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侦察手段和情报机构的风情画》第一部分:SAMOS:披狼皮的羊(五)【花卷面包】《美国战略侦察手段和情报机构的风情画》第一部分:SAMOS:披狼皮的羊(五) 本系列文章欢迎转载,请注意保持文章完整性并注明原始出处,请勿用于盈利目的。 ★既要看得清,又要望得广 1960年5月1日,U-2在苏联被击落,轰动了世界。美国对苏联的过顶侦察不得不中断,情报搜集陷入空白。美国情报委员会搞出了一份报告,呼吁建立两种侦察能力:一种是获得高分辨率图像的能力,用于对苏联洲际弹道导弹的技术情报评估,另一种是宽搜索能力,每次任务可以覆盖大片苏联国土。 E-5看得既不够清晰,又不够广阔,两边都够不着,处境尴尬。 于是情报委员会的报告催生出2种新卫星计划。一个是E-6,它的分辨率比E-5稍低,2.4米,但是侦察照片幅宽高达370千米,是E-5的3倍多,每次任务可以覆盖大片苏联国土,空军认为它是比“日冕”更好的普查卫星系统。另一个项目开始于1960年夏末,开始叫Program I,后来更名为KH-7,用于取代U-2。KH-7只能拍摄很小的范围,但是分辨率很高——U-2侦察图像分辨率0.6米,KH-7的目标是向U-2看齐。 E-5现在不仅要和“日冕”竞争,也要跟弟弟E-6争夺经费。 ![]() E-6剖视图,似乎可以看出它的设计更接近“日冕”而不是E-5 1960年8月下旬,E-1和E-2实际上被白宫取消了,但是原定的发射计划还是得到了部分执行。1960年10月11日,第一颗E-1发射,可是因火箭第二级故障没能入轨。第二颗在第二年1月底发射成功,传回了图像。同年9月9日,第一颗E-2发射失败,在发射台上和火箭化成了火焰,还顺带破坏了范登堡空军基地阿圭洛角发射阵地1号发射台,迫使第一颗E-5的发射延期。 从此,胶片读出型侦察卫星在美国彻底偃旗息鼓。 ★忙上加忙 1960年底或者1961年1月初,洛克希德公司对设计做了重大改变。在此之前,E-5使用装在阿金纳上面级的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组成的电源系统,可以在轨工作30天。这次改变取消了太阳能电池,工作寿命30天减到5天。 为什么空军和洛克希德公司这样决定,目前还不清楚。有一种解释是这样的。一家第三方机构在这期间对E-5系统做了一次全面的独立审查,结论是在它结束30天的任务前,出现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很高。空军和洛克希德公司的项目管理官员也感到,所以干脆缩短任务时间,求个保险。 空军和洛克希德公司的另一个决定严重冲击了艾特克公司。洛克希德公司10月建议空军,为了加速项目进度,在1961年4月来一次诊断飞行。就是不带任何光学设备。当时空军拒绝了。但是洛克希德公司不懈进言,到了12月,空军态度软化,查里克同意使用简化的E-5相机搞一次诊断飞行,证明载荷工作合适正常并测试回收系统。艾特克公司要为诊断飞行提供2台相机模型机,它的外形、结构、重量和实机一样,也能工作,但是没装光学部件,所以不能成像。 艾特克公司对此哭笑不得。理论上说,这个决定完全明智。毕竟E-5是除了“戴纳索”太空飞机外空军最复杂的航天器,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来次彩排是可以理解的。既然相机还没准备好,其他系统都可以用了,为什么不能先试试其他系统工作呢? 但是对艾特克来说,制造模型机是额外的负担。本来制造正样相机的进度就落后了,如今还要分出人手、资源去造模型机,这不是添乱嘛? 牢骚归牢骚,甲方提了要求,乙方只能照办。 E-5还有一个特别的设计:安全指挥系统。地面控制中心与卫星之间的通信是加密的。因为查里克担心苏联会截获E-5的信号,指挥它在苏联降落。那样的话,苏联人不仅会得到侦察卫片,而且还能得到绝密的E-5相机系统,这将是重大情报损失。没人希望鲍尔斯事件重演。但是加密系统到1961年初都有问题,空军官员到10月只好不情愿地取消了它。 经过两年半多的时断时续的研制,第一颗E-5(编号2202)终于在1961年11月22日立在发射台上。宇宙神-阿金纳火箭带着卫星离开了位于范登堡空军基地南区的阿圭洛角发射阵地1号发射台。2202将测试卫星各子系统。除了模样机之外,卫星的测试内容被大大缩减。比如阿金纳上面级的机动能力就没计划测试,因为如果失败,卫星就回不来了。 