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毫无医疗背景的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在制假药行业实现“再就业”。抓住患者“病急乱投医”心理,自制药丸,在互联网上夸大宣传,快递赠药免费试吃,将销售业务做遍全国。
农民成为包治百病的医疗专家的事例并不少见,这些“专家”吹起来神乎其神,有的称酒喝后可以“主治达16种病之多”;有的称祖传秘方包治糖尿病;有的弄出个枕头,说睡后可以治颈椎病……网络假专家胡编乱造,网络沦为假药最好的“宣传阵地”,让人感到后怕。 网络是传授新知识的重要渠道,也为病患者求医问药提供了快捷的通道,尤其网络购物可以省去不少中间环节,节约不少费用,因而从网上购药颇受网民青睐。一些人利用此点,以虚假广告大作宣传,而所宣传的假药,其外形几乎可以乱真,一般人分不出真假。 假药不是毒药,一吃就危险,也不像变质食品能从味道上感觉出来,即使一点疗效也没有,假药销售方也有多种理由进行辩解,要么说你疗程不够,还得买;要么说你病不对号,叫你改换其他药。对外行的人来说,假药只能通过监管部门来把关,而从目前看,网上售药的网站多之又多。 网络作假药宣传不是一时,由来已久,而且势头并没有减弱。这不能不说是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假药“宣传阵地”不仅是谋财阵地,说重一点是一种害命阵地,此种阵地不摧毁,网络秩序会被扰乱,人身安全可能受到威胁,因而,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宣传广告进行斟别,对假药进行跟踪打击,以纯洁网络销售药品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