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2鱼鹰式倾转旋翼机(英语:V-22 Osprey)是由美国贝尔公司和波音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一款倾转旋翼机,倾转旋翼机具备直升机的能垂直升降能力及固定翼螺旋桨飞机较高速、航程较远及耗油量较低的优点。V-22设计基于贝尔负责的实验机XV-15,早于80年代开始研发,于2007年开始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服役,取代CH-46 海骑士直升机作拯救及作战任务,2009年,美国空军也开始配备。 ![]() ![]() ![]() V-22在机翼两端各有一可变向的旋翼推进装置,各包含劳斯莱斯T406 (AE 1107C-Liberty) 涡轮轴发动机及由三片桨叶所组成的旋翼,整个推进装置可以绕机翼轴由朝上与朝前之间转动变向,并能固定在所需方向,因此能产生向上的升力或向前的推力。这转换过程一般在十几秒钟内完成。 当V-22推进装置垂直向上,产生升力,便可像直升机垂直起飞、降落或悬停,其操纵系统可改变旋翼上升力的大小和旋翼升力倾斜的方向,以使飞机保持或改变飞行状态。 在起飞之后,推进装置可转到水平位置产生向前的推力,像固定翼螺旋桨飞机一样依靠机翼产生升力飞行。这时以主翼后缘的两对副翼可保证飞机的横向操纵,铰接在端板式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和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可以依靠舵机改变飞行方向和飞行高度。由于旋翼直径大,在地面将推进装置转到水平位置会使旋翼会碰到地面,所以V-22不能像飞机一样在跑道滑行升降。为此,V-22另一升降模式为短距起降(STOL,Short Take-Off and Landing),推进装置会转至前向45°,同时产生升力及向前推力,使机身在跑上滑行,主翼产生的升力,加上旋翼的升力使V-22在滑行短距离后能起飞,同样方式也能用于降落。此模式之好处在于较垂直起降节省燃料。在直升机模式下,因为主翼挡住了部份旋翼的气流,相比Tiltwing设计损失了10%的升力,但却有更佳的短场升降性能。 机身有超过43%为复合材料制造,包括旋翼。为减少被运载时所需空间,整主翼可以转动90°,变成与机身平行,三叶旋翼也能转动重叠在一地。整个收纳过程只需90秒。两具劳斯莱斯Rolls-Royce T406引擎以转轴及齿轮箱连动,因此即使其中一个失去动力,另一个也能让整架机继飞行。 大部份V-22的任务有超过70%时间以定翼机模式飞行,定翼机飞行模式有比直升机更高的飞行高度,让V-22有更远的航程,更快的飞行速度,也方便了通讯。 ![]() ![]() ![]() 2005年10月,MV-22“鱼鹰”项目被批准进入全速生产阶段,将于2007年形成初始战斗力。美国海军陆战队于2000年开始,训练V-22的飞行员,并在2007年派出,将用于补充且最后将取代CH-46海上骑士。美国空军在2009年开始引进V-22。自进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空军,V-22已被部署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用于战斗及救援行动。 2011年2月18日,海军陆战队指挥官James Amos表示, 美国海军陆战队部署到阿富汗的MV-22飞行超过10万小时,并指出MV-22已成为最安全或接近最安全的飞机[4]。MV-22在过去十年每飞行小时的事故发生率大约只有美国海军陆战队飞行机队平均事故发生率的一半。V-22已成为海军陆战队中事故发生率最低的旋翼机。 ![]() ![]() 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共装备110架V-22。 美国 美国空军装备13架CV-22。 第8特战中队(驻扎佛罗里达州) 第71特战大队(驻扎新墨西哥州柯特兰空军基地) 第20特战大队(驻扎新墨西哥州坎农空军基地)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97架MV-22。 VMM-161 VMM-162 VMM-163 VMM-165 VMM-166 VMM-261 VMM-263 VMM-264 VMM-266 VMM-365 VMM-561 VMMT-204 - 训练中队 VMX-22 - 陆战队旋翼机适用性试验和评估中队 ![]() ![]() 基本信息 乘员: 2 人 载客量: 24 人(座位),32 人(最大载员)或15,000 磅物资 长度: 57 尺 4 寸(17.5 米) 旋翼直径: 38 尺 0 寸(11.6 米) Wingspan: 46 尺(14 米); 84 尺 7 寸(连旋转翼)) 高度: 22 尺 1 寸(旋转翼垂直)(17 尺 11 寸/5.5 米) 旋翼面积: 2,268 平方尺(212 平方米) Wing area: 301.4 平方尺(28 平方米)) 空重: 33,140 磅(15,032 公斤) 载重: 47,500 磅(21,500 公斤) 最大起飞重量: 60,500 磅(27,400 公斤) 发动机: 2×劳斯莱斯T406 (AE 1107C-Liberty) 涡轮轴发动机,每个 6,150 匹(4,590 千瓦) ![]() ![]() 性能 最高速度: 275 节 (316 英里/小时,509 公里/小时) 巡航速度: 214 节(246 英里/小时,396 公里/小时)(水面) 战斗半径: 370 nmi(430 mi, 690 公里) 转场距离: 2,417 nm(2,781 mi, 4,476 公里) 航程: 879 nmi(1,011 mi, 1,627 公里) 实用升限: 26,000 尺(7,925 米) 爬升率: 2,320 尺/分(11.8 米/秒) 旋翼负荷: 20.9 磅/平方尺 @ 47,500 磅 GW(102.23 公斤/平方米) 推重比: 0.259 匹/磅(427 W/公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