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高平 开化寺

开化寺位于高平市东北的舍利山腰,寺庙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据《重修开化寺观音阁记》所记载“距泫城三十里有舍利山,山上建开化寺,盖武平二年创也”。时至唐代,寺宇逐渐隆盛,唐昭宗龙纪、大顺年间(公元889-891年),此寺名曰-清凉兰若,由高僧大愚禅师主持。北宋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泽州府舍利山开化寺填图铭记》碑中已将清凉兰若寺改称开化禅寺。

大悲阁

北宋熙宁年(1073年)建的大雄宝殿

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刻碑

观音阁
活泼生动的石雕狮子

大雄宝殿深宽各三间,歇山式屋顶,施以“青混瓦”,前后檐明间开门,前檐次间为破子棂窗,檐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斗拱后尾,在华拱之上施硕大的头,压在昂尾之下,这种作法开了后世华楔之先例。四檐对乳伏通檐用三柱,梁架结构全部宋制,殿内梁架斗拱上的彩绘古钱纹,海石榴、龙牙惠草等,与宋《营造法式》中的彩画作纹样极为一致。
寺中的大雄宝殿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壁画,创作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是我国保存面积最大的宋代寺观壁画。由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郭发等人绘制,于次年春告竣。三面壁画中,西壁壁画最为精美。壁画中部为气势恢弘的释迦牟尼说法图,二菩萨二弟子二金刚相伴。说法图的左右两侧分别是题材丰富的佛教故事,如须阇提太子割肉奉母等。画面中除了大量的佛教人物外,还有渔翁、织女、官吏等各种人物和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画面中的服饰、冠带、器皿、兵器、刑具等形象地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整个画面以大红大绿为主,在人物冠饰及画中建筑上配以贴金,显得绚丽多彩,金碧辉煌。全画构图严谨,笔力遒劲,人物形态自然,神情各异,画艺精高。
释迦牟尼说法图
释迦牟尼说法图
 华色比丘尼经变(刑场)
释迦牟尼说法图




入海求珠与神牛医眼

入海求珠与神牛医眼

释迦牟尼说法图




普光法堂会


兜率天宫会

通往塔林山野小道 塔林(中间的是唐代大愚禅师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