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寓真阴,为三焦之源,故“五脏之阳,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

 淄水渔夫 2012-09-14

2就六经而论,亦本阴阳一分为三而来;太阳是阳气多,少阳是阳气少,阳明是阳气极盛。

阳气的多少,就是以阳明阳气极盛的阶段来划界的。《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阳明者,两阳合明也。”太阴是阴气多,少阴是阴气少,厥阴是阴气尽,阴方则是以阴尽阳生的阶段来划界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者,两阴交尽也。”由三阴三阳形成六经,是太极含三为一理论在中医学上的又一体现。

3中医的比类取象规律,亦本太极含三为一而来。比类取象就是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和人体各方面,按其属性归类排比和推衍的方法。这种方法,对自然界事物来说,就是一种原始的原子学说;对人体来说,就是研究内外环境如何协调统一的方法。下面就通过这张简单的五行类属表,便可以了解到它的太极含三为一的公式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融为一体。

现列表分析如下:五行类属表自然方面人体方面五味五性五色五形五气五时五方五行五脏五腑五体五窍五志五神五液酸温青枝叶风春东木肝胆筋目怒魂泪苦热赤花暑夏南火心小肠脉舌喜神汗甘平黄茎湿长夏中土脾胃肉口思意涎辛凉白果燥秋西金肺大肠皮鼻忧魄涕咸寒黑根仁寒冬北水肾膀胱骨耳恐志唾第三卷395表中横排所列的称为属,同属的东西都存在着“天人相应律”,即不管这些东西在天地人那一部,只要同属,它们之间就存在着内在联系,能相互影响,相互感应,息息相通。如自然界的“风”,为什么首先会引起人体肝、胆、筋、目等部的病变,就是因为它们属性相同的缘故。反过来人体这些脏气失调,又可以利用自然界形体为枝叶的、色青、味酸、性温的药物加以调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以说:“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味为酸”等等,就是指的天人之间存在相互感应律的意思。表中纵排的称为类,同类的东西都存在着“天人共通律”。如五行各有特性,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行以外的其他每一类东西,尽管表象不同,但它们却规律相同。天地是一个大天地,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天地和人尽管现象不同,但存在着共通规律。推而言之,人体五脏亦各有特性,肝具有木之特性,心具有火之特性,脾具有土之特性,肺具有金之特性,肾具有水之特性,而五脏之间亦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必须注意,凡要运用哪一类就把这一类套入太极圆周图式来分析,但各类之间的每一项目都不可能互相交叉和取代。木火土金水是一类,肝心脾肺肾又是一类,只是肝具有木的特性而已,如果互相取代,就发生了概念转移。

4再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一段话:“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来分析,则可发现用阴阳一分为二去解释则毫无深义,但用太极含三为一去解释,则妙趣横生,意义深刻。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是说要分判天地的阴阳,就必须运用人掌握道(规律或方法)去观测,才能剖析得开,把“天地”这对阴阳再加上“道”,就含三为一了。

“万物之纲纪”,是说要分判众多事物的阴阳,就要用大纲和小纪(细目)的方法,即言要对众多事物分阴分阳,就必分清主次、标本,这就符合太极含三为一之法。

“变化之父母”,是说凡变化的东西,要分剖它的阴阳,都要去找它的父母(上一代体系),因变化中的阴阳已是下一代体系了。

“生杀之本始”,是说事物从发生到毁灭的过程,就是一个个长短不等的周期,只有掌握了从始到终,从因到果的情况,才能知周期中间的转变过程。

“神明之府也”,神指北斗,明指日月,只有日月斗交会,才能形成二十四节气。其中斗是主宰者,是划分阴阳的标准,每月太阳和月亮聚会两次,如果本月北斗不来聚会,则节气均不能成立,故曰“三光者,日月星”。

“治病必求于本”,即言医家诊治疾病,也要运用太极含三为一法。

以上从“天地之道也”起的几个“之”字,均作代词代阴阳二字。即言要掌握天地阴阳的标准是“道”;要对众多事物分阴分阳的方法是“纲纪”;要知道变化过程的阴阳实质,就要从它的上一代体系———“父母”去了解;要明确生杀周期的阴阳情况,就要抓住它的始终点;要弄清日月星运行,就要看它的交会点,可见“之”都是代阴阳二字的应用。