不过阿金纳没惹麻烦,实际上它连机会都没有。宇宙神火箭飞行4分4秒后第一级出了问题,此时它正在太平洋上空。第一级控制系统发出了错误指令,整个火箭在空中转了160度,开始头朝下飞行。此时距阿金纳与宇宙神分离还有一分多钟。等阿金纳分离,它只能一头栽进太平洋,进入空军戏称的“海洋同步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唯一能拍摄的就是海鱼。 12月4日,查里克指示E-5计划除了2203和2204计划的发射外,其他所有工作暂停。 ![]() 美国独有的空中回收卫星技术,E-5也是用这种方式,不过主伞比“日冕”大很多 ★虚惊一场 第一次失败后,空军急于进行第二次发射,仍然携带模拟机,日期定在12月22日。发射还算正常,至少火箭是朝上飞的。只是由于第二级发动机关机晚了一些,增加了额外的入轨速度,卫星进入了近地点230千米,远地点650千米,倾角 89.6度的椭圆轨道。除此之外,一切正常,相机工作良好。 仅仅飞了6圈后,麻烦来了。 惹麻烦的是阿金纳上面级。稍微解释一下。和中国、苏联类似的卫星不同,美国的“日冕”也好,SAMOS也好,卫星不是独自在轨飞行,而是和阿金纳上面级一起飞行,卫星没有独立的飞行控制系统和机动系统,这些全要依靠阿金纳,可见后者的重要性。跟2203配合的这枚阿金纳不知出了什么毛病,大概是想家了,它提前进入了返回模式,然后进行了一系列动作,准备离轨返回地球。2203再次验证了与真理相当的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阿金纳的发动机点火减速,然后与卫星分离。然而,吭哧吭哧老半天后它惊讶发现,卫星还在轨道上!原来由于它进入的是比原定高的轨道,这点减速还不够让卫星离轨! 地面绝望地看着雷达屏幕上的一大一小两个目标:大的是阿金纳,小的是2203。现在没办法了,只能等它俩被大气阻力耗掉动能最后掉下来。 先掉下来的是阿金纳。因为它个头大,受到的阻力也大。12月31日,它终于回到了地球故乡,坠落在婆罗洲南部。此时2203还在太空里闲逛呢。它的蓄电池已经耗尽了电力,降落伞不可能在返回时打开了,因此它会化为一团火焰狠狠地砸在地上或者水里。但是空军依然非常担心。因为卫星非常坚固,即使它像流星一样砸下来,依然能保持相当的完整性,如果落到错误的人手里,可就糟了大糕!所以空军密切监视着它的轨道。 1962年1月,跟踪站发现2203卫星出现在北方天空然后消失了。SAMOS项目办认为2203很可能掉到加拿大西北地区。项目办一名中校立刻带着卫星回收队坐着C-119飞向美加边境附近的蒙大拿州大瀑布城,他倒是很想直接飞进去,在空中沿着卫星最后的轨迹搜索这颗失落的卫星。可是美加关系再亲密,美国军机想进入加拿大领空,还是要获得加方的入境许可才行,他们只能耐心等候。 这下好玩的事出现了。 加拿大方面一看美国人出动这么大的阵仗,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他们没有疑心间谍卫星,而是疑心另一件事——美国人是不是掉了什么不该掉的东西?类似的事不是没发生过。1958年2月。美军一架B-47轰炸机在佐治亚州空域训练时,和一架F-86战斗机相撞,为了减轻飞机重量保命,同时也因为不敢带着核弹迫降,就丢下了机上的MK15型氢弹。这枚氢弹掉到了海里,万幸的是没有发生核爆炸,不幸的是美国人到现在也没找到这枚氢弹。这次“断箭”事故轰动全球,一时让人谈核色变。 ![]() 另一次“断箭”事故中丢失的B28型核航弹,这次运气好,找回来了 现在,这帮美国空军人员想进入的地区,正好在美军战略轰炸机一个主要训练空域的下方。加方很自然地怀疑美国人是不是在这里来了次“断箭”,不敢声张,想瞒着加方,偷偷找回去?这还了得!加拿大要求美国解释清楚。 中校和他的人只好返回基地。美国空军司令部和加方小心地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终于得到对方的许可。不久,2架U-2沿着卫星的再入轨迹通道对地面拍照。但是国家图像判读中心的专家在这堆照片里实在是找不到那颗卫星。人们估计它到现在还沉睡在泥土和冰雪中呢。 ★垂死挣扎 1961年5月,洛克希德公司为空军研究把阿金纳B和大力神2组合成更强大的运载工具。目标载荷之一就是“改进型E-5侦察载荷”,虽然没有其他迹象显示洛克希德公司正式向空军提出了这项建议,但是公司内部无疑讨论过它,因此假设洛克希德工程师们想升级E-5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相机的任何变化都要限制在返回舱的尺寸之内。