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窝蜂”和“不倒翁”二词的来历

 suoban 2012-09-11

“一窝蜂”和“不倒翁”二词的来历

  (2012-09-04 07:18:08)

 王树范电子书在线阅读路常用词语由来306例

    人们在口头上或书面上,常常把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一齐说话或行动形容为“一窝蜂”。从其感情色彩上说,“一窝蜂”属于贬义词;而从修辞学角度讲,“一窝蜂”是一种比喻手法。研究一下它的来历,似乎不无意思。

     “一窝蜂”最初是一个人的绰号。我国南宋建炎(1127一1130)年间,爆发了农民起义,有一支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物叫张遇,他的绰号就叫“一窝蜂”。我国南宋陆游《入蜀记》记载:“建炎中,大盗张遇,号‘一窝蜂’,拥兵过庙下。”那时,宋高宗无道,备受民族战争及阶级剥削压迫之苦的人民,灾难深重。“一窝蜂”这个绰号,大有一触即发,揭竿蜂拥而起的气势.

    到明朝,就有人用“一窝蜂”来比喻人多声杂的情景。吴承恩在《西游记》二十八回中写道:“那些小妖,就是一窝蜂,齐齐拥上。”这里的“一窝蜂”就是比喻人众声杂,如群蜂一拥而前。“一窝蜂”又作“一窝风”。 “一窝蜂”又指古代的一种武器。明朝王析晚年所撰《三才图会·器用》中载:“一窝蜂”泛其状如鸟铣之铁干而短,其管口比鸟锐口稍宽,容弹百枚,燃药则弹齐出,远去四五里。”

     “一窝蜂”当初用于人的绰号,与其说是一种贬义,不如说是一种褒义。用于武器的

 

     “不倒翁”是人们很喜欢的一种玩具,形状像老人,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三》中记载:“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做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关于“不倒翁”的由来有这样一个故事。

    韩非子在《和氏》中说: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璞,献给楚厉王。厉王派玉匠来看,玉匠说:“是块石头。”厉王认为卞和骗他,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璞献给武王。武王叫玉匠来看,玉匠又说:“是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骗他,下令砍掉卞和的右脚。卞和见无人识宝,便怀抱玉璞,痛哭于楚山之下。及至楚文王即位后,得知此事,文王问卞和哭的原因,卞和说:“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这宝玉被当做石头,忠诚的却被当做骗子。”文王知道原委后,便命玉匠将玉璞剖开,果然石去玉现,文王高兴不已,命制成玉璧,起名叫“和氏璧”。楚文王见卞和被削去双足,仍坚持真知灼见,卞和这种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使楚文王大为感动,他称赞说:“卞和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此后“不倒翁”一词便流传后世了。喻指那些坚持真理,不屈不挠的人。

    在今天,“不倒翁”的含义又有了新的变化,是指那些圆滑、见风使舵的人。前些年,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曾画过一篇《不倒翁倒了》的漫画,池北偶先生为其题诗一首:“此翁就不倒,自在又逍遥。赔钱无所谓,补贴伸手要。厂长照样当,不愁乌纱帽。如今世道变,无法捞稻草。亏损得关门,靠山没处找。时来厄运到,不倒翁倒了。”这样,“不倒翁”本来是褒义词,如今已成贬义词了。

 

《常用词语由来306例 <wbr><wbr><wbr><wbr><wbr><wbr><wbr><wbr>》在线阅读

 

 

中国十大名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