第三卷396临证特色

邹氏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人,他将五脏辨证理论运用于临床,并对一些疾病有独特见解,在治疗上有他的绝招,现分述如下:一、将五脏辨证理论运用于临床各科中医临床各科的辨证,都与《金匮》以“五脏论杂病”有关,邹氏有鉴于此,故将五脏辨证理论运用于内、妇、儿、眼、喉、疮疡、皮肤、骨伤各科临床中,不仅在理论上达到了规范化,而且在诊治疾病时方便实用。现在就分科简介如下:1在内科方面分五脏之病、证肺的疾病有感冒、咳嗽、哮喘、肺痨、肺痈等。症状有鼻塞、喉干、咳喘、痰鸣、胸痛少气、忧悲、肌肤甲错、毛发焦枯等。

心的疾病有心痛、心悸、失眠、癫狂、血证等。症状有神昏、谵妄、烦躁、多梦、惊悸、怔忡、发狂、面赤,舌红、绛、青紫,汗液变化等。

脾的疾病有痰饮、积聚、泄痢、水肿、臌胀、痹证、痿证、脘腹痛等。症状有四肢酸软、食少便溏、便下脓血、便秘腹胀、消谷善饥、口唇诸病等。

肝的疾病有眩晕、中风、厥证、痉病、破伤风、痫证、郁证、疝气等。症状有头目之候、四肢抽搐、角弓反张、屈伸不利、颤抖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少腹、阴部之候等。

肾的疾病有消渴、淋证、遗精、阳痿、遗尿、癃闭等。症状有腰痛酸软、耳鸣、齿、小便不利诸证、尿浊、精冷、骨节疼痛等。

2在妇科方面,无论胎、产、经、带,皆以肝为主,本叶天士“肝为女子先天”之论。因肝为藏血之脏,其气疏泄,妇女以血为本,情志又多抑郁。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又与肝经密切相关。如果肝不藏血则任脉虚,血海枯,可导致经乱、经闭;肝失疏泄,情志抑郁,也必引起多种妇科疾病。肝经失调,还可导致五脏病变。

3在儿科方面,北宋钱乙奠定了以五脏为纲的证治基础,提出了五脏虚实及常用治法。

肝实则目直视,大叫、呵欠、项急、烦闷;肝虚则咬牙,多欠气。肝病有泻青丸之方。

心实则多哭,发热饮水而搐;心虚则困卧,悸动不安。心病有泻心导赤散。

脾实则困睡,身热饮水;脾虚则吐泻生风。脾病有益黄散。

肺实则闷乱,喘促而渴饮;肺虚则哽气,长出气。肺病有泻白散。

肾有虚无实。肾病有六味地黄丸。

4在眼科方面,本“五轮”、“五脏”以辨证论治。引《审视瑶函》之说:“目有五轮,属乎五脏,眼通五脏,气贯五轮。轮属标,脏属本,轮之有病,莫不由脏气不平所致。”邹氏重视“察轮识病”:风轮变色,肝经受邪;第三卷397血轮胬肉,心经余热;胞睑肿胀,脾经湿热;气轮红赤,肺经有火;视瞻昏渺,肾经郁热。

5在喉科方面,也强调五脏证治。咽连胃管,其气通于脾,故多脾湿胃火之证,如口疮、牙痛等病。喉连气道,其气通于肺,喉病多肺热津伤之证。肝失调达,气郁化火,痰气郁结,则成梅核气、廉珠喉痹之证。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肾阴不足,多致失音、虚火喉痹之证。

6在疮疡方面,更从五脏证治理论上,提出疮毒化火,入于血脉,外发皮肉之分而形成阳证疮疡,内陷筋骨之分而形成阴证疮疡。若为逆证,邪气盛则疮毒内攻脏腑,则形成“走黄”之证,正气虚而疮毒内陷脏腑,则形成“三陷证”。

7在皮肤病方面,也强调五脏辨证,指出发病部位虽在皮肤,但无不影响五脏。本病多湿则关系到脾,化火痒甚则关系到心,多风多虫则关系到肝,反复发作,长期不愈,成为虚寒之证则关系到肾。

8在骨伤方面,则从皮、脉、肉、筋、骨五体之伤,而内损及肺、心、脾、肝、肾,不仅为骨骼之伤。凡伤皮而致肺虚者,则见面色淡白,唇爪无华,舌质淡,脉虚大;伤肉而及脾者,则见面黄肌瘦,舌胖苔腻,脉濡而缓;伤血脉而及心者,则见瘀血凝滞诸证;伤筋而及肝者,则见面色青,脉弦紧;伤骨而及肾者,则见面色黧黑,腰痛神倦,二便失常,脉沉而细等证。

