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之外看人生类别:处事之道 作者:【小麦】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2-9-11 21:19:45
编者按: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人生进程中,一定要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持一双灵魂的眼睛,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让我们的人生了无遗憾、充满温暖。富含人生哲理的文章,读来受益良多,欣赏!
我是一个热衷于哲学之人,所以一直以来,都很认同这样一句话:外在的世界有多大,内在的世界就有多深邃。于丹老师也曾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有两种能力:一个是向外发现的能力,一个是向内观看的能力。向外可以发现一个无比辽阔宽广的世界,向内可以发现一个无比深邃丰富的内心。而只有当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之后,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最基本的出发点,从而完善自己、善待他人,并获得成功的人生。
对于我们来说,在整个人生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不断地认知天地万物,增长经验和阅历,但却惟独难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在古希腊神话寓言中,曾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众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上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一句箴言,众神之主宙斯想把它传递给人类,于是就派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来到人间。斯芬克斯到了希腊最著名的拜森克城堡后,把那句箴言化成了一道谜语,每天守候在城堡唯一的一口水井旁,要求每一位过往的行人都要猜这句谜语,凡是答不上来的,将会被他吃掉。 斯芬克斯的那个问题是这样的:“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这个动物是什么?”过往的人几乎没有谁能答得上来,于是一个一个地都被斯芬克斯吃掉了,斯芬克斯的这个谜语给当时的拜森克城居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灾难。直到后来,年轻的阿狄浦斯路过的时候,才说出了真正的答案:“这个动物就是人。”斯芬克斯听后大叫一声,跳进了悬崖。 这则神话寓言为我们折射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那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最难认知和最难意识到的,就如人生每个阶段之间的转换,常常都是在不经意间悄悄进行的,当我们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我们是靠四肢匍匐着爬行来活动的,这就是生命的初期,也就是生命的早晨;当我们可以站立起来、可以走路,直至可以奔跑时,我们所经历过的每一个日子都开始在大脑中建立和储存起来,社会的影响,某些物质与非物质东西的建立,使我们内心有了困惑和压力,有了惶恐和游离,这便是我们的生命中期,也就是生命的中午;而到了晚年之时,我们所积累的那些名誉、财富和情感等等一切让心负累,生命的苍老让我们疲惫和行动迟缓,我们不得不开始借助第三条腿——拐杖来行走。 然而,直到生命即将结束,大多数人仍不知道,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其实,自己可能还有某种潜能从未被开发出来,比如,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来都不是自己所真正喜欢的,而是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厚的物资回报,所以我们才去做,而对于内心并不喜欢的事情,难免会缺乏热情,不太用心,因此,也就难以在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中体会到乐趣,更不能充分享受到被提升的愉悦,我们的某种潜能也就可能那样被永远地被埋没了。 再比如,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你也有喜欢的人,也有喜欢你的人,但如果他(她)不是你真正所爱的人,你的爱情的力量一生可能也将被永远地遮蔽,尽管你已经结婚,有了家庭和孩子,且过着寻常人眼中正常的生活,但是,你的生命却没有被燃烧过,仅仅是因为,你没有遇到那个能点燃你生命的人。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一直用外在的发现遵循着表象去行走,而忽略了内在的观看——自己内心的愿望到底是什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好像所有的事情都似乎早已被安排好了,比如:从小上什么学、长大之后从事什么职业、什么时候结婚成家等等,缺少了自己的选择和尝试,也就难以真正去确认我们内心的愿望,那些过多的盲从,让我们的心日渐迷失,从而错失点燃生命的火把。 因此,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人生进程中,一定要在自己的形骸之外,保持一双灵魂的眼睛,这样,才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让我们的人生了无遗憾、充满温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