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怎么了?请看稻盛和夫和梅原猛怎么说!

 霄石文哲图书馆 2012-09-12

近来日本“购岛”闹剧闹得沸沸扬扬,日本政府和右翼政客一唱一和,丑态毕露,极尽表演之能事,令人愤慨。人们不竟要问日本怎么了?

近日在家读书,偶然从书架翻到一本由日本著名学者梅原猛和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合著的《回归哲学探求资本主义的新精神》一书。大致翻阅之下,觉得这本虽然出版于90年代,着重从哲学、道德、伦理方面分析批判日本社会弊端的著作,至今看来仍然极其妥当与高明。本文只介绍书的序章中的某些观点,供网友思考“钓鱼岛”问题时参考。

作者提出,美国曾经说日本是个“排他性的异质的国家”,日本人不同意,但作者说“我认为日本这个国家是异质的国家。”(9页)

作者在“序章”中提问,日本人置身于富裕的社会之中,却不能实际感受到富裕,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作者认为“这是由于日本人陷入了一种不能实际感受到富裕的贫穷的精神结构”。而这个“贫穷的精神结构”的特征就是“利己”。(1-2页)

作者举例说,美国有一本《通向幸福的道路》的小册子,其中写道:“你的邻人会因为你的一点小事而感到不愉快。这样的事不要做。”但现在的大人连这些小孩子的伦理都不懂。何止是不懂,甚至连想懂的意识都没有。作者认为“这是日本社会颓废的原因,也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颓废的原因。”(15页)

作者指出:“不仅是行政改革的受阻和规章限制的缓和,就连政治的混乱、泡沫现象及其崩溃的产生,以及股票行市呆滞、金融不正常条件、日美经济摩擦、国际问题等日本的一切混乱,我认为都是产生于日本人非常缺乏伦理和哲学。”(3页)

日本是在美国庇护下成长起来的国家,加上又缺少具有“值得尊敬的伦理观、哲学和价值观”,所以日本经常“欠缺真正的信心。”作者指出遗憾的是“仅仅具有极其庸俗的判断标准的人却占据了日本的核心地位。”这个庸俗的判断标准就是“赚不赚钱,合不合理”,没有利他的精神。所以他们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没有人为他们叫好。“因而日本只好左顾右盼,按照随大流的方针办事。”(13页)

“日本想当常任理事国,没有人赞成是必然的。仅仅因为是财主,有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中是没有生存资格的。”言下之意就是日本缺少的就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伦理观、哲学、价值观。(11页)

……

所谓“回归哲学”,就是回归到人类“相互关心、和谐共存”的哲学原点上去。这是作者对日本的希望,也是我们对日本的希望。

                  (时间关系本文写得十分粗略敬请读者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