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福陵
沈阳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故宫地址:沈河区沈阳路
沈阳故宫又称后金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清代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之为沈阳故宫。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
1P:沈阳故宫大门

2P:沈阳故宫前街

3P:牌楼

4P

5P:“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

6P:牌楼

7P:雕梁画栋

8P:精美浮雕
9P:沈阳故宫大门入口
10P:大清门
11P: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
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
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玻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12P: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13P
14P
15P
16P:清宁宫
17P:雕梁画栋
18P: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
19P

20P: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式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
大政殿用于举行大典,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

21P: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
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10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11座亭子,就是11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显示了满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里程。

22P: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

23P:大政殿内部。

24P:大政殿装饰非常华丽。

25P:文溯阁建于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专为存放《文溯阁四库全书》而建,
另有《古今图书集成》亦存于阁内。阁后是仰熙斋,东西有抄手游廊,是皇帝读书之所。

26P:凤凰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
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27P:御花园。

28P

29P
30P:现在的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不仅如此,沈阳故宫内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并且在里面还尘封着大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
世界遗产名录-清福陵(东陵)(2009-05-30 08:35:48)
福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沈阳东郊,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因地处沈阳东郊,故又称东陵。

1P
2004年7月1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福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P
清福陵始建于1629年(天聪三年),1636年(崇德元年)四月十二日正式定陵号为“福陵”。
清福陵是清朝皇室命名的第一座祖陵。

3P
石牌坊雕造精细,反映了清早期满族建筑技术的水平。

4P
陵寝建筑群由下马碑、石牌坊、正红门、神道、石像生、一百零八磴台阶、
神功圣德碑楼、涤器房、果房、茶膳房、朝房、隆恩门、隆恩殿、东配殿、西配殿、
焚帛炉、二柱门、石五供、大明楼、宝城等组成。

5P
福陵中利用地形修筑的“一百零八蹬”(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
是福陵的重要标志。

6P

7P
依山势所建的神道上的一百零八磴台阶形式匠心独具。

8P
福陵后倚天柱山,前临浑河。

9P
进入方城、宝城区,这部分建筑是福陵整体建筑的核心,
从隆思门到宝城其中有隆思殿、东西配殿、焚帛亭,二柱门、石祭台、明楼、月牙城、宝城等建筑群。

10P
月牙城它形如一弯新月,故而得名,它是清代陵寝的一大特点。
11P
居方城中央的隆思殿是举行祭祀的重要场所。

12P
东配殿是存祝版和制帛的地方,西配殿是喇嘛们诵经作法超度亡灵的“道场”。

13P

14P

15P

16P
宝城中间是一座高大的圆丘叫宝鼎,它是福陵的心脏,
大清君主努尔哈赤及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即长眠于此。

17P

18P

19P

20P
21P
清福陵的修建以及后来的重建、改建都是在古代勘舆家的指导下进行,从选址到规划设计,考虑了陵寝建筑与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自然环境与陵寝建筑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点击上图进入清福陵的网站(东陵公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