二、对肝硬化的独特见解邹氏对肝硬化病证有他的独特见解,现举例如下:肝硬化之病,在中医病名上称之为右胁下血症,认为系瘀血内结所致。此乃湿热入于肝络,血为热瘀所致。肝为藏血之脏,肝络瘀阻,气滞不舒,则右胁下时时隐痛;肝经瘀血外证,则见皮肤上有血丝赤缕(蜘蛛痣),面色青黯,唇舌爪甲青紫,脉来沉涩;瘀血化热伤阴,则见手足潮热;肝之大络瘀阻而木盛克土,则可突然损伤胃络而吐血;肝旺乘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则为浮肿、单腹胀。种种证候,归咎其源,莫不由瘀血所致。又由于肝脏为人身之大实验室,一有病变,则糖、蛋白、脂肪转化皆受影响。今日之保肝疗法,只能起到减少肝脏负担以保护肝脏的作用,对肝硬化之病变并无治疗作用。若要治本,必须配合活血去瘀以软肝散结之法,否则,只锅中添油,总有一天会烧干的。

三、诊疗咳嗽、脾胃病、皮肤病的经验邹氏诊疗疾病有许多绝招,现举例介绍如下:他对很多感冒咳嗽治疗不当,长期不愈之证,经诊断后便能判定为外邪不解,内郁化热化燥所致。指出不能见咳治咳,必须疏表、清肺、化痰、润燥并用,而且要选药精当方能奏效。治疗本病,主方用麻杏石甘汤加浙贝、重楼、黄芩、枇杷叶、矮茶风、麦门冬之类。中药清润以止咳平喘、清化热痰之药,近年来在草药方面,发掘出了大量这方面的药材,如肺筋草、青蛙草、吉祥草、兔儿风、六月寒等草药,均有这方面的疗效,值得选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治脾胃病方面,他本“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常常甘淡、芳香第三卷398并用。甘淡方面常选苡仁、茯苓、莲米、芡实、隔山撬(消)、生麦芽、糯米草根之类;芳香方面常选陈皮、砂仁、佛手、枳壳、藿香、厚朴花之类。这些药物,性味和平,既起到了健脾和胃的功能,又不伤害中气,且无壅滞温燥之弊。

邹氏擅长用丹药治疗顽疾,如内服三仙丹(水银、火硝、白矾各30克,按升丹法日升华),每周内服0.01克,以土茯苓30克、银花30克、生甘草30克、柿饼60克、马勃15克、儿茶1.5克煎汤送服,可防止服丹药后口腔溃烂之副作用。外用银粉散于局部(纹银9克、水银7.5克,将纹银在高温下熔化,入水银候冷为末,加朱砂末4.5克、铅粉末21克、轻粉末7.5克、冰片末6克、麝香末1克,杵匀入瓶中密闭)。水银类汞剂,对梅毒病原体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用以治疗梅毒是中医的一大优势。汞剂虽为剧毒之品,然而有病则病受之,体现了“以毒攻毒”的治疗法则,只要严格控制剂量是不会中毒的。

善用蜈蚣、全虫、甲珠、僵蚕等虫药治疗痰核及皮肤病。如瘰疬用此四味为末,再加浙贝、玄参、牡蛎为末作丸,服一料即可痊愈。治瘰疬蜈蚣一料用15~20条。又治湿热入于血分,血燥生风,湿热内留不去,用此四味合地肤子、白藓皮、银花、黄柏之类甚效。同时配合验方芒硝浴疹汤(苦参30克、芒硝60克、生军30克、黄柏30克、蛇床子30克、花椒15克、千里光30克)煎汤外洗甚效。

名案评析

一、漏汗证案李某某,女,60岁。初诊日期1993年5月23日。患者反复出汗3年,加重2月。3年前因经常感冒,自购治感冒的成药内服,因发汗过多,以致自汗不止。近2月来,冷汗淋漓,昼夜不止,恶风寒,愈出汗而愈冷,夏月仍着棉衣。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始转来一家省级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每抽血检查一次,全身怯冷更甚,汗出更多,病情逐日加重,仍诊断不明,故求治于中医。证见怕冷、恶风,五心烦热,渴不思饮,食少眠差,苔薄少津,脉象沉弱无力。诊断为漏汗证,因太阳病发汗太过,遂漏汗不止。《伤寒论》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本证虽无小便难,四肢急难屈伸之证,但出现五心烦热,口渴少津,亦为阴血不足之象。此为出汗过多损伤阴血,加之寒邪盛,阳不化津所致。急当固护阳气,养血敛阴益脾,用桂枝加附子汤加味:制附片30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生姜3克、大枣10克、炙甘草5克、当归15克、黄芪50克、枣皮20克、枣仁10克、砂仁5克、生谷麦芽各30克、楂肉15克、陈皮10克,服10剂。

