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讲义:诗词创作的转接之法

 江山携手 2012-09-14

诗词创作的转结之法

 

景三郎

 

   手法上:赋、比、兴。结构上:起、承、转、合。

   赋: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兴: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结构上要贯通,忌散,文章还讲形散而神不散呢。小花小草小蝴蝶,小猫小猫小姑娘,事物的罗列不是诗,景与景或景与物要发生关系,注入想像,升发意境,下笔才出好诗。同样面对柿林而生活,怎样写出好句?试看:远望山乡不见村,一片彤云万点金(潇月的诗句)。转句如扬起的鞭子、拉满的弓箭,力道、响声、出彩要在合上体现。

   并不是每一首诗的结句都出彩,但结句佳是写好诗的捷径法门之一。

大词是病,熟语、成语入诗是病(成语能翻出新意的也算好诗)。曹操: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诗人感怀生命的短暂,道出了宇宙意识,无大词,但是好诗。

   1、比喻出新、由近及远法。

题远达度假村(刘章):砚海朦胧墨岛明,墨研砚满碧莹莹。青山做笔时来蘸,挥向青天雁字横。

第三句转用比喻句出诗意,第四句结用由近及远法,宕开诗兴,写出了大格局。由近及远法,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三句转句用比喻出诗意的参见杜牧《惜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由远及近法视角结法。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二句直写愁情愁景,转结二句把愁推到了空灵之境,让这一夜之愁与这诗篇一起名垂千古。

    张志明《中秋夜》:桥头明月吻清风,万斗金珠水面生。独步溪边寻夜景,疏星几点对流萤。

   3、白话道出,直抒胸臆法。胸中有大情怀、真感情在先,而语言上用直白的语言,这也是对写诗晦涩派的警钟。试看:炉前值班闻矿难(张惠中):马达轰鸣助火燃,又闻矿难起唐山。煤中多少人尸骨,铲到炉前不忍填。

   第三句逼问事实,第四句直抒胸臆,文字淺显易懂,却有摧心裂肺的效果。

   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情上看,张恩惠中在叹时事、悯民生,刘禹锡在怀古事、叹史实,但却用了同样的转结之手法。

再看一首写日常生活小情调的,唐诗三百首中朱庆余的《新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水部即大诗人张籍,张读后此诗回赠朱庆余一诗:越女新妆出镜新,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于是,朱庆余因此诗在全国名声大振,唐诗三百首上的原话:由是朱之名流于海内矣。

   诗会多老同志,智慧与经历都是财富,有助诗思。田惠民《致仕感怀》:赢得白雪一枝媚,输却姚黄百日春。侧畔清浊东逝去,横斜留寄太行人。

   闻当局查处天上人间:天上君裁霞烂漫,人间谁怨月蒙胧。笙箫吹断黄河曲,空忆千军向大同。

   古体诗与新体诗,诗心相通。类似题材上的小情调,写法上的的结句之法在现代诗中也能见到,《抱阳》第六期第147页刘秀敏的诗《我能为你做什么》,试看结句:“你要你懂得,珍惜你自己/便是,疼爱了我!”平常白话,却感情真挚,活化全篇。另见第六期第53页《相约》。类似参见舒婷的“与其在悬崖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结句之法全得唐人朱庆余之余绪也。

    4、设谜翻新之法。题熊任望先生狂草书法(李长瑞):熊老狂书气势雄,翻江倒海似乌龙。天阴不敢开窗挂,惟恐腾身雷雨中。

   第三句设局,第四句结出谜底、翻出新意,活化出全诗的意味。

   潇月的诗句:远望山乡不见村,一片彤云万点金。属设谜翻新之法,但她用在了起承之句,后两句是:若将百树评秋色,谁可丰姿比柿林?

   5、意境浓缩收束全篇之法。

结句情、景、人物、所见或所思,多意境浓缩,罩住全篇,收束有力。如:

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萝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诗三百首》原评:层层布景,是一幅着争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对侃听竹斋(张志明):对侃竹林咂小诗,寻章未遇日斜时。抬头墙外花缘树,约得邻家春半枝。

山乡春趣(张志明):梨林泼玉罩柴楼,不见往日乱山丘。一树桃花藏半树,欲出不出少女羞。

    6、细节定格法。具体的形象化的生活细节写实之结法,如现代的摄影微拍技术定格在一个细节画面,又如梵高的浓烈的阳光下温暖的向日葵,直指内心,激活阅读者的情感,是为好诗。如唐诗三百首中刘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另一个发生在唐朝的生活中的小事件:蜻蜓落在了一个闲愁宫女的发髻。这个事件透过镜头或者一张工笔画进入了刘禹锡眼中,刘大诗人来了灵感,写成了一首诗,流传进《唐诗三百首》: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这只蜻蜓让全诗变得无比鲜活,既是对含愁宫女的陪伴与慰藉,又同样深化了深宫寂寞的愁。这只蜻蜓注定是为诗而生,它飞跃千年,于公元2011年的8月6日飞到了顺平县的一个景区,这次它落在了张志明先生的肩头,这个细节被方保怀先生的诗心捕捉,写诗如下:

   采风乞巧酬新客,诗赋清流意更浓。不见蜻蜓尖角立,张公背后品吟声。(抱阳第六期第82页)

   事件相同,写出了不同的诗情。转结的手法不同,方保怀用的是上面所讲的谜底翻新之法。都是好诗,足见诗无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