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阳陵博物馆

 书楼寻踪馆 2012-09-10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6月28日上午参观茂陵后,下午从咸阳市区赶往阳陵。的哥在咸阳国际机场高速路上下错了路口,重新绕道机场转回来,浪费了近一个小时。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是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王氏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镇张家湾、后沟村北的咸阳原上,地跨咸阳市渭城区、泾阳县、高陵县三县区。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现在建成的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融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国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阳陵陵园平面呈不规则葫芦形,东西长近6公里,南北宽1至3公里。由帝陵,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陵庙等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

帝陵座西面东,居于陵园的中部偏西;后陵、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一号建筑基址等距分布于帝陵四角;嫔妃陪葬墓区和罗经石遗址位于帝陵南北两侧,左右对称;刑徒墓地及三处建筑遗址在帝陵西侧,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园棋盘状分布于帝陵东侧的司马道两侧;阳陵邑则设置在陵园的东端。整个陵园以帝陵为中心,四角拱卫,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局规整,结构严谨,显示了唯我独尊的皇家意识和严格的等级观念。

汉阳陵博物馆

景帝陵。

汉阳陵帝陵封土高约31米,陵底边长160米,顶部东西54米,南北55米,陵园为正方形,边长4l0米,四边中央各有一门,均距帝陵封土110米。

汉阳陵博物馆

  阳陵帝、后陵均为"亚"字形,座西面东的探明,在西汉十一陵考古中是第一次。这次发现基本解决了学术界关于汉陵面南还是面东这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难题,否定了汉代帝陵依照昭穆制度进行布局的论点,解决了汉代帝陵制度研究的一大难题。

汉阳陵博物馆

皇后陵。

  帝陵园内86座从葬坑的钻探发现和试掘为汉陵的田野调查、钻探和发掘提出了新的课题,为帝陵制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这些从葬坑的分布和坑内陪葬物品的放置,无疑与当时宫廷的制度等有关,因而对这批从葬坑的发掘和研究,对汉代宫廷制度、帝王生活、陪葬习俗的研究都具有重大价值。

  帝陵陵园南门阙是目前发掘的时代最早,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三出阙遗址,它的发掘对于门阙的起源、发展,门阙制度的形成、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等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南阙门遗址还出土有目前发现最早的砖质围棋盘、陶质脊兽和最大的板瓦等。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出土文物选(一)

我们去的时候南阙门建筑正在维修。下面是网图。

汉阳陵博物馆

南阙门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也叫朱雀门,由两组对称相连的三出阙建筑组成,是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帝陵陵阙建筑遗址。

  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外观是一座仿汉式阙门建筑,既完整地将现存的遗址加以保护,又将汉代帝王享用的三出阙高台建筑雄伟高大的风貌展现给游客;同时,在近2000平方米的展厅内,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代阙楼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



东阙门在考古发掘。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陈列手段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其建筑采用下沉式结构,充分保护了陵园的整体环境风貌。在1600平方米的展室内陈列着近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1800件文物精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汉阳陵博物馆

外藏坑是帝陵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帝陵封土四周共有81座。帝陵外藏坑保护展示厅是在帝陵封土东北10条外藏坑上构建而成的全地下建筑,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最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建成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

  馆内由中空镀膜电加热玻璃幕墙和通道将文物和游客分隔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中,在最大限度科学保护文物遗存的前提下,使游客在充满神秘感的环境中近距离、多角度欣赏大量的文物遗存,领略世界一流的文物保护技术和展示方式,了解文物考古发掘和保护利用的最新成果。此外,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影视成像技术演示当年真实历史事件的幻影成像节目,又使游客穿越时空感受西汉皇帝宫廷生活的丰富多彩。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最下层的游客休息厅。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丛葬坑回土重填后,种植花木,成为花园。


汉阳陵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

从咸阳国际机场高速底下钻过,往南不远就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

汉阳陵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