6月4日复诊:上方服2剂后,汗出减,服完10剂后,汗出止,诸证减。后用四君子汤(太子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草3克),加白芍15克、黄芪30克、枣皮10克、制首乌10克4剂,巩固疗效,调其善后。

〔评析〕本案漏汗证,疑点甚多。第一、病程很长,前后拖了3年多。第二、就诊的医院均检查不出病理变化。邹氏从病史上了解到病员3年前因感冒即自购治感冒之成药内服,初步断第三卷399定为发汗太多所致。推论后来在医院的治疗,在3年时间里,可能双管齐下,一方面服治感冒的药,一方面用抗生素之类的药物以抗感染,所以进一步削弱了患者的正气,使整个身体卫外的阳气降低,脏腑功能减弱,从每抽一次血则怯冷更甚,汗出更多,病情逐日加重的病情变化即可证明。第三、所幸者病人素体尚无大病,只是全身功能降低,无器质变化,所以检查不出病变来。本病尽管病程很长,反复很多,但仍为表证发汗太多,腠理疏松,汗液遂随标悍滑疾之卫气而出,卫外之阳气伤则畏寒怯冷,精神不振,汗出多则阴血亦亏虚,故有烦热而渴之象。太阳病而脉沉弱,则由太阳转入少阴,所以用仲景桂枝加附子汤。但气血亏损,脾胃虚衰,腠理疏松,表气不固,所以又加当归、黄芪补气血;白术、砂仁、楂肉、陈皮、生谷麦芽健运脾胃,使化源充足,精气乃能恢复;枣皮、枣仁敛阴安神,佐白芍以固表气,共奏扶正祛邪,实卫固表以止“漏汗”之功,10剂乃见显效。以此病之特点,最后仍以补后天之本脾胃,佐以养血敛阴以收全功。

二、动风证案陶某某,女,12岁。1993年12月5日初诊。今年下学期开学以来,小学班主任经常向家长联系,说该生经常在课堂上作怪动作,如手舞足蹈,或向老师和同学歪嘴做怪像。家长询问学生,学生说是无意的,最后才了解到她无法自己控制自己。经常闹头痛,偏在左侧,晚上足常晾出被外。经某医院诊断,才知患了“舞蹈病”,服药数月无效,好动之证日渐增加,乃向邹氏求治。邹氏曾多次治愈本病,见除有好动之症状外,常流鼻血,皮肤粗糙,舌质红有瘀斑,脉涩而细数。诊断为血瘀动风,内有郁热,当活血化瘀佐以止血之品,兼清在里之郁热,服散剂一至二料,乃可收功。因病人既有瘀血,又常衄血,必兼而治之,方无留弊。

处方:白芍60克、广三七15克、生大黄10克、黄芩15克、水蛭10克、土鳖虫15克、全蝎25克、蝉衣30克、山楂60克。

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克,1日3次,用夜交藤30克、白茅根30克煎汤送服。

一料而病愈,鼻衄亦止。前方去水蛭、土鳖虫、生大黄加丹参60克、鸡内金30克、隔山撬(消)30克,为末,服如上法而收功。

〔评析〕本例“舞蹈病”属中医“血瘀动风”之候。此乃瘀血滞于脑中之络,风邪内动所致。

本证血为热瘀故衄血,其他脉证皆有瘀血之象。方用水蛭、土鳖去瘀血;全蝎、蝉衣入络熄风;大黄入血分清热活瘀,并通行十二经络以逐除瘀滞;配黄芩消瘀热而引血下行;白芍、三七、山楂活血、止血、和中,久病为末缓服,所以一料而收功。

三、蚕豆黄案周某某,男,10岁。1975年4月15日初诊。新都马家乡农民之子。因过食田中嫩葫豆米而发黄疸,经新都某军医院诊断为溶血性黄疸,乃食物过敏引起,需输血2000~3000毫升以支持治疗。医院因战备无血救治,农民也负担不起这笔费用,遂求邹氏一治,死而无憾。邹氏诊之,见目黄,身黄、小便黄,腹满便秘,精神、饮食尚可,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象濡数。乃断为湿热入营,壅闭肝胆,为“蚕豆黄”证。急当清热凉营,峻利湿热之剂以抢救。

处方:茵陈120克、栀子30克、生军5克、花斑竹15克、茯苓30克、猪苓15克、泽泻10第三卷400克、通草6克、丹皮1克、赤芍15克、紫草10克、生地15克、黄连10克、黄柏15克、黄芩10克。

