人“猎豹”,最新的奔跑速度达到每小时28.2英里(约45.5公里),超过迄今人类跑得最快的奥运会冠军博尔特创造的百米时速27.78英里(约44.7公里)。该型机器人的下一目标是达到真正猎豹的速度,未来将让它执行应急响应、人道主义援助和其他防御任务。

    蚁群行为酷似互联网传输协议

    蚂蚁和互联网有什么共同之处?斯坦福大学发现,一种叫做收获蚁的蚂蚁在决定派多少蚂蚁出去找食物时,所用方法和互联网TCP(传输控制协议)确定还有多少带宽可用来传输数据的方法极为相似,而蚂蚁一直这么做了上百万年。这种奇妙的生物特性有助于发现更多对互联网算法有益的应用。

    (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科技日报》(2012-9-10 二版)

(中国科技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ntent/2012-09/10/content_516815.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