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2012-09-11 | 阅:  转:  |  分享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和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决定医学领域中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他有助于临床上“重治轻伤”“只见病,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为医学提供心理学的研究和干预手段,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2、心理学研究任务:心理行为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规律;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如何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各种疾病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规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3、心理测量法是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研究心理行为的一种方法,结果能够数量化。

4、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身心统一的观点;社会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调节的观点;情绪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的观点。

5、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精神分析理论:佛罗尹德

6、心理过程包括:情绪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人格或个性包括:人格倾向

7、认知过程是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

8、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9、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再现。

10、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与社会需要有关,;情感比情绪更稳定。

11、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2、需要层次论:由人本主义家马斯洛提出的。由高到低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喝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气质的意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14、A型行为表现为“雄心勃勃、竞争性强、易于激动、好争执、敏捷但缺乏耐心、语声洪亮和时间紧迫感”。——为冠心病发病,其发病率比B型行为的2.37倍。

15、心理卫生一词是1943年斯惠特提出来的。

16、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7、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性功能障碍。

18、心理应激:指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9、心里紧张刺激与高血压、溃疡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癌症等发病率的增高有关系。

20、精神分析学家Dunbar认为,至少8种如冠状动脉梗赛、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和人格特征有关。

21、如果生活变化过大、过多、过快和持续过久,就会造成适应新的困难,引起严重的心理应激,甚至损害健康。

22、心理评估:是运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结果。

23、心理测验按功能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和人格测验。按组织方式分:个体测验、团体测验。

24、智力测验量表为法国比奈—西蒙1905年编制。

25、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MMPI是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心理测验由麦金利等编制,包括10个分量表和4个效度量表。洛夏测验由10涨墨迹图组成,主题统觉测验由20张有主题的图片(其中一张为白卡)组成。

26、心理治疗的特点:自主性、学习性。

27、佛罗伊德德无意识理论分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不能被人意识到)。

28、精神分析常用方法:自由联想、移情

29、行为主义治疗的常用方法: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系统脱敏法主要适应症为恐怖、焦虑、强迫症等神经症。满灌疗法(又叫冲击疗法):让病人面对(或通过想象)能产生强焦虑的环境,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允许病人逃避,由于焦虑过程有开始、高峰和下降的波动变化过程,最后消除焦虑病最终预防条件性回避行为的发生。对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哮喘、溃疡的病人慎用。

30、心理治疗的原则:其中立场的中立性,要保持中立,不替病人作出任何选择和决策。

31、心理治疗的医患关系的特点:对医生有严格的要求,包括良好的医德,对病人诚恳、热情和同情,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

32、心理护理的目标: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消除不良的情绪反应、提高患者适应能力。

33、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病人的依从性。

34、医患关系模式的类型中,主动—被动型:适用于为重昏迷病人。病人由于一时不清或无能为力,而不能统医务人员沟通,成为医疗活动的被动接受者。指导—合作型:常出现于急性病症中。共同参与型:常出现于慢性疾病中或急性疾病的康复期。































1

















献花(0)
+1
(本文系磨坑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