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

 Choice-library 2012-09-15

哪怕明明看到的是庸俗虚伪、是非颠倒,遇到恶意挑衅和欺侮,心里还是要记得一个道理:爱护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对人对事豁达和宽容。我们的身体不仅因为细菌、病毒才生病和加速朽坏,更重要还有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悲伤、愤怒、忧虑在破坏内心安宁的同时也伤及内脏经脉,血肉之躯哪里经得起这样频繁的损伤?

不存心伤人害物,正直,替别人着想...不具备不培养这些基本的良善品质,学佛就没有基础。但仅有这些还不够,在贤善人格的基础上生起出离心,努力超越在贪嗔痴慢疑的心念中无尽流转的生命状态,才是入解脱道。在此基础上生起关怀济度一切众生的菩提心,是为大乘。
当内心没有太多贪嗔痴执,充盈着感激温柔和慈悲,你对世界的认知(不仅仅是观念)会改变。并不是说你一厢情愿的把事物想象成美好的样子,而是你所见到听到的,感官所获得的信息,真的不同了。
 
现在的人们知识丰富,头脑聪明,但常常缺少真正的善良。聪明才智经常是用在破坏性的事物上,或者用于相互抵消劳动成果,所以大家都很辛苦地付出,而获得的福祉和进步却与付出不成比例。

大家工作都或直接或间接地要为他人服务、效劳,所以为什么不把这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也看成是自己积累福德的途径呢?工作中多替别人解决问题,让人对生活有欢喜和希望,这是积德的事,利人利己。同样早出晚归地辛劳,却往往是在增添别人的挫折苦恼,让人怨恨,何必?

倘若不能止息内在的负面情绪,我们与他人,与周遭环境的矛盾冲突,不会止息。所以,发现自己身陷矛盾和争斗中时,看看自己的心。
 
单纯未尝不是好事,尤其在缺少规则的环境中。相信凡事都有因果,自己努力向善,诚实而为就好,不去担心、权衡结果。人生失落有时,保有有时,事事皆有时。

每个人都是时代的塑造者和负荷者。关于一个时代的劫运,其实无需问别人,看看自己和周围人们的行为就知道。共同的因缘,唯有大家一起在思想、行动上改正、净化,才能慢慢扭转。解铃还须系铃人。
 
心里有慈悲,就会时刻不离布施。当你内心清净,自在喜乐,时时刻刻连吃饭走路都能影响、帮助到别人,让人感受到正面的信息,一种更宽广的人生境界。
 
人要能够看破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好坏放到整个人生中看,都显得渺小短暂。很多事情,当时觉得多么重大,而隔着时间空间回头看,就知道人生充满选择和可能性,不走这条路,可以走那条路。若心态和见地不改变,那么尽管过程不同,生命的品质也就是你的幸福感、满足感、人生的修养和境界不会有大的不同。

有人说:“如果我不饮酒、不妄语…不做一些损人的事,就会失去工作、业务发展的很多机会。”其实不管在怎样的环境中,如果你坚持诚信、包容地对待别人,心地善良正直,别人就会愿意跟你交往,跟你合作。善缘慢慢地聚拢到你身边,恶缘远离,你的想法很顺利就能实现,不需要伤害自己,也不用损害他人。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映射。我们的感受不离贪嗔痴,所以我们的世界叫娑婆世界,一个不离忧恼和缺憾的世界。感受,决定了我们处于怎样的世界中。

世间、出世间虽然不是两回事,但也不能混为一事。说生活即是修行,未必全对,关键要看是否有出离心,也就是远离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的强烈意愿和决心。如果有出离心,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感受的确能成为解脱道上修行的助缘。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什么?信轮回是苦,涅槃安乐。信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信因果不虚,持戒修福。信生佛一体,心佛无二。信自性清净,能生万法。修行者无信心,不得门而入。
 
“只想开悟不想学佛”的人不少。只求佛的智慧,不学佛的行愿。智悲本是一体,哪有舍此取彼的道理?佛法的智慧超情离见,不是我们一般人满心傲慢和成见随便读几句经文、看几则公案就能揣度。想开智慧先调柔相续,远离恶业,对治烦恼。普贤行愿一一随学,渐渐能心得开解,否则仅凭世间聪明,徒增邪见。

现在的人不善于建立、发展友谊,交往的圈子很小,除了同事、家人外,没有多少朋友,而实际上朋友之间相契相投,可以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的这种关系,对我们的人生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其他很多关系的基础。

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给其他人,不仅是现在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还包括以后要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以及与我们共享这个世界的动物,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可能性,去实现他们的幸福生活。

作者、受者、所做之事皆为条件的产物,因缘和合的显现。因缘具足则有现象产生,不论此现象是人是事是物。因缘无时不在变化,现象生成之时便在解构之中,故现象非固有,非恒常,作者受者所做之事都无可执著。三轮体空与见地相关,与记性的好坏却没有直接关系,做完事就忘了不一定就是三轮体空。
 
为方便讲解和理解,才将三殊胜分开来讲,而在实践中,发心、正行、回向并不是截然分隔开的。发心、回向,都需观法如化,心不散乱;正行需不离菩提心的摄持,随时回向,也就是说,做事的过程中要时刻反省自己的动机是否与菩提心偏离,时刻提醒自己不可贪著功德利益。
 
佛法中“寂静”一词多指远离贪嗔痴慢疑等诸般烦恼,身心自在清净,而非简单外在形式上的独处,或内心的孤僻,或修法中的顽空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