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教学的线条练习

 爱雅阁 2012-09-11
书法教学的线条练习
众所周知,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载体的抽象的线条艺术,书法线条富有神奇的表现力,组成书法艺术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线条和结构。相对而言,中国书法对线条的要求更为苛刻,线条是书法的基础,书法的灵魂,是书法赖以延续生命的唯一媒介,是构成中国书法艺术魅力的重要所在。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始终要把线条训练贯穿于书法教学当中。


一、书法线条的审美价值
    当一幅书法作品映入眼帘时,抽象的线条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审美印象呢?让我们先引一段古人的论述: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
    以上是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所描述的,是古人对书法线条审美的认识和理解,是从视觉(书法线条)到视觉(自然形象)的艺术欣赏的丰富联想。千姿百态,揖让呼应的书法线条,在倾入作者的情感和欣赏者的联想之后,陌生的线条如此亲切,如此美丽,跳动的点线、虚灵的空间增加了书法艺术无穷的魅力。
    汉代书法家蔡邕在评论书法之美时,有一句至理名言“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他认为中国毛笔的柔软性能是中国书法线条得以发展的根本,为书法艺术千百年悠久的繁荣立下汉马功劳。书法艺术既然是线条的艺术,我们可以书法的一切看作线条,可以从线质、线形、线律、线构四个方面分析线条。线质就是线条的质量,线形就是线条的方向和外形,线律就是线的起伏和节奏,线构就是线条组成的构架。要想写出如此精妙颇具魅力的线条就必须说到用笔,什么叫“用笔”,笼统说用笔是初学者学习书法必须要掌握的笔法要领。如中锋用笔,藏锋起笔及运笔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以及由之而生发出的笔力、笔势、笔性等要求。一件作品如果不遵循这些要求,它很难获得人们认可。(一)、中锋用笔(立体感)
    南齐谢赫六论法中“骨法用笔”是对书画用笔提出重要的要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提出“平、圆、留、重、变”等等,无数古人先贤在书论、画论中都有对用笔精彩的论述。中国书画家对线条的意义极为明确,对造型之外的线条独特的审美价值有着深切的理解和继承。
    “用笔不是笔杆垂直竖起,就是中锋,中锋的好处在于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纤弱之病。所以不论写字作画,都贵中锋……”“圆的对面是尖薄偏枯,僵硬不糯,断续无气,妄生圭角。要做到圆,第一笔锋必须永远在墨痕的中心,也就是中锋,笔平划是中锋,但转了一个弯,笔锋偏出墨痕边缘,就不圆,就不是中锋,这样必须换笔锋……
    以上是现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对书画用笔的精僻论述。
    所谓中锋用笔是指书法家在挥毫时使笔锋走在线条中间,而不偏出墨痕的边缘,做到万毫齐发,形成圆厚,立体的线条视觉效果。用笔中锋是表现线条的基本要求,能使线条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纤弱之病。用笔要圆,是中锋行笔的具体表现。
    线条在纸面上是平铺的,由于中锋用笔,线条骨便确立了,骨藏于内,肉散于外,便构成一个立体的凸现的圆柱形,古人称“绵裹铁”,线条在平面的纸上塑造了立体的美,使二度空间变成了三度空间。


二、波磔变化(节奏感)
    任何一门艺术都应该有审美节奏的变化,比如空间节奏,用笔起伏节奏,黑白节奏,方向节奏等等。书法线条的节奏感是通过线条的提按、转折、变化的丰富性来表现的。波磔虽然是一种用笔效果,但从更深层次中反应出生命的意义,反映书法心理节律并构成书法的旋律感和节奏感,每一根线的波磔运动,疾缓节奏都显示出作者创作心理的痕迹,从作品中可探寻作者内心世界的奥秘,它是构成书法艺术魅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线条中表现出了书法家的个性、审美、阅历和修养,是一种鲜活的的生命载体,熔铸了每一位书法家独特的生命价值。
    这样我们纵使再过千万年,面对前人遗存的书法真迹,依然让人感受到古人的鲜活的生命价值存在和书写创作时的艺术状态,使观者怦然心动,产生审美的共鸣,这就是书法艺术。


