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上态度决定品牌影响力
汽车,作为流水线工业产品,抛开技术设计缺陷不说,出现个别的质量瑕疵品是一个低概率事件,但也是一个必然事件。
我们始终认为,出了问题不可怕,关键是看厂商、4S店以何种态度去面对、采取何种措施来解决。是搪塞和推诿?还是实事求是、积极处理?
在本期刊介入过的车商与车主的各类消费纠纷中,虽然大多数都得到了厂商、4S店的退车或其他补偿,但实际上,车主从发现问题到向车商提起投诉,再到双方协商无果愤而向媒体报料,其间耗费的精力、时间、财力,却找不到买单者。这不得不让人反思——为何在中国,消费者总是出于一种弱势地位?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发问,能否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处理预案?针对车主的各种质疑,能否提供一套快捷有效的检测方法?还是说,非要等到双方都耗到心力憔悴,再来谈解决问题?
品牌的塑造,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寸之功”,更不是“一嘴之功”,对待消费者的种种质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勇敢面对方为上策,回避问题绝非明智选择!
而对于广大消费者,我们也始终呼吁,对于个别车商的各种不良行径,车主要敢于质疑、敢于揭露,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一说一,不能捏造是非,更不得过度维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