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婉婷,有灵魂的音乐在热波音乐节上,曲婉婷倒数第二个出场。她一上台就拿出手机,对着粉丝拍照。14小时之后,这些有点模糊的现场照被曲婉婷发到了微博上。作为网络走红的歌手,她显然更为熟练地运用各种网上资源推广自己。《我的歌声里》让她一举成名。同时,她创作的《Drenched》出现在彭浩翔导演的都市爱情电影《春娇与志明》中,并被余文乐翻唱。正是这两首歌,让曲婉婷从一个在网上发表自己作品的原创歌手,成为了真正的艺人。 而她也正在学着适应艺人的生活,在采访中,经纪人还会不时打断她,指点一二。但她并不觉得自己是“一夜成名”,“其实10年前就有公司想签我,我没有粉丝一下子猛增的感觉。” 曲婉婷16岁时去加拿大念书,四年之后经历了一个生活的低谷:学分不够,被学校劝退,相恋多年的男友提出分手。她不喜欢念商科,小时候她说自己想当歌星,但是被母亲呵斥,“我们家里没人做这个,她可能是出于对未知的恐惧,本能地反对。” ![]() 2005 年,曲婉婷开始尝试音乐创作,并和几个朋友组成了“The Wanting Band”。第一次演出是在咖啡厅,“快到半夜12点时,终于轮到我们上场了。因为人剩得不多了,反响不是很强烈,下台后我有点儿沮丧。”但这次演出也让 曲婉婷意识到,在家里唱和在台上唱是不一样的。过了一段时间,曲婉婷主动解散了乐队,开始独自打拼。那时候过得不好,家里人持续反对,另一方面为了支付做 音乐相关的费用,曲婉婷只能打工,甚至做了两年清洁工。 热波音乐节上,曲婉婷第一次跟她的乐队一起表演,这也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音乐节。 同时表演的还有现场的观众,《我的歌声里》 像是一首不断循环的大合唱。它其实是写一位卖吉他的小伙子。正是通过这个人,曲婉婷才知道了国内众多的社交、视频网站。她开始把自己的作品发到豆瓣、优 酷、人人上。这个人则帮助她维持豆瓣小站,并在曲婉婷2010年回国的时候为她在哈尔滨的一所大学里举办了一个小型演出。曲婉婷还记得那个咖啡厅叫“后 窗”,她戴着400度的黑框眼镜弹一个白色电钢琴,唱了《我的歌声里》。 《Drenched》被彭浩翔发现也纯属偶然。他在咖啡馆写剧本,听到这首歌,觉得这应该是《春娇与志明》的主题歌,没想到通过网络很快就找到了曲婉婷。 在成功签约环球唱片之后,她依然热衷于在网上和歌迷互动。在演出的最后,曲婉婷还特意为自己和台下的听众一起拍了一张大合影,“他们喜欢我的歌就意味着接受了我的灵魂。每一个在台下合唱的人,也永远存在我的歌声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