三、笔力(力量感)
    笔力是毛笔写出的线条留给人的视觉审美感受,由于抽象的特征,它更偏重于内含,是一种念忍之力。不是张牙舞爪,声嘶力竭,也绝非筋骨毕现,略无余味,真正的力是含蓄的,耐人品味的。如颜真卿书法中的线条从单纯的力转向筋的表现,是含而不露的筋力,沉着,扎实,稳健。只有用笔学会了,写出的线条才会有力度,才能有效地展示书法的气韵,这样用笔才劲健有力,墨色也会饱满厚重有光,作者的精气神更能充分的注入线条,传达给欣赏者,产生艺术的审美。
    中国书法线条内涵所容极大,但不外乎中锋用笔(立体感)、波磔变化(节奏感),笔力(力量感),这三个基本要求去衡量书法线条的成败,无数历史上书法珍迹告诉我们扁薄的线条,杂乱的节奏、软弱无力的笔法永远不是出自一流书家之笔下,足见线条训练对于初学者重要性之所在。


四、书法线条的训练方法
    认识到书法教学中的线条内涵 ,无疑找到了解密书法本质的钥匙,通过近十年的书法教学训练与创作体会,笔者总结如下的线条训练法:
(一)直线训练法
    要领:中锋用笔气要平,力要均,藏头护尾,体会如锥画沙的感觉。线条质量效果圆、厚、活,且忌、平、死。
(二)画圈训练法
    要领:中锋用笔,笔要提起来,注意用笔转换,保证线条质量,体会线条节奏,气贯线中。
(三)S线训练或8字训练
    要领:注意中锋和侧锋的用笔转换,使用笔提按,用笔要毛,用笔要入纸,感受韵律美和节奏美。
(四)波浪线训练
    要领:一根波浪线画完要和下根气贯上,重点体会线质的松毛,墨色的虚实变化,用笔的轻重提按,节奏变化,在线条的行走中注意中指微微拨动,练习指力,有助加强笔力。
(五)不规则线条训练
    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体会毛笔笔根到笔尖的运动规律,提按,起倒,收放的用笔技巧、练习作者控能毛笔的能力,达到心手相应的境地。


中国书法把线的艺术推向了极限,其中颤动着时代风云与书家的情感密码,能使几千年知音受到灵魂的震撼,产生强烈的共鸣,达到两心相视而悦的喜悦,它虽然没有再现物象的能力,但却摆脱了许多束缚,抽象地呈现书法家心象。通过加强线条基本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一根单调的书法线条千万不能等闲视之,因为中国人的精神在一根抽象的线条里实际上已经包融得非常具体.

 

众所周知,书法是一门以文字为载体的抽象的线条艺术,书法线条富有神奇的表现力,组成书法艺术的最根本的因素是线条和结构。相对而言,中国书法对线条的要求更为苛刻,线条是书法的基础,书法的灵魂,是书法赖以延续生命的唯一媒介,是构成中国书法艺术魅力的重要所在。在书法教学中,我们始终要把线条训练贯穿于书法教学当中。


一、书法线条的审美价值
    当一幅书法作品映入眼帘时,抽象的线条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审美印象呢?让我们先引一段古人的论述:
    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所能成……
    以上是唐代孙过庭书谱中所描述的,是古人对书法线条审美的认识和理解,是从视觉(书法线条)到视觉(自然形象)的艺术欣赏的丰富联想。千姿百态,揖让呼应的书法线条,在倾入作者的情感和欣赏者的联想之后,陌生的线条如此亲切,如此美丽,跳动的点线、虚灵的空间增加了书法艺术无穷的魅力。
    汉代书法家蔡邕在评论书法之美时,有一句至理名言“唯笔软则奇怪生焉”,他认为中国毛笔的柔软性能是中国书法线条得以发展的根本,为书法艺术千百年悠久的繁荣立下汉马功劳。书法艺术既然是线条的艺术,我们可以书法的一切看作线条,可以从线质、线形、线律、线构四个方面分析线条。线质就是线条的质量,线形就是线条的方向和外形,线律就是线的起伏和节奏,线构就是线条组成的构架。要想写出如此精妙颇具魅力的线条就必须说到用笔,什么叫“用笔”,笼统说用笔是初学者学习书法必须要掌握的笔法要领。如中锋用笔,藏锋起笔及运笔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以及由之而生发出的笔力、笔势、笔性等要求。一件作品如果不遵循这些要求,它很难获得人们认可。(一)、中锋用笔(立体感)
    南齐谢赫六论法中“骨法用笔”是对书画用笔提出重要的要求,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先生提出“平、圆、留、重、变”等等,无数古人先贤在书论、画论中都有对用笔精彩的论述。中国书画家对线条的意义极为明确,对造型之外的线条独特的审美价值有着深切的理解和继承。
    “用笔不是笔杆垂直竖起,就是中锋,中锋的好处在于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纤弱之病。所以不论写字作画,都贵中锋……”“圆的对面是尖薄偏枯,僵硬不糯,断续无气,妄生圭角。要做到圆,第一笔锋必须永远在墨痕的中心,也就是中锋,笔平划是中锋,但转了一个弯,笔锋偏出墨痕边缘,就不圆,就不是中锋,这样必须换笔锋……
    以上是现代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对书画用笔的精僻论述。
    所谓中锋用笔是指书法家在挥毫时使笔锋走在线条中间,而不偏出墨痕的边缘,做到万毫齐发,形成圆厚,立体的线条视觉效果。用笔中锋是表现线条的基本要求,能使线条丰实壮健,而无偏枯纤弱之病。用笔要圆,是中锋行笔的具体表现。
    线条在纸面上是平铺的,由于中锋用笔,线条骨便确立了,骨藏于内,肉散于外,便构成一个立体的凸现的圆柱形,古人称“绵裹铁”,线条在平面的纸上塑造了立体的美,使二度空间变成了三度空间。


