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结题申请报告书

 陈老师图书馆 2012-09-14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结题申请报告书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成果结项报告书

 

 

 

课题名称 综合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 学 语 文  (省级)                  

课题负责人  肖 海 泉      肖 建 兵                 

承担单位(盖章)  吉安县凤凰小学(紫江希望小学)   

填表日期   2008 6                             

鉴定时间                                 

组织鉴定单位(盖章)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

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

 

 

 

 

 

 

填 表 说 明

 

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须填写一式3份,其中一份原件,2份复印件。复印请用A4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3.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一、研究报告

1.立项时间、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实施情况

2.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自我评价

.立项时间:20044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条途径和三个方面:

(一)我们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时主要通过三条途径——

(1)、通过语文课堂渗透综合性学习

2)、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开展综合性学习

3)、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外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1)、通过语文课堂渗透综合性学习。在语文课中渗透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指运用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综合性学习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如学习了《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让学生续写故事,编绘连环画;课前搜集、课中训练、课后延伸拓展,不仅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综合发展,也打破了学科界限,体现了学科间的渗透,丰富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2)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开展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是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活动课中进行以综合性学习为主题的教学和活动。比如教学《走进信息世界》,各种主题的辩论会、新闻发布会、演讲等等。在选择综合性学习的专题内容时,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以下选材的原则:趣味性——应选择对学生而言较为新颖有趣的题材。通俗性——应选择学生能够懂得和理解的题材。教育性——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层次和他们可能受到的非正面的影响,尽量选择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内容。

 

3)、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外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外活动是指对兴趣小组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的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如“让我们逛逛超市”,让孩子找找超市里的错别字,调查各个超市相同商品的不同价格等。

 

(二)我们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时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

1)、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过程的要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学习情境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学生的帮手和朋友——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不以权威自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抓住的几个要素是:激励,机会和指导。

2)、强调选择适合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

在语文课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我们认为:

 

现有语文教材

其他学科          (共同构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

生活实践

 

第一,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材中有丰富的综合性学习的因素,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加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培养,是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最佳方式。如,学习《一个小村庄的变化》,组织学生开展题为“我们与周围环境”的调查,了解周围环境遭到破坏情况和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调查的过程和结果,并以简单的调查报告、办小报、写宣传标语等形式展示调查结果。

第二,挖掘其他课程资源,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最佳结合点。比如,学习了《赵州桥》一课,结合美术教材中的《家乡的桥》、《我为祖国建大桥》,自然教材中的《桥》等学科内容,确立“我心中的桥”这个探究主题,学生通过阅读、画画、手工、参观、上网搜索等了解桥的历史与结构特点,明白各种桥的力学原理,这样学习活动涉及到自然历史数学美术文学等诸多领域,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能得到较大提高。

第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选择。这些内容包括: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比如根据农村的特点,开展以“收集民间故事” 、“探究乡村习俗” 、“农村的新变化”等为主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

3)、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体现语文的本色。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综运用能力的同时,要始终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研究的主要 方法

1)、课题组成员在负责人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全方位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的改革实验。

2)、课题组每星期进行一次汇报交流,让实验教师谈实验收获与困惑,使实验教师的实验方向更加明确。

3)、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等时间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类型、形式、设计思路、教学方法等进行学习研讨,使教师进一步增强了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准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以课堂为主渠道,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肖建兵、裴桂英、尹菽萍等实验教师为实验课题上出较高水平的实验观摩课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裴桂英、尹菽萍老师所执教的《遨游成语王国》、《梅花魂》拍成录像课。本人执教《海豚救人》获吉安市教导主任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本人执教的《陶罐和铁罐》获得吉安县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三、研究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04年课题立项前,这一阶段是预研究和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了解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作一些调查研究,建立课题实验设想并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等。

第二阶段为044月课题立项至051月,这一阶段是初步探索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组建研究组织,进行教师培训,各实验教师拟订各自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前检测和开展初步实验工作。

