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竞业限制,跳槽者及接收单位共同赔偿50万
2011-12-4 21:21:03
竞业禁止纠纷是否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约定并支付补偿费是否是构成竞 此案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一审判决、双方均不服提出上诉、二审发回重审、再次判决的漫长过程。重审时,海淀法院重新组成合议庭,并由全国优秀法官、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法官担任审判长。2005年7月20日,此案经公开审理后作出判决,8月5日,上诉期满,双方均未向海淀法院提出上诉。 原告:陈晋苏不履行竞业禁止义务 原告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洋公司)诉称,大洋公司和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索贝公司)均为专业电视多媒体开发生产企业。陈晋苏原为大洋公司股东、董事和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市场营销、市场推广及销售与管理的协调工作。2004年1月,陈晋苏正式就职于索贝公司,任主管市场的副总裁职务,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及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被告:此案属劳动争议范围 被告陈晋苏辩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意见》第46条的规定,原告要求继续履行竞业禁止的诉讼请求,属于劳动争议的处理范围,应先行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而不应按不正当竞争纠纷处理。陈晋苏认为,竞业禁止必须有具体可保护的利益,即商业秘密。原告没有证据证明其商业秘密真实存在并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因此,其竞业禁止的基础不存在。另外,原告没有给予陈晋苏竞业禁止补偿费,竞业禁止条款应属无效。陈晋苏请求法院驳回原告对其的全部诉讼请求。 本案是否必须经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法院认为,竞业禁止关系的形成依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设立了竞业禁止合同,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另一方可以提起合同之诉。但竞业禁止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等财产权利,竞业禁止违约行为不仅违反了合同约定,而且由于其侵害了用人单位的财产权益,所以又同时产生侵权责任,故合同之诉不是当事人的惟一选择。原告选择的不正当竞争之诉于法不悖,该争议已转化为普通的民商事纠纷。 约定并支付补偿费是否是构成竞业禁止条款有效的必要条件? 法院认为,法律允许企业与劳动者设立竞业禁止合同,用双方共同的意思表示平衡双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一般而言,并非公司所有的劳动者都应当受到竞业禁止合同的限制,企业与劳动者设立竞业禁止合同应以是否掌握公司商业秘密为标尺。同时,由于劳动者是靠劳动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对劳动者选择劳动单位的自由进行限制,用人单位应以竞业禁止补偿费等方式支付相应的对价,保证劳动者不因履行约定的竞业禁止义务而影响生活质量。此外,竞业禁止合同一经签订,劳动者若对竞业禁止存有异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撤销合同或给付竞业禁止补偿费,择业者仅以竞业禁止合同无效作为事后择业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抗辩理由,并不能排除其主观上的不良动机。 商业秘密与陈晋苏的竞业禁止义务 法院认为,以商业秘密为由提起的不正当竞争之诉的要件与以竞业禁止为由提起的不正当竞争之诉的要件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其关联性在于,竞业禁止关系的存在前提是因为公司有可保护的商业秘密,其区别性在于,商业秘密存在只是设立竞业禁止关系的基础,一旦形成竞业禁止关系,当事人受竞业禁止关系约束,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商业秘密侵权的可能性。 索贝公司构成共同侵权 判决书中称,原、被告双方对大洋公司与索贝公司之间的竞争关系不持异议。索贝公司知晓或应当知晓陈晋苏与大洋公司之间签订过竞业禁止协议。索贝公司雇佣陈晋苏的行为存在主观恶意。索贝公司与陈晋苏应对其不诚信的行为承担共同的侵权责任。 1 共1页 |
|
来自: 昵称65n3Hwb5 > 《员工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