用赤小豆500克煎水熬以上诸药,清淡饮食调养。4剂而黄退,6剂而诸证除。

〔评析〕本案发挥了中医治法的优势,不需输血,而采取“急则治其标”之法。断为“湿热入营,壅闭肝胆”,为“蚕豆黄”证,故用大剂茵陈蒿汤加花斑竹、猪苓、茯苓、泽泻、通草、赤小豆以清利湿热,并以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燥湿,凉血四物汤清热凉营,用张子和之法,祛邪即是扶正,若落入补血养血之窠臼,病必不救。从本案的治愈,可以证明这一理论在特殊情况下,用之得当,非常有效,切不可胶柱鼓瑟,按图索骥。

医论医话

一、《发热论》节选发热这一症状,在很多疾病中都可能出现,如伤寒、温病、杂病均可出现不同形式的发热。

在未讨论发热之前,想先谈谈中医学认为热是什么?中医认为热乃人体真阳之气充周于身的表现,如天之一丸红日,在脏腑则以阳气赅之,在肤腠则以卫气范之。凡皮肤之固密,肌肉之温暖,水谷之腐熟消化,气血之运行不息,皆赖这一热力的作用。至于发热,则是人体阴阳失调所表现出的共同证状之一,外候以自觉或他觉有异于正常人之热感为特征,常与恶寒和出汗并见。但发热不一定都有体温升高的表现。《医学要诀》说:“所谓发热者,不必达体温计的标准始谓之,凡局部有热感者,亦谓之发热。”有些虚热证、疮疡之局部发热,都无体温升高现象。

造成发热原因,一是人体本身感应,一是致病因素,二者互为因果。在外感病中,六淫和戾气均可引起发热,其病机不外邪正相争,阳气亢奋而发热。根据它的性质,可分为伤寒发热、温病发热、瘟疫发热。在内伤病中,凡正气虚损或内有积滞,皆可导致发热,其病机不外阴阳偏盛偏衰。根据它的性质,又可分为阴虚发热、阳虚发热、血瘀发热、气滞发热、痰饮发热、食积发热。

在诊断上,主要运用四诊所得资料,以判断热型、热势。

1热型:中医热型分为发热、潮热、烦热、假热、往来寒热、厥热胜复等,现分述如下:发热:自觉或他觉发现身体有热感者,则称为发热。表证发热,常以身热、肤热、翕翕发热名之;里证发热,则以灼热、壮热、蒸蒸发热名之;局部发热,则称为额热、尺肤热等。

潮热:潮热不恶寒,只发热,发作有时,状若潮水,一日一发,按时而止,经常有低热,发作时则按比例增高。平旦、日晡、夜间均可发生,但在日晡发潮热者最为常见,凡朝热暮凉,夜热早凉,两颧发赤,手足心热,亦属潮热范围。

烦热:凡因心烦而热,或热不止而烦甚,五心烦热,均属本证范围。

假热:身虽有热而里寒格阳,口虽干渴必不喜冷,大便不实,小水清频,气短懒言,色暗神倦,身热脉数而按之不鼓指,面赤有微热而反得近衣,发热自汗而自任风寒,此皆热在皮肤,寒在脏腑,虚阳上浮,阴盛格阳。

第三卷401往来寒热:往来寒热是寒热来去分明,寒时自寒而不热,热时自热而不寒,此乃邪正交争于半表半里所致。若在伤寒,则为邪入少阳;若在温病,则为邪气留连三焦;若在瘟疫,则为邪伏膜原;若内伤病,则为阳盛阴虚,元气大伤;若为疟疾,则寒热往来,一日一发,不似他证之寒热往来,一日二三度或十余度发,皆发无定时。

厥热胜复:厥热胜复表现为发热与四肢厥冷相互交替出现,其厥热胜复有四种表现:一是厥热时间相等,象征阴阳已趋平衡,为病将愈之兆;二是厥冷时间多于发热的时间,表示阴盛阳衰,病情趋于恶化之象;三是发热的时间多于厥冷的时间,这是阳气来复,阴邪退避,病将向愈之兆。四是厥冷消除而发热不止,阳复太过,必有后遗之证。《伤寒论》指出:“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反汗出咽中疮,其喉为痹。”“四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2热势:热势分为微热、高热、温温发热。现述如下:微热:微热即轻度发热,或长期出现低热之证,又称小热、小有发热。