第三阶段为052月至0712月,这一阶段是深入探索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实验教师的培训、观摩研讨课、论文和优质课竞赛和其他的研究交流活动等。本阶段定期进行形成性检测和阶段性小结,以及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第四阶段为20081月至今,这一阶段为总结思考阶段。主要的工作包括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结集等课题结题的准备工作,以及着手后续研究方案和计划。

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自我评价

(一)通过研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主要体现在:

1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识普遍增强,能更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普遍增强,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二)通过研究,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这主要体现在:

1教师的创造意识普遍增强,他们掌握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2使实验教师学会了课题研究的方法,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三)通过研究,使学校形成了办学特色。本课题研究与学校的其余课题,共同构建了“科研兴校”的良好学术氛围。学校2008年被评为市县校本研修先进单位。

(四)通过研究,取得了宝贵的课题实验的组织管理经验。

五、结果分析与结论

(一)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我们认为:“综合性学习”要重探究,重应用。培养学生对世界事物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这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用,获得了锻炼的机会,也能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随着学生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越来越强。课内学到的东西不再是单薄虚拟的,长时间积累起来的各种语言材料在实践中显得越来越丰满,学习时的应用意识以及“学”和“用”之间的联系、反应越来越强。

(二)我们认为:在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应该重过程,重参与“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一般不是指向某种知识和能力的达成度,而是提出一些学习的活动及其要求,主要指向“过程”。其实,关注过程就是关注隐性目标,关注长远目标。关注过程,就应该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人人主动积极地投身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保证。

(三)在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我们认为要重方法,重体验。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终身的学习和发展。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学生掌握的方法主要在于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整合,课内外学习的结合,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结论: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研究,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实践中,我们是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开设语文综合性专题活动课和开展课外活动等三条途径来实施的。

通过抓住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因素,选择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等进行教学,课题研究的开展达到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预期目的,课题研究的开展还培育了一支善于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师队伍。同时,课题研究的开展加深了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解决了一些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问题。

 

 

 

二、主要研究人员

 

文化

程度

  

职务

职称

工作单位

在项目中承担的工作

 

肖海泉

52

中师

文史

校长

小高

 

吉安县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负责人,理论指导和组织协调

 

肖建兵

32

大专

财会

副校长

小高

吉安县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具体业务指导并实施

 

龚晓霞

48

大专

文史

教研员

吉安县教研室

具体业务指导并实施

 

裴桂英

32

大专

中文

小一

 

吉安县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实施

 

朱东驰

38

大专

中文

小一

吉安县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实施

 

尹菽萍

41

大专

中文

小高

吉安县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实施

 

胡先福

53

中师

文史

小高

吉安县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实施

 

李皇德

48

中师

普师

小一

吉安县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实施

 

钟传琅

50

中师

普师

小高

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实施

 

冯嫽

39

大专

中文

小一

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实施

 

刘黛娣

46

中师

文史

教研组长小高

凤凰镇紫江希望小学

实施

 

三、研究成果

(一)反应课题进展情况的资料

1.年度进展报告:共   5  份。约    15000  字。

2.调研报告、采访、咨询记录:共  5   份。约  12000    字。

3.问卷:发出   40  份,回收  40   份。

4.课题研讨会: 5    次,参加人数共约  80    人,有记录否    

(二)学术和实践活动

1.论文:正式发表  7   篇,约  20000    字,非正式发表     篇,约      字。

2.著作、教材:正式出版    部,约      字;书稿    部,其中已落实出版的    部,约      字;未落实出版、已经专家评审的    部,约      字;未经专家评审的 10   部,约 200000     字。

3.录音带: 5     盒,约 200     分钟;其中已编辑过,可供交流推广的  1   盒,

   40   分钟。

4. 录像带:  6    盒,约  240    分钟;其中已编辑过,可供交流推广的   1  盒,

    40  分钟。

5.改革方案: 3    份,约 6000     字。

6.软件:  3       种。

(三)队伍训练的成果

1.课题组成员 10   人,课题研究期间人均年投入研究 30   天。

2.结合课题内容举行的专题报告(一天以内的) 10   次,参加人数约10     人。

3.结合课题内容举办的培训班(一天以内的) 10   次,参加人数约  10   人。

(四)课题有关改革最终受益层面的实验推广规模

实验班数 10    个,学生人数约 450     人。

(五)效益情况

1.反映改革前后效益对比的数据

1)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教学成绩由改革前的全县中游提高到全县前列。

2)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识普遍增强,能更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普遍增强,学习能力显著提高。2008年在全县现场作文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一。多数学生获个人奖。

