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夏民族五千年的生存和繁衍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中医师和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防病治病的方药,有的至今被我们所应用,有的则遗憾的遗失了。我在医疗过程中,总结收集了一些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有效药方,经过多年临床应用,有效方便,现献与世,希望能为人类的健康做点贡献。
在人的一生中,疾病是难免的,这就需要我们知道一些医药知识,有病治病,没病防病。其实有些疾病,我们自己就可以预防和治疗地,这样即节省了我们去医院所用的时间,也减少了许多没有必要的麻烦和一些多余的费用,更能让我们减少疾苦,少得病或不得病,健康长寿。
我的药方就是帮助人们达到自己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预防流感方,主预防流感·感冒·流脑·非典·腮腺炎等流行性传染病。
黄芪30g.白术18g.防风10g.大青叶30g.板蓝根30g.貫众3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二.感冒方,主治:感冒
苏叶10g.连翘10g.柴胡10g.板蓝根15g.桔梗10g.杏仁10g.陈皮6g.茯苓10g.麻黄10g.滑石30g.芦根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三.头疼方;主要治疗头疼
牛漆60g,川芎30g,白芷30g,白附子10g,细辛3g,干姜3片,甘草5g。有热有火加菊花10g,薄荷1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四·鼻出血方;主要治疗
桑白皮60g,白头翁30g,侧柏叶15g,甘草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五·止汗方:主要治疗自汗,盗汗,
黄芪30g,龙骨30g,牡蛎30g,麻黄根10g,浮小麦30g,地骨皮10g,五味子10g,党参10g,仙鹤草3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六·习惯性便秘方
大黄10g,白术10g,当归10g,白芍10g,杏仁10g,草决明15g,火麻仁10g,枳实10g,厚朴10g,莱菔子30g,首乌10g,
枇杷叶10g,炙甘草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七·手足廯方:主治:手廯(鹅掌风),足廯(脚气)。
白矾30g,葛根30g,黄精5g,首乌5g,藿香5g,醋500g。
用法:将前四味药泡于醋中后,然后泡手足,日1---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八·甲廯方;主治:甲廯(灰指甲)
斑蝥10条,补骨脂30g,急性子10g,白酒50g。用法:前三味药浸泡7日后,擦抹指甲,日1---2次。
九.·跟痛垫;主要治疗:足跟疼痛。
细辛3g,川芎3g,防风1.5g,肉桂1g,冰片0.3
用法:上药共压粗末,用棉布做一足跟大小的布袋,将药末入布袋中,垫在足跟处,一个垫用一个月。
一十.小儿泄泻方。 主要治疗:小孩长久拉肚子不止。
山药30g,车前子10g,鸡蛋黄1个。
用法:先将山药.车前子蒸熟,鸡蛋煮熟取黄,再将三药捣烂成糊,喂小孩,日一剂。
十一..头皮屑方。主要治疗:头皮屑,头皮痒,脱发。并有养益头发的作用。
王不留行30g,首乌30g,皂角50g。用法:水煎外洗头皮,日1---2次。
十二.胃痛方;主要治疗:各种胃炎及其引起的疼痛。
良姜10g,香附10g。百合15g,杏仁10g,乌药10g,丹参30,木香10g,陈皮10g,草蔻10g,五灵脂10g,蒲黄10g,白芍10g,降香10g,川楝子10g,甘草5g。胃酸加瓦楞子30g;胃烧热加黄连6g,吴萸3g;胃溃疡加乌贼骨30g。
用法:饭前水煎服,日一剂。
十三.小腿抽筋方,主要治疗:小腿肥肠肌痉挛及其他肌肉痉挛
伸筋草30g,苡米15g,木瓜15g,白芍15g,蚕砂10g,牛膝10g,龙骨30g,葛根10g,桂枝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十四.荨麻疹方;主要治疗: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
荆芥10g,防风10g,乌梅12g,五味子10g,丹参30g,桂枝5g,蝉退10g,白蘚皮10g,地肤子10g,蛇床子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十五.猫廯方;主要治疗:传染性猫廯
硫黄5g,青黛2g,冰片0.2g,凡士林10g。用法:前三味药共研细末,凡士林和为软膏外用。
另外:患者家猫的外洗方:硫黄15g,花椒15g,白蘚皮15g,苍耳子15g,生地10g,蜂房10g,葛根15g,白矾15g。
用法:水煎洗猫狗。日1---2次。
十六.红眼病方;主要治疗:传染性结膜炎
柴胡10g,麻黄10g,白蒺藜10g,吴萸5g,木贼12g,大青叶15g,丹皮10g,桔梗10g,生地10g,赤芍10g,菊花10g,
甘草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十七.保胎方;主要预防和治疗:习惯性流产
党参10g,黄芪10g,当归5g,黄芩10g,川断5g,白芍5g,熟地5g,炒白术10g,砂仁5g,菟丝子10g,桑寄生5g,炙草5g。
紫苏5g,干姜3片。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十八.梅核气方;主要治疗:慢性咽炎