高热:高热亦称大热,发热高而明显,甚则持续不退,身热如烙,热势如火如荼。

温温发热:温温发热,有身虽热而热势却不明显,如湿温病的身热不扬,隐微而不显。

各种病证的发热,也有不同特点。在外感方面,有伤寒、温病、瘟疫的不同发热;在内伤方面,有阴虚、阳虚、血瘀、气郁、痰饮、食积的不同发热。现分条简述如下:(一)伤寒发热1太阳病,以发热与恶寒并见,恶寒特甚为特点,兼见头痛、项强、脉浮等证。

2阳明病,以但恶热不恶寒为特点。其证多见壮热不退,口大渴,脉洪大;腑证常见日晡潮热,及痞、满、燥、实之证。

3少阳病,以寒热往来为特点,兼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脉弦。

4太阴病,仅有手足自温之证,伴有脾胃病。

5少阴病,以身有微热,面赤如妆为特点,兼见但欲寐,脉微细。

6厥阴病,以厥热胜复为特点,兼见虚寒或伏热之证。

(二)温病发热1卫分证,以发热重恶寒轻为特点,兼见自汗口渴,脉象浮数之证。

2气分证,以壮热或日晡潮热为特点,夹湿则见温温发热,在少阳则见寒热往来。

3营分证,以高热不退或身热不扬为特点,兼见神昏谵语,舌绛脉数之证。

4血分证,阴虚者多夜热较甚,邪实者多尺肤热或手足心热,兼见舌色深绛,斑疹出血,心动痉厥。

(三)瘟疫发热瘟疫初起寒热齐作,来势暴急,发热则遍体炎炎,身烙如火,恶寒则战栗鼓颔,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或见斑疹白疒立口,衄如泉涌,甚则昏不知人等证。

阴虚发热,以颧颊红赤,五心烦热,潮热骨蒸为特点,兼见咳嗽盗汗,舌绛而干,脉细而数。

阳虚发热,以身有微热,面赤戴阳为特点,兼见厥冷自汗,舌质松浮,脉大无力。

血瘀发热,以发热不退,长期低热为特点,兼见水不欲咽,痛处不移,肌肤甲错,舌有瘀第三卷402点,脉涩。

气郁发热,以骨蒸潮热或往来寒热为特点,兼见胸胁满痛,烦躁易怒,舌苔白黄,脉象弦数。

食积发热,以蒸蒸发热,薄暮转甚,手足心热,额部反冷为特点,兼见嗳腐吞酸,胸满腹胀,恶闻食臭,舌苔厚,脉沉滞。

在治疗上,主张灵活运用种种治疗法,这些治疗法是发汗退热法、调和营卫退热法、清气退热法、通便退热法、催吐退热法、和解退热法、表里两解退热法、清化退热法、清营解毒退热法、舒郁退热法、祛瘀退热法、滋补退热法、消导退热法、截疟退热法等等(内容略)。

二、《治疗十法论》节选自清代程国彭《医学心悟》提出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后,医家宗之,奉为圭臬,实际八法还不能赅括各种治法和方药,所以后世生出许多枝节来,使中医的理、法、方、药不能一以贯之,究之实际,应在八法中加入镇、涩两法,合为十法,才能统帅中医的一切治法和方药,其理由如下:(一)何以要在八法中加入镇、涩两法在《医学心悟》的八法中,是将镇、涩两法归入补法之内,这是不全面的。

首先,从治疗大法的目的来讨论:补法的目的是针对全身性虚弱的证候的,诸如气血不足、脏腑亏损等。而镇法则针对神志失守、肝魂不藏、肝气上逆的证候,目的在于平镇。李时珍说:“重剂凡四:有惊则气乱,而魂气飞扬,如丧神守者;有怒则气逆,而肝火激烈,病狂善怒者,并铁粉、雄黄之类平其肝;有神不守舍,而多惊健忘,迷惑不宁者,宜朱砂、紫石英之类以镇其心;有恐则气下,精神失守,而畏人将捕之者,宜磁石、沉香之类安其肾。”涩法则专一针对人体某部之滑脱而设,症状比较单纯,如针对自汗盗汗,久泻久痢,小便自遗,精关不固,久咳不止,崩漏带下等某一病证使用收涩之法。李时珍说:“脱者散而不收,故用酸涩温平之药以敛其耗散。龙骨、牡蛎、海螵蛸、五倍子、五味子、乌梅、石榴皮、呵黎勒、罂粟壳、莲房、棕灰、赤石脂、麻黄根之类,皆涩药也。气脱兼以气药,血脱兼以血药及气药,气者,血之帅也。”其次,就本草所列镇、涩两法的药物,大多无补益作用。属镇法的药如止咳平喘的杏仁、苏子、桑皮、兜铃之类;降逆和胃的半夏、竹茹、柿蒂、杷叶之类;潜阳重镇的龙骨、朱砂、磁石、铁落之类;平肝熄风的羚羊角、白蒺藜、钩藤、全蝎之类;摄纳浮阳的黑铅、代赭石之类;止痛的降香、玄胡之类,本身都没有补益作用。有人提出朱砂安神丸既有重镇安神作用,又有补阴益血作用,然补阴益血是因本方配有当归、生地等药之故,朱砂在本方中仍只有重镇安神作用,这可以说本方是镇法与补法同用的方剂。李时珍认为很多重镇之品都“性带阴毒,不可多服”,就更谈不上对人体有补的效益了。属涩法的药物如敛汗固表的麻黄根、煅牡蛎之类;敛肺固涩的罂粟壳、呵黎勒之类;涩肠固脱的赤石脂、禹余粮之类;收敛固遗的金樱子、侧柏叶之类,本身都没有补益作用。有人说桃花汤用赤石脂,不是既有涩肠固脱之功,又有温补和中之效,不知桃花汤中配有干姜温中,粳米和胃之故,而赤石脂对全身根本没有补益作用。

