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高古玉器乃用虎作造型或雕虎纹,不让龙、鸟和螭专美。如《周礼.大宗伯》有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琥的形状,是用玉琢成虎形。
我国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高古玉器乃用虎作造型或雕虎纹,不让龙、鸟和螭专美。如《周礼.大宗伯》有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白琥礼西方。”琥的形状,是用玉琢成虎形。
战国时期,圆雕的虎远不及虎纹玉佩之数量。前者以殷商器较多见(存于博物馆者),坊间真古者难寻,万中无一。虎纹佩有全身虎形,侧面板状体;多仅琢二虎足,亦有仅琢虎头。另有作璜形(如天虹形)的板状体,穿系孔,称为虎纹璜形佩。
例如附图的虎形佩饰(拓片),乃战国较后期琢的典型玉虎(藏于佛里尔博物馆)。其独特之处不但虎身几乎布满谷纹,而且其前肢上半截是用阴线雕出一只大步走的古代长尾鸟。以笔者所见我国古文物中,这种长尾鸟的造型酷肖战国时楚国精制漆器上的鸟图案。这类虎形玉佩,也有厌胜之意。殷商虎纹璜形佩的弧度不及战国器大,但皆无拘滞之态。
战国玉器上的谷纹,多琢于玉璧,谷粒肖小漩涡,排列紧密,有尖硬扎手之感。这种谷璧最初在战国长沙地区的楚文化出现。附图玉虎既然琢谷纹,长尾鸟纹亦似楚文物漆器者,应属楚国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