苏梗12g,香附12g,半夏10g,茯苓12g,陈皮10g,枇杷叶10g,紫菀10g,厚朴10g,桔梗10g,枳壳10g,乌药10g,
木蝴蝶10g,生姜3片,甘草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十九.腰痛方;主要治疗:腰疼,腰腿痛。
黄芪3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熟地10g,升麻5g,乌药10g,地龙10g,牛膝10g,杜仲10g,川断10g,
甘草5g。热(口渴,手脚心发热)加黄柏10g。寒(怕冷,手脚凉)加桂枝10g。男加淫羊藿10g,女加益母草3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注:分不清寒热者用原方。
二十.遗精方;主要治疗:早泄,遗精。
党参12g,熟地10g,芡实10g,莲须10g,天冬10g,黄柏10g,茯苓12g,龙骨30g,牡蛎30g,金樱子20g,内金10g
五味子10g,锁阳10g,樁根皮10g,砂仁3g,甘草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二一.痢疾方;主要治疗:痢疾
焦山楂30g,乌梅15g,当归10g,杏仁10g,香附10g,李仁5g,桔梗10g,败酱草30g,艾叶10g,熟大黄5g,木香10
g,白芍10g,甘草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二二.胆囊炎方;主要治疗:胆囊炎
柴胡10g,大黄5g,枳壳10g,黄芩10g,半夏10g,白芍15g,乌梅5g,姜黄10g,茵陈15g,内金10g,焦楂15g,
佛手片10g,滑石30g(包煎),甘草5g。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二三.白带方;主要治疗:妇女白带
山药10g,龙骨30g,牡蛎30g,鸡冠花15g,金樱子15g,椿根皮10g,白芍10g,苍术10g,茯苓12g,车前子10g,
桂枝10g,甘草5g。若带下色黄加黄柏1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二四.皮肤瘙痒外洗方;主要治疗:皮肤瘙痒
青风藤100g,百部60g,荆芥30g,花椒15g,艾叶10g。用法:水煎外洗。
二五.肛门瘙痒方;主要治疗:肛门瘙痒
蛇床子20g。用法:研极细末敷肛门周。日1--2次。
二六.痔疮外用方;主要治疗:痔疮
红枣7个,铜绿10g。用法:红枣开缝取仁,将铜绿入枣仁处,捏合红枣缝,再将红枣放入烤箱中或火旁烤干焦,然后研压成细末敷痔疮上及周围处,日1--2次。
二七.阴虱外洗方;主要治疗:阴虱。
百部100g,儿茶10g,硫黄10g,苦参30g,蛇床子10g,大枫子g,白蘚皮10g,地肤子10g,黄柏10g。
用法:水煎外洗阴部,日1--3次,一周愈。
二八. 小儿惊吓方;主要治疗:小儿惊吓,夜啼不止。
朱砂适量他,夜晚睡前,唾液或温水一滴入肚脐中,敷入少量朱砂。或朱砂安神丸一小块睡前入脐中。
二九.小儿遗尿方;主要治疗:小儿尿床。
麻黄10g,五味子5g,菟丝子5g,益智仁5g,金樱子5g,补骨脂5g,桑螵蛸5g,山药10g,肉桂1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三十.痛经方;治疗一切妇科疾病引起的小腹疼痛。
当归30g,丹参30g,山楂30g,益母草30g,补骨脂10g,威灵仙15g,白芍10g,五灵脂10g,蒲黄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如果手足.小腹冷加小茴香10g。
三一.下乳方, 主治:妇女产后乳奶不足。
黄芪15g,党参15g,花粉10g,白芷10g,六路通10g,通草3g,王不留15g,漏芦10g,炮山甲10g,当归10g,白芍10g,麦冬10g,桔梗10g,木通5g,炙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三二.回乳方。 主要治疗:妇女断奶。
麦芽200g,山楂30g,内金10,花椒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三三.妇女外阴洗方。 主要预防治疗妇女外阴瘙痒.皮炎及滴虫.霉菌等所致的外阴炎.阴道炎等。
苦参30g,花椒15g,儿茶10g,大黄30g,白蘚皮30g,当归10g,威灵仙15g,黄柏15g,蛇床子30g,地肤子15g,虎杖30g,甘松10g。
用法:水煎熏洗外阴。
三四.冻疮外洗方。
当归30g,赤芍30g,桂枝30g,细辛30g,木通30g,桑枝100g,附子15g,辣椒5个
用法:水煎熏洗泡患处。
三五.痤疮方 主要治疗:痤疮(青春痘)
茵陈15g,生地10g,木通5g,竹叶5g,双花15g,元参10g,当归10g,苡米15g,白芥子10g,大黄5g,桑叶10g,批芭叶10,桔梗5g,蝉退10g,白附子5g,杏仁5g,白蔹5g,苍术10g,皂刺10g,夏枯草5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或水丸,或散剂。
三六,鼻炎方。 重要治疗:鼻炎,鼻窦炎。
荆芥10g,桑白皮10g,防风10g,赤芍10g,鹅不食草15g,桔梗5g,杏仁5g,羌活5g,藁本5g,蝉退5g,细辛3g,辛夷10g,牛子10g,薄荷10g,黄芪15g,苍术5g,苍耳子10g,白芷10g,乌梅10g,徐长卿10g,淫羊藿10g,甘草5g。
加减:鼻涕黄加黄芩10g。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或压末口服或做丸药口服,每次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