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区劳动保障局加强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
时间:2011-4-29 14:00:47 浏览次数:397 |
江东区劳动保障局紧密结合“三思三创”和“改进作风提效年”活动,通过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开展岗位廉政风险大排查活动,健全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增强全局工作人员廉政自律意识和岗位风险意识。
(一)统一部署,全面发动。召开动员大会和开展勤政廉政学习教育,充分进行思想发动,使全体工作人员认清岗位廉政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形成局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科室单位领导具体负责、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广大干部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排查岗位,梳理风险。结合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工作流程以及自身岗位权责进行岗位梳理,认真查找履行职责、权利行使中的潜在风险点,并填写《岗位廉政风险自查表》,准确定位岗位廉政风险点,确保岗位廉政风险查深、查准、查全。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要求,提出预防措施,承诺防范岗位廉政风险,认真填写《岗位风险防范勤政廉政承诺表》,接受监督,将勤政廉政承诺切实转变为岗位勤政廉政行为规范。
(三)查漏补缺,完善防控。重点对查找到的岗位廉政风险点进行深入分析,对现有制度措施进行对应梳理,从教育、制度、预警等方面入手,健全防控措施,完善防控模式。对确认的岗位廉政风险点,要锁定履职权限,规范操作程序,实行权力的相互制衡,合理限制自由裁量权,防止个人说了算或暗箱操作,有效建立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四)预警预防,总结提高。对各岗位行政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努力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纠错和提醒,设置“岗位廉政风险预警牌”,放置于办公桌的醒目位置,时刻提醒工作人员廉洁自律,使每一名同志时刻绷紧廉政这根弦,不断增强自觉性,将岗位廉政要求转变为行为习惯,真正建立具有特色、规范化和立体化的岗位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将廉政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