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现向本色语文的华丽转身

 十八小子 2012-09-14

实现向本色语文的华丽转身

――安徽省第五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福雷

 

老师们,下午好!

这几天,我们听到的最多的一节课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我们五次和德国人一起看到了花的脊梁。而此刻,我看到的是我们安徽省小语教育事业的脊梁,那就是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家不辞劳苦奔赴会场,不避困顿坚守三天,特别是在听课之后还坚持听评课、总结,其情可嘉,令人钦佩!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受大会委托,由我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发言。二天前,我们在这里进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接着欣赏了19位小学语文青年才俊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聆听了三位专家高水平的教学点评,马上我们还要进行本次比赛的颁奖仪式。

本次活动是对我省多年来小语课程改革成果的检阅,是对青年骨干教师素养的集中展示,它将成为我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19节课,19朵花,19朵小语之花,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应该说这些课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突显了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遵循了语文教学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更加注重学生的学。因为教师舍得给时间,我们听到了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因为舍得给学生写,我们欣赏到了学生智慧的表达。

2、更加注重想象、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抓住文本的空白点,把形象、画面、文字有机结合理解感悟。

3、更加注重方法的习得。方法意识在有的课中尤其突显,从方法的引入、呈现、运用到成果展示等过程让学生学语有法,学文得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更加注重在语境中识字学词。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随文识字。

5、更加注重写字教学目标的落实。19节课几乎课课练字,节节体现,同时做到有指导、有示范、有练习、有展示。

但同时也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共9个方面,姑且叫做语文教学九思:

1、能不能让教学语言更有魅力?教学语言有6种基本形式,一是连接性语言,它需要做到简洁、准确;二是启思性语言,它需要做到睿智;三是煽情性语言,它需要做到有温度;四是积累性语言,它需要做到有文采;五是造境性语言,它需要做到形象;六是激励性语言,它需要做到贴切。

2、能不能让学生再试一次?我们看到有的课堂上,学生出错或表现平平时,就制止了学生的表现,没有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其实学生的能力提升,兴趣发展也就此止步了。

3、能不能让协作学习落到实处?曾听过香港老师上的课,觉得他们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成熟,在我们的课堂上几乎没有协作学习,没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因此学习的面小了,效率低了。

4、能不能让更多的学生经历训练的过程?如:中年级要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我们看到只有部分学生得到了展示,大部分学生只是听众,这是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反复说方能达到目标。

5、能不能更多地尊重文本本身的逻辑。有的老师想在课堂上展示精彩的文本分析,所以把文本中后面的部分前置,作为教学内容。其实,文本起承转合,逻辑严密,虽不能就一定不能变序而教,但至少也应慎重地处置,尽可能地尊重文本本身的逻辑。

6、能不能更多地将课堂生成资源用好用足?课堂上的意外是教育的契机,学生表达的精彩之笔亦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当学生智慧而个性化的表达出现在课堂上时,教师没有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提升,实在遗憾。

7、能不能让语文意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无论是媒体呈现、想象、表演、讨论或是质疑,如果没有以语文为归依,就是没有意义的。

8、能不能实现语文训练的层次性、连续性和实效性?比如朗读,它应该是从激发到方法引导,到示范引领,到练习、展示和评价,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逐层推进。

9、能不能抓住课时特点设定教学目标。本次展示的都是第一课时的教学,大部分课都能体现课时特点,但在落实中尚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认好字、理解好词语和提炼文本内容等方面深入不够。

老师们,我们每个语文人可能都有这样一种感叹:教语文难,教好语文更难。特别是如今的母语教育又陷入尴尬的境地。君不见,英语教育铺天盖地,势不可当,君不见母语教育却退避三舍,门庭冷落。英语的强势已经发展到了极致。此时,我们就能理解法国前总统萨科齐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呼喊――“保卫法语”。我想,作为母语教育的实施者,我们应该有了新的历史使命――“保卫汉语”。