由此可见,在治疗中不加入镇、涩两法,只有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确实不能完全赅括各种治法和方药。

第三卷403(二)从《内经》理论到方药教材不加镇、涩两法均难赅括镇、涩两法在《内经》中就明确提出来了。《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惊者平之,散者收之。”平,就是镇法的意思;收,就是涩法的意思。《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悍者,按而收之。”悍的病证,在此包括肝阳上亢、肝风惊厥、心无所倚、神无所定,这些病证都需平镇,这就是“按”的意思。又泻痢不止、多汗多尿、失血崩带诸证,亦属悍的病证,则需要用涩法,这就是“收”的意思。北齐徐之才的十剂,也明确提出了镇法和涩法,如说:“重可镇怯,磁石、铁粉之类是也。”“涩可固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再从今日中医大专院校中药学、方剂学来看,若按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来归类,就有好多类别都无法归纳进去,致使法、方、药在理论上脱节,若加入镇、涩两法合为10个大法去归类,则中药、方剂的全部细目都归纳进去了。现将中药学、方剂学的项目,列表说明如下:治疗十法归类方药表治法药物分类方剂分类汗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吐涌吐药实证涌吐剂、虚证涌吐剂下寒下药、温下药、缓下药、峻下药寒下剂、温下剂、缓下剂、峻下剂和和解剂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调和肠胃剂透达膜原剂、表里两解剂、寒热并用剂攻补兼施剂温温里祛寒药、温中回阳药、苦温燥湿药芳香行气药、芳香开窍药、芳香化湿药摄纳浮阳药温里回阳剂、燥湿化浊剂、芳香行气剂芳香化湿剂、芳香开窍剂、摄纳浮阳剂清清热祛暑药、清热燥湿药、清热泻火药清热解毒药、清心开窍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生津药、清虚热药清热祛暑剂、清热燥湿剂、清热泻火剂清热解毒剂、清火开窍剂、清营凉血剂清脏腑热、清虚热消祛风除湿药、利水渗湿药、温化痰涎药清化痰涎药、消痞化积药、咸寒软坚药消食导滞药、驱虫药抗癌药、外用药祛风除湿剂、利水渗湿剂、温化痰涎剂清化痰涎剂、消痞散积剂、咸寒软坚剂消食导滞剂、活血化瘀剂、驱虫剂抗癌剂、外用方剂、燥湿化痰剂润燥化痰剂、祛风化痰剂、涤饮化痰剂利水通淋剂、利水退黄剂、清热利湿剂补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补气剂、补血剂、滋阴剂、补阳剂镇止咳平喘药、降逆和胃药、重镇潜阳药止痛药、平肝熄风药、重镇安神药止咳平喘剂、降逆和胃剂、重镇潜阳剂止痛剂、平肝熄风剂、重镇安神剂涩敛汗固表药、敛肺止咳药、涩肠固脱药止遗涩带药、收敛止血药敛汗固表剂、敛肺止咳剂、涩肠固脱剂止遗涩带剂、收敛止血剂从上表可以说明,如果不设立镇法,中药学和方剂学中的止咳平喘、重镇安神、降逆和胃、第三卷404平肝息风、止痛等中药和方剂的项目,都难以归入八法中的哪一法,只好分别归入清法、温法及其他法。如果不设立涩法,中药学和方剂学中的敛汗固表、涩肠固脱、收敛止血、敛肺止咳、止遗涩带等中药和方剂的项目,也不知应恰当地归入八法中的哪一法为妥。由此可见,要使中医理、法、方、药一贯,就必须在治疗八法中加入镇、涩两法,形成治疗十法。否则,这个完整的体系便发生严重脱节,以致提出的法越多而越见纷繁,有如无制之师。