胶卷轴就像零钱筒里的硬币一样被挤得死死的,无法再扩大以携带更多胶片。 “日冕”就相对容易多了。因为它的相机不在返回舱内,因此更改相机设计不涉及返回舱。设计师只要简单地在阿金纳前面增加卫星长度就能容纳更大的相机和更多胶片。相机执行完任务就留在轨道不返回地面,所以不用委屈在狭小的返回舱里。E-5就没有这种弹性。返回舱的尺寸是固定的。想装更大的相机,就要增大返回舱的尺寸,这需要重做各种试验,那就是重新设计一种新卫星了。E-5这种照顾载人需要的设计害了自己。1961年12月4日,查里克取消了E-5项目。 E-5就在这种情况下迎来第三次发射。也许这次任务的成功还能挽救濒临死亡的E-5。 1962年3月7日,计划中的E-5最后一射如期进行。这次是2204号,第一颗携带实用相机的E-5。发射和入轨按计划进行。2204进入近地点235,远地点380千米,倾角90.6度的轨道。开始很好,但到第14圈,新罕布什尔跟踪站发出了错误的返回程序指令,使阿金纳浪费了大部分控制系统的冷气。到第21圈,所有的控制系统冷气都消耗完了。 地面此时命令卫星开始返回程序。本来它应该掉头指向航线的后方,但是控制系统实际上已经瘫痪的阿金纳此时无能为力,卫星依然保持头部向前的姿态。在错误的姿态下,阿金纳的发动机点火,本应该起刹车作用的火箭成了油门,于是2204的返回舱滋溜一下进入了更高的轨道。 2204这次闲逛比2203还要久。一年后,1963年7月17日,2204再入坠毁,空军这次没打算找它,因为它很可能掉进了阿拉伯海。 至此,E-5计划彻底了结。至于E-6,它在发射了5次以后也结束使命,追随兄长们去了。 ★余音未了 虽然E-5侦察卫星项目死了,但它留下了独特的遗产。 首先,剩下的E-5相机系统后来在KH-6侦察卫星中复活了。空军管这叫变废为宝。实际上,从KH-6这个名称就能看出,这个项目是CIA主管的,空军的E-5怎么会牵扯上CIA呢? 故事是这样的。“日冕”卫星有一次在苏联爱沙尼亚加盟共和国首都塔林,发现了一处奇怪的目标,CIA的情报分析员认为这可能是苏联的反弹道导弹设施。他们只说可能,因为“日冕”相机的分辨率太低了,只有4米,实在看不清目标的细节。于是CIA就想到了空军:他们不是有卫星用的高分辨率相机吗?CIA研究副局长向查里克请求支援。CIA发话,空军也不含糊,答应把已成废物的相机给CIA。 于是洛克希德公司意外地得到了一份新合同——把E-5相机改装后装进“日冕”卫星内,杂交出一种高分辨率侦察卫星。和E-5卫星不同的是,KH-6使用“日冕”的标准返回舱,只回收胶片,相机不管。更让CIA心动的是,KH-6的分辨率高达0.66米,用于识别反弹道导弹设施肯定够用了。 可惜E-5的坏运气也带给了KH-6。这个项目一共发射3次,第一次卫星没能入轨,第二次发射回收都没问题,但是打开返回舱一看,里面是空的。到了第三次,第二次发射回收都没问题,返回舱里也有胶卷,但是——好事就怕但是二字——除了开头几段胶片成像质量很高外,后面的明显模糊不清,没有价值。即使这样,它的分辨率也比“日冕”高多了,不过这无法挽救它的命运,此时详查卫星KH-7已经成功运行。于是KH-6和E-5一样,3次发射后,成了历史名词。 ![]() 发射KH-7,其实卫星只是图中上部一小段,其余大部分是阿金纳上面级 ![]() 我特意找了张我国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的照片,跟上面对比,很有意思 其次,但是更重要的后果,是一个新机构的诞生。鲍尔斯被击落后,艾森豪威尔满怀期待的侦察卫星项目也深陷泥沼。正因为SAMOS和“日冕”项目的进展不利,艾森豪威尔下令对侦察卫星计划进行调查,搞清楚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各大官僚部门为此展开了幕后与幕前的斗争。等第二年肯尼迪上台后,这项调查的成果之一出现了,美国情报界新增了一个情报机关,它的存在不为外界所知,甚至一度连名字都是秘密,它就是国家侦察办公室(NRO)。它的故事将在本系列第二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完 <改于20100205204935> |
|
来自: 老羊藏书阁 > 《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