要使母语教育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发展,就必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成效,在理想课堂的追寻中获得学生语文素养大面积、整体地提升。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讲6个方面的思考:

(一)、明确方向,和“非语文”教学说再见

著名教育家顾黄初教授说:把语文还给语文。吴忠豪教授提出,语文教学要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转变。崔峦先生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指出,就阅读教学来说,主要有这样一些问题:教学目标虚化,教学内容泛化,教学作用弱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泛语文、非语文倾向比较严重,语文课改进入“高原期”。虽过去8年了,但崔老师所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仍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2011年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上,与会特级教师展开了“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得与失”的研讨,他们认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教学目标不明,年段不清,教学理念太多,内容拓展无度,淡化了语言训练,削弱了基础,学生整体水平有所下降。一言以蔽之:是语文课忽视了语言的习得。

老师们,曾几何时,我们看到了泪光盈盈的课,掌声频频的课,笑声阵阵的课,这一切令我们心潮澎湃,不能自持,难道这样的课就一定是好课吗?有的教师感叹:名家精彩课堂落幕之后却是当班教师几节课的补课方能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因此,当我们置身于催泪式的教学场中时,沉浸于美仑美奂的课堂情境时,不妨来一点冷思考:这是语文课吗?是在教语文吗?学生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了吗?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就是教师语文教学之道,就是学生言语习得之道。我们不要那种“得意而忘言”的绚烂,我们要走出名师膜拜心理下的非理性教学模式化。我们要以语文的姿态走进名师的课堂,向他们学习真正的精髓,那就是:丰厚的文化底蕴、灵动的教育智慧和对生命的一片真诚,对语文的一份迷恋。

(二)、厘清概念,明晰语文教学教什么

一要厘清四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全国小语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先云先生提出语文教学要厘清概念,加强研究。他说,从语文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来看,主要有四种课程形态,即:标准课程、文本课程、实施课程和实验课程。而这些需要我们一一明晰,认真落实。

二要厘清“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是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价值观等要素。教材内容是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课程内容是指“教什么”。教材内容是指“用什么来教”。现代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心中装着课程,手中用着教材,脑中想着学情,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纵横捭阖,随心所欲而不愈矩。

三要厘清“原生价值”与“教学价值”――教材中的选文是语文教学的“例子”,其“原生价值”不能等同于“教学价值”,我们要以读者的身份把文本当作文学作品去读,更要以教者的姿态把文本当作教本去读,还要以学生的视角把文本当作学本去读,这样方能提炼出文本的语文教学价值。其价值元素是多元的,立体的,综合的,我们要小心所谓“阅读本位”、“写作本位”之说对我们的误导,依托于教材文本带领学生在多方面的语言实践中提高素养。

四要厘清“目标起点”与“学习起点”――前者是对教学目标的规定和预设,后者是学习者真实存在的认知状态和水平,如果没有关照到二者之间的联系,就会在学生已知的知识和能力区内重复用力,既费时,又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要走出零起点,走出高起点,走出同起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课程的目标起点设定不同学习群体的教学起点。

(三)、尊重学生,对每一个生命负责

1、走出强势,给予空间

尊重学生不仅仅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心理成长规律,更是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权利。我们有的语文老师可谓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但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收效还是甚微。当老师以指导的名义控制课堂,讲述知识时,实际上让学生失去了作为学习主体应有的学习时间,学习过程和言说表达的权利。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师就是农夫。是的,我们所做的就是适时地耕种,适时地浇水,剩下便是守望。因为成长是儿童自己的事情,我们无法替代。

尊重学生就是要少一些控制,多一些空间。一个经典的实验是,把青蛙放在一个瓶子里,它很容易就跳出来了。而当给它加上盖以后,青蛙跳了很多次也跳不出来。最后,把盖子去掉,青蛙竟跳不出来了。作为教师,不能给学生情感加盖,思维加盖,而是要给他一个适宜的高度,使其在最近发展区努力达成目标。教师要从教学的强势中走下来,由强变弱,适度示弱,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走向强势。