3)提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论文获奖数量增多,获奖等级提高。

4学校形成了办学特色学校,2008年被评为市县“校本研修先进单位”。

2.反映经济效益的数据

12007年学校获“吉安县校本研修先进单位”,2008年获“市校本研修先进单位”。语文教研组获“县优秀教研组”。

22006年,吉安县中路二片课题研讨会在我校成功召开,及时推广了该课题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3)教师论文案例优质课竞赛30多人次。打造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4)在2005年全市的农村课改大检查中,县推荐我校为受检学校,在全市的调研报告中通报表扬了我校,肯定了课题研究成果。

(六)社会反映

1.有关本课题获得报刊评价文章 2     篇。

2.兄弟单位交流情况:信函 5    封,来访80    人次。

3.已经获奖情况(具体填写):

 

1)论文发表:

 

作者姓名

 

  

肖建兵

《设计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吉安教育》2005第一期

肖建兵

《乐学与真学齐飞》

《吉安教育》2005第二期

肖建兵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吉安教育》2005第六期

肖建兵

《小学语文“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实验》

〈〈吉安教育〉〉2005远教专刊

肖建兵

《〈雨点儿〉教学设计与反思》

〈〈吉安教育〉〉2006年第二期

肖建兵

多篇论文

县刊〈〈庐陵教研〉〉

裴桂英

《加强综合性学习,提高语文能力》

县刊〈〈庐陵教研〉〉20061

冯嫽

《让语文教学充满激情》

县刊〈〈庐陵教研〉〉20071

 

 

 

 

 

2)论文获奖:(具体见获奖证书)

 

        级别姓名

省级篇数

市级篇数

县级篇数

合计

肖建兵

4

2

5

11

裴桂英

 

 

2

2

朱东驰

1

2

1

4

李皇德

1

1

2

4

冯嫽

1

 

1

2

合计

7

5

11

23

 

3)优质课与课件制作赛:

 

 

  

 

肖建兵

《海豚救人》

市二等奖

肖建兵

《陶罐和铁罐》

县一等奖

肖建兵

《梅花魂》课件

市三等奖

裴桂英

县教师基本功

县三等奖

裴桂英

《学会看病》

镇一等奖

朱东驰

《花钟》

镇二等奖

尹淑萍

《学弈》

镇三等奖

 

4)荣誉称号:

 

姓 名

荣 誉   

肖海泉

县优秀校长  镇优秀共产党员

肖建兵

市学科带头人     县科研标兵  县教学能手  县校本研修先进个人  校级名师

裴桂英

县百佳教师   校级名师

冯嫽

县优秀班主任

学校

2007年吉安县校本研修先进单位     市校本研修先进单位

语文教研组

2007年县优秀教研组

 

 

四、鉴定小组人员名单

 

  

性别

年龄

职务(职称)

  

承担的工作

 

 

 

 

 

 

 

 

 

 

 

 

 

 

 

 

 

 

 

 

 

 

 

 

 

 

 

 

 

 

 

 

 

 

 

 

 

 

 

 

 

 

 

 

 

 

 

 

 

 

 

 

 

 

 

 

 

 

 

 

 

 

 

 

 

 

 

 

 

 

 

 

 

 

 

 

 

 

 

 

 

 

 

 

 

 

 

 

 

 

 

 

 

 

 

 

 

 

 

 

 

 

 

 

 

 

 

 

 

 

 

 

 

 

 

五、鉴定结论

 

 

 

 

 

 

 

 

 

 

 

 

 

 

 

 

 

 

 

 

 

 

 

 

 

 

 

 

 

鉴定小组负责人:              

       

六、省课题研究与实验基地办公室意见

 

 

 

 

 

 

 

 

 

 

 

 

 

 

 

 

 

 

 

 

 

 

 

 

 

 

 

                                 

 

负责人:          (公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