(三)从医易相通之理看治疗十法的依据治疗十法不仅在《内经》中有详细论述,在《易经》中也合于河图之数理。河图恰为十数,易学家蔡福裔老先生已在《河洛考》一书中,将治疗十法列入“河图公式”,现列表说明如下:河图十数与治疗十法结合表五脏五行五方五气五时五化五动十数十法肾水北寒冬藏沉1下6消心火南暑夏长浮2清7吐肝木东风春生升3汗8温肺金西燥秋收降4涩9镇脾土中央湿长夏化平5和10补说明:(1)本表河图十数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按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之法,河图十数则从数理上表示出阴阳五行的相互融合。

(2)河图十数,显示了阴阳合五行,结合脏腑,则表示五脏各有阴阳变化,从而以五脏、五行配五方、五时、五气、五化、五动等等,在治疗则以河图十数配汗、下、温、清、吐、和、消、补、镇、涩十法。

(3)河图1、6两数何以配下法、消法?因肾合北方水,北方居下,又肾司二便。下法有从大便下邪之义,消指内消,最后从二便排除之的意思。下法直通于外,故取阳数1配之;消以内消为主,故取阴数6配之。

河图2、7两数何以配清法、吐法?因心合南方火,火热之极则为暑。南方居上,心属火,其气为暑。吐有在上者越之之义,故配阳数7;清者清其火热暑邪于内之象,故取阴数2。

河图3、8两数何以配汗法、温法?因肝合风木,主春天,其气温。外风袭表,则当汗以祛之外出,故以汗法配阳数3;春之气温,温者温于里,如寒者温之,又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故以温法配阴数8。

河图4、9两数何以配涩法、镇法?因肺金之气收敛、肃降。肃降乃镇法之象,镇于上而使之下沉,故配以阳数9;收敛乃涩法之象,涩乃收敛固涩于里,故配以阴数4。

河图5、10两数何以配和法、补法?因脾土居中央而布四旁,为后天之本,其气可以调节肝第三卷405心肺肾四脏,故以河图之阳数5配和法以和四脏;补法以补中为主,东垣有《脾胃论》,因先天也靠后天供养,故以阴数10配补法以补中益气。

综上所述,治疗大法须在八法的基础上加入镇、涩两法,合为治疗十法,乃能统帅诸法及方药。这一理论,在医学和易学方面都有充分的依据,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中医界的注意。

经验方

一、消瘰丸

组成:蜈蚣10条、全蝎30克、甲珠30克、浙贝30克、紫花地丁30克、重楼30克、牡蛎30克、伸筋草30克、黄芪60克、海藻60克、夏枯草60克、地龙15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玉竹15克。

剂型:共为细末,作蜜丸。

服法:每服3~6克,1日2~3次,开水吞服。

适应证:主治各型瘰疬(淋巴结核),长期不能治愈之证,一般一至两料,即可收到治疗效果。

二、清咽润肺汤

组成:玄参10克、枯芩10克、石斛10克、矮地茶15克、炙枇杷叶15克、藏青果6克、胖大海6克、麦冬15克、白芍15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炙甘草6克。

剂型:一般服汤剂,慢性者可改丸剂。

服法:汤剂用水煎服,2日1剂;丸剂宜将剂量加大10倍,改炙甘草为生甘草,为末作蜜丸,每服3~6克,1日3次,吞服或噙化。

适应证:主治阴虚喉痹(慢性咽喉炎之类),经常喉痛咽肿,声音嘶哑,或职业性咽喉疾患等。

三、换骨丹

组成:硼砂60克、硫磺30克、朱砂30克、白矾30克、火硝8克、青盐8克、鹿茸粉30克、广三七粉15克。

剂型:粉剂。将前六味研末入铁锅内,碗盖密闭,盐泥封闭,用河砂保护碗,文火烧半小时,启开碗,用锅底融合之物为末,再加入后二味混匀,玻璃瓶或磁瓶密闭。

服法:每服0.5~1克,1日2~3次,开水或黄酒冲服。

适应证:主治骨质增生、骨结核、骨髓炎,凡属中医骨节之病均有疗效。

(李明富编)第三卷4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