2、理性减负,加减适宜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做的是减法,但减去的是不必要的环节,非语文的活动,价值不高的训练。我们的课堂上,不是时间不够用,不是教学内容多,而是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太少,有意义的习语学文的过程太少,应减去的要毫不留情,但该加上的也应毫不犹豫。语文课分量太轻,收获甚微,加法应体现在:阅读数量增加,训练时间延长,思维密度加大,学习效率提高。积累要有一定的数量,思维要有一定的份量,情感要有一定的当量,训练要有一定的质量。诚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紧张的思想劳动。

学生在课堂上听到的多是复现性的学习任务,翻翻书即找到答案,有时不用翻书,随口便能报出答案,其思维含量几何?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也仅仅是要求学生泛泛而读,大知其意,说说演演笑笑,最后归于一统的价值观,其思想与语言的发展又如何?高年级语文教学低龄化,幼稚化,低年级语文教学高龄化,拔高化。该增的负没有增,该减的负没有减。错位的减负,无章的训练,质量不高应是自然。

3、关注学生,因学定教

本次大赛对每位选手都是一种历练,不仅是对教学专业素养,心理素质,更是对秉承的教育理念的考验。在这样强手如林的赛场上能否还能关注学生,还能因学定教,还能顺学而导呢?当然,比赛岂能没有功利,对结果有想法我完全理解,因为13年前,我也是这个舞台上的一名选手。但要真的做到淡定应战,关注学生,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心安放在课堂上,把情安放在学生的心中。

海德格尔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让学”。(谦让的“让”,让位的“让”)王尚文先生说,“让学”可以分成二个层次:一个是“让热爱”,一个是“让实践”。关注学生就要关注到每个角落的学生,关注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关注到难以进入我们视野的学生,他们可能比那些学习的佼佼者更需要老师温情地一瞥。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不是什么办学特色,不是教育创新之举,它是教育应有之义。

(四)、回归语文,追寻教学效果最大化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李海林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从“语言知识教学”走向“语言功能教学”。语文教学不是培养“谈论语文的人”,而是培养“使用语言的人”。老师们,语文教育乃千秋功业,但落点却在一字一句的品读中,在一笔一画的滑动中,在一篇一章的翻阅中。语文,还是语文,只有用语文的方式方能解决语文的问题,只有在言语的行走与欣赏中方能求得语文的真经,练就语文的骨力。

1、让写好中国字成为我们的信念

汉字承载着民族文化,体现着国人精神,散发着高贵的文化气质。写好中国字是做好中国人的重要方面。

本次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突出了写字的重要性,在每个学段都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并且要求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从我们经验来看,越是重视和强调的事情,越是弱化和边缘化的事情。去年教育部要求在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书法教育,但落实的情况堪忧。

之所以写字教学“弱”是因为,很多语文教师写不好汉字,不临帖,不练字,书写起来战战兢兢,指导起来捉襟见肘。再者,市场上习字范本良莠不齐,教育主管部门又没有上乘的习字范本可供选用。最重要的是写字未列入课程,没有课时的保证,没有对应的课程地位,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机制保障。书法源于中国,但却远不及日本继承发展得好。真担心哪一天因国人写不好字,使得汉字成为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别的国家抢注。那时,我们真的要失去民族的根,成为历史的罪人。

2、让人文渗透与语言习得自然而然

说到人文性,真的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得之,往往是“得意而忘言”;失之,往往是“得言而忘意”,语文之趣、之美尽失。我们应有的态度应该是:在人文意境中学语文,在语言环境中学语文,在生活情境中学语文,让语言习得的过程变得自然而然。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及文本内容孤立地,静态地学习言语形式,把有情有趣的语言肢解成枯燥乏味的训练片断和方法概念。

3、让学生成为思维的主人

管子曾说:“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唯有入其中,居其中,反复斟酌,品评把玩,方得学习之真谛。这样的过程是智慧的历险,是思想的漫步,是情绪的舞蹈,体验思考的过程是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但我们的学生真的在思考吗?是在思考真的问题吗?