二、波磔变化(节奏感)
    任何一门艺术都应该有审美节奏的变化,比如空间节奏,用笔起伏节奏,黑白节奏,方向节奏等等。书法线条的节奏感是通过线条的提按、转折、变化的丰富性来表现的。波磔虽然是一种用笔效果,但从更深层次中反应出生命的意义,反映书法心理节律并构成书法的旋律感和节奏感,每一根线的波磔运动,疾缓节奏都显示出作者创作心理的痕迹,从作品中可探寻作者内心世界的奥秘,它是构成书法艺术魅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线条中表现出了书法家的个性、审美、阅历和修养,是一种鲜活的的生命载体,熔铸了每一位书法家独特的生命价值。
    这样我们纵使再过千万年,面对前人遗存的书法真迹,依然让人感受到古人的鲜活的生命价值存在和书写创作时的艺术状态,使观者怦然心动,产生审美的共鸣,这就是书法艺术。


三、笔力(力量感)
    笔力是毛笔写出的线条留给人的视觉审美感受,由于抽象的特征,它更偏重于内含,是一种念忍之力。不是张牙舞爪,声嘶力竭,也绝非筋骨毕现,略无余味,真正的力是含蓄的,耐人品味的。如颜真卿书法中的线条从单纯的力转向筋的表现,是含而不露的筋力,沉着,扎实,稳健。只有用笔学会了,写出的线条才会有力度,才能有效地展示书法的气韵,这样用笔才劲健有力,墨色也会饱满厚重有光,作者的精气神更能充分的注入线条,传达给欣赏者,产生艺术的审美。
    中国书法线条内涵所容极大,但不外乎中锋用笔(立体感)、波磔变化(节奏感),笔力(力量感),这三个基本要求去衡量书法线条的成败,无数历史上书法珍迹告诉我们扁薄的线条,杂乱的节奏、软弱无力的笔法永远不是出自一流书家之笔下,足见线条训练对于初学者重要性之所在。


四、书法线条的训练方法
    认识到书法教学中的线条内涵 ,无疑找到了解密书法本质的钥匙,通过近十年的书法教学训练与创作体会,笔者总结如下的线条训练法:
(一)直线训练法
    要领:中锋用笔气要平,力要均,藏头护尾,体会如锥画沙的感觉。线条质量效果圆、厚、活,且忌、平、死。
(二)画圈训练法
    要领:中锋用笔,笔要提起来,注意用笔转换,保证线条质量,体会线条节奏,气贯线中。
(三)S线训练或8字训练
    要领:注意中锋和侧锋的用笔转换,使用笔提按,用笔要毛,用笔要入纸,感受韵律美和节奏美。
(四)波浪线训练
    要领:一根波浪线画完要和下根气贯上,重点体会线质的松毛,墨色的虚实变化,用笔的轻重提按,节奏变化,在线条的行走中注意中指微微拨动,练习指力,有助加强笔力。
(五)不规则线条训练
    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体会毛笔笔根到笔尖的运动规律,提按,起倒,收放的用笔技巧、练习作者控能毛笔的能力,达到心手相应的境地。


中国书法把线的艺术推向了极限,其中颤动着时代风云与书家的情感密码,能使几千年知音受到灵魂的震撼,产生强烈的共鸣,达到两心相视而悦的喜悦,它虽然没有再现物象的能力,但却摆脱了许多束缚,抽象地呈现书法家心象。通过加强线条基本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一根单调的书法线条千万不能等闲视之,因为中国人的精神在一根抽象的线条里实际上已经包融得非常具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