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11-30 一、怎么区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处理的首要环节.一般地,对会计确认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确认的变更一般会引起列报项目的变更. 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5 3.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30 4.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该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估计变更. 二、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事项各有哪几个? 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 (1)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从原规定不计提折旧改为计提折旧; (2)坏账核算从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 (3)所得税核算方法从应付税款法改为纳税影响会计法; (4)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应收款项从不计提准备改为计提准备; (5)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 (6)根据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的解答二》规定:企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而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等所做的变更,应在首次执行的当期作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7)根据财政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的解答一》规定在坏账准备采用备抵法核算的情况下,由原按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五计提坏账准备改按根据实际情况由企业自行确定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8)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常见的会计估计变更: (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 (3)固定资产的与及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及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4)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与净残值; (5)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 (6)债权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 (7)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 (8)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的改变。
8是会计政策变更,9---12既不是政策变更,也不是估计变更。 1.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由直接法转销为备抵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坏帐损失的核算方法由直接转销法改为备抵法是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因为坏账核算方法是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变更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如果是计提比例的变化,那则是会计估计变更。) 2.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由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会计估计变更 3.低值易耗品摊销由一次摊销变更分次摊销 4.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会计政策变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