这里有一个引人深思的笑话,在一个国际夏令营里,老师让孩子们讨论一个问题,题目是:世界粮食匮乏问题。孩子们都不明白这个题目,但原因不同。美国孩子问:“什么是世界?”他太狂了,美国就是一切,不知道美国之外还有世界。非洲孩子问:“什么是粮食?”他太穷了,没有见过粮食。欧洲孩子问:“什么是匮乏?”他太富了,不知道有匮乏这种事。中国孩子问什么呢?――“什么是问题?”这是讽刺中国孩子没有好奇心,不会思考。虽有些夸张,但我们很悲哀地看到事实基本如此。

不是我们的学生真的没有问题,不愿意思考,而是少有这样的空间和权利。我们很多语文课堂上的学是被动地学,问是被教师问。孩子们长期地被学习,被阅读,被提问,被理解,最后还有多少愿意再问了呢?

现在,有的老师从过去的一讲到底的串讲式教学转变为一问到底的串问式教学。有专家统计过,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一堂课竟问了120多个问题。老师的十万个为什么于学生是一种剥夺,是一种伤害。

如何走出串问式教学的诟病呢?

一是给学生质疑的权利。学生不是没有问题,为何我们看到的课堂都如此顺利,如此安全,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会集体失声,观点一致,就是没有给学生发问的权利,原本有问题的聪明的学生看清了这一形势,便也佯装无问而退出问的舞台。

二是精心设计问题链。问题后面的问题应该是延伸,或是深入,或是激发,如果把课堂上所有问题单列出来的话,它们之间应该是整体的、系统的和富有逻辑性的。

三是将问题转化为话题。支玉恒老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让学生猜老师读过此文之后心中想问的问题,并打赌:“如果猜出我的这个问题,我就退场。”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掌握的天体知识说了很多可能的问题。最后老师揭开谜底:我要问的问题是――“读了这篇课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你心里是哪一种滋味?”接着,老师围绕滋味展开文本的阅读、讨论。学生体会到读美丽的地球时的甜味;读地球遭到人类破坏时心中的苦味……

4、让美文朗读无处不在

朗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毋庸质疑,一个热爱朗读的孩子语感想不好都难。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朗读仅限于课内,能否建立朗读兴趣小组或社团?能否在校园里推行每天10分钟配乐朗读欣赏,让此刻的校园浸润在美文、美乐、美声营造的语文艺术的天地?能否教师们行动起来,每天和学生开展师生共诵活动?教师的范读是最微妙的指导,教师的范读是最美妙的声音。读好课文,为学生深情地读好美文,是教学之需,亦是母语教育责任之所系。

5、让语言感悟落到实处

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学要重锤敲打关键词句。正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重点词语的感悟远胜过“一日看尽长安花”式的简单阅读。我们的老师应有一双慧眼,将文本中的感悟点逐一梳理,并锁定目标,“重锤敲打”。这样的语文教学必会以少胜多,举一反三。今日含英咀华,明日便能出口成章。

6、让语言积累常态化

我非常赞同张庆老师的观点:学理如筑塔,学文如积沙。语言积累如天空布云,当语感和语料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下雨,而且不知道哪片云彩会下雨。需要指出的是,要力避功利性的积累。积累是情感、语感、文化和语言的沉淀,今天积累的未必明天就能用,它有个同化,吸收和苏醒的过程。海量地阅读,常态化地积累,功莫大矣!

7、让形式的奥秘为儿童敞开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和形式的就是需要教的,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秘密。王尚文教授在《言语形式四题》中说到:我们人类有能力开出一条巴拿马运河,把美洲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却没有方法把一篇言语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给分割开来。两者天然地统一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能没有谁。

要加强学法的专项研究,学法研究的发轫期1985-1991年,繁荣期1992-2001年,而2002年至今却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其实,有很多研究成果需要我们借鉴、改造和利用,白金声: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序列,潘自由17项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王昌桃、刘云生的小学阅读学法指导课型等。

现在的主题单元组元的教材编排方式更有利于渗透文人教育,有利于同类文本的比较阅读,更有利于文本的拓展和积累,但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因为我们要看到隐藏在文本之后的学法和能力训练目标序列。建议老师们能对以学法与能力目标组元的方式作一些研究和探索,把学生应掌握的学习方法、语文能力训练目标作个全面的梳理,形成序列,并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当中。

在学法的教学运用中需要指出的是,语文教学要树立方法意识,但这个法是随着阅读的过程而自然生成的法,将所谓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作为标签展示给学生和观众,那不是高明的。

(五)、“保卫阅读”,在文化的时空安放童年

世界上读书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每人每年平均读55本书,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族。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地铁站里,看到的不是喧哗的表情,而是利用等车时的片刻时间翻阅名著的市民。而我们国家的读书现状却不容乐观,每年读上几本便算是刻苦的,不读书的大有人在。不读书,我们的灵魂难以得到安顿;不读书,我们的教学难以焕发灵性。与一位经常出国的业外人事交流时得知,在外国人眼中,中国是最重视教育,却又最不懂得教育的。其中很大一个方面就是,让孩子在读书的黄金时间,做题、应试。我觉得,我们应该像爱护生命一样共同来“保卫阅读”,因为“保卫阅读”就是保卫儿童的幸福生活,就是保卫民族的精神家园。

建议大家都读一读当代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书《周国平论教育》。他认为,学生语文素养要提高,最重要的二个习惯就是阅读和写日记。但他强调阅读不等于训练,更不是为了训练。他的文章经常被用作范文,他写的《面对苦难》一文作为阅读分析题出现在试卷上,一个中学生拿来考他。他却不知如何答,只好蒙,结果几乎不及格。他说,由此可见,这种有所谓标准答案的测试题是多么荒谬。

因此,我们要走出功利性地阅读,走出应试为旨归的阅读,要努力在书本世界和儿童世界之间架设桥梁,真正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建立学校读书节,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推行睡前阅读半小时工程,让学生枕着书香入眠,伴着文化入梦。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像漫步一样自由,让学生非功利性地读,纯净地读,纯粹地读,淳美地读。让学生在读中保持灵性,培植旨趣,萌发愿景,丰富童年。

(六)、加强研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1、教学模式待推广

很长一段时间,“教学模式”坐上了被告席,千夫所指,“罪大恶极”。似乎我们很多僵化的教学方式,机械的训练手段都是“教学模式”惹的祸。诚然,我们反对语文教学模式化,但我以为,我们现在还没有资格谈论“模式化”的问题,因为我们对语文教学的几种基本模式还知之甚少,用之甚少,推广得更是有限。我们自己研发的本土教学模式还不够多,影响不够大。如此,又怎会有模式到了“化”的问题呢?江苏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验,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的童话体作文和“素描”作文教学实验,内蒙古的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黑龙江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山东烟台的小学语文“双轨”教学整体改革实验……这些宝贵的经验,研究的成果我们借鉴过吗?

可喜的是在我省已经有人作了这样的探索,自育自学模式,先学后教模式,自主探究模式,学案指导模式,案例教学模式,辩论式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模式等等,我们期待有更多的教学模式诞生,也期待我们正在研究实践中的模式能推广到更广的层面,取得更大的影响。

我们还应加强不同课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在语文教学研究中,阅读教学研究首当其冲,趋之若鹜,但其他课型的研究却没有太多的成功教学模式,最终竟边缘化了。如:略读课,口语交际课,课外阅读指导课(绘本阅读、班级读书会),习作指导课,综合性学习等,少有问津,成果乏陈。在这些研究中,我们大有可为,也必有可为。

2、教研方式待创新

随着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需要一种平等、协商、对话的工作氛围,需要一种着眼于问题的研究心态,需要一种学术性的研究平台,说真话,谈真的问题,发表真的见解,获得真的成果。

一味的赞歌式的研讨也需要转身,一味批评式的研讨更需要止步。富有实效的诊断式、辩论式、沙龙式、追问式研讨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一味地以教师教学行为为主要评价方向的研讨是片面的,把学生学习过程、能效作为主要评价方向的研讨才是全面的,有用的。据说,日本的教学专家听课的位置是在讲台旁边,面对着学生,他们关注的不是教师精彩的呈现,而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学生立场的评价是对课的尊重,对理的尊重,亦是对学习主体――儿童的尊重。从儿童立场出发,走向理解儿童,走向研究儿童,最终才可能科学施教,尊重儿童。

3、专业水平待提升

(1)语文教师需要一颗童心――李吉林老师说自己是:长大的儿童。唯此才能推已及人,感同身受,想儿童之所想,急儿童之所急;唯此才能从儿童的视角,客观、恰切地作科学设计、适度引导,最终通达目标;唯此才能将语文教学变成一个如春阳般灿烂、温暖的事业,将激情一直燃烧下去。如果对语文没有感情,那尽快换学科;如果对儿童没有感情,那尽快换职业。否则,我们会很痛苦,学生也会因为我们的痛苦而痛苦。

(2)语文教师需要一个准绳――语文课程标准。我们要通过学习,明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依旧秉承的理念,在实验版基础上作的完善和补充的内容,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作用,重视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关注“民族与现代的统一”。增加学习内容,如:“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提高现代公民应具备的读图,读数据、表格、符号、说明书、广告、地图、任证单等非连续文本能力。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落实是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3)语文教师需要一种精神――创新。国学大师陈寅恪讲课在清华大学是一绝,他讲课坚持“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陈先生是一位奇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语文教学也应追求不重复,不庸俗,不单调,要如此,其前提便是大量阅读,广泛涉猎,多积累;研读文本,拓宽思路,多创新。

(4)语文教师需要一种修炼――语言。教师的语言应是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教师语言之美不在于音色,而在于用真情打动学生,用学养熏染学生,用语言引导学生,用智慧开启学生,用人格塑造学生。

林语堂先生说,牛津、剑桥的教授们怎么教学生呢?他们把学生叫来,一边抽着烟斗,一边天南海北地聊,学生被他们的烟和谈话熏着,就这么熏陶出来了。可见,教师努力丰厚自己的学养,美化自己的语言是多么得重要!语文教师的口头语言应是简洁的,活泼的,亲和的,有语感,有画面,有启发,有文彩的。语文教师的书面语言应是真诚的,灵动的,富有张力的,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

要做到这样的修炼,就必须让阅读成为习惯,让写字成为必修课,让朗诵、演讲、讲故事、写作等语言实践活动成为一种乐趣,用经常性的诵读、写作和持久的阅读美化我们的语言。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必须要有一桶水。如今,如果要学生每年读10本书的话,那我们应该读多少本呢?古人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而作为语文教师又岂能忍受日复一日的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呢?

 

老师们,语文学习过程既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又是启迪心灵,开启思维,陶冶情操,积淀文化的过程。为此,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课堂――

多一些灵魂的沉静和情感的涌动,少一些过程的热闹和内心的躁动;多一些语言的吟哦和深情的凝望,少一些内容的分析和虚伪的言说;多一些闲庭信步和自由自在,少一些过度发挥和精神控制。

如此,我们便真的实现了向本色语文的华丽转身,如此,我们便真的可以毫无愧色地说:我是负责地教语文,我为是语文教师而自豪,而幸福着。

愿我们都成为幸福的语文人!

谢谢老师们的聆听,谢谢所有对小语工作有情有义有作为的人士,让我们携手去谱写更加绚烂的安徽省小语新华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