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问答:真、草如何结合?作真如草、作草如真是何道理?

 爱雅阁 2012-09-16
书法问答:真、草如何结合?作真如草、作草如真是何道理?

书写篆、隶、草、章时如何使性情得到发挥?


    唐孙过庭(书谱)曰:一“篆当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然后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按语:篆书,尤其是小篆,必须体现婉转通畅的特点,书写线条用首尾藏锋、行笔中锋、均匀一致的圆线条才能奏效。隶用方笔,笔画挺直有力,结体变长方为横宽,只有精而密才能协调一致。草书行笔快速,要删简合并一些笔画,把字一鼓作气地写出来,这样,方折的棱角变成了弯转的圆角,流畅也就成了草书的主要特点。章草字字独立,隶书捺笔的保留不得不使笔放慢,使笔画连绵大为减少,所以章草只有“简而便”了。知道了以上书体的基本特点,再加以风神、妍润、枯劲、闲推,就可以使性情得以发泄。

 

书法以何为“奇”?如何求得书法之“奇”?

书法以何为“奇”?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书法)曰:“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今人眼目为吴兴所遮障。予得杨公(游仙诗),日益习之。”

    按语:赵书正而无奇,正是一病。

如何求得书法之“奇”?

    明项穆《书法雅言·正奇》曰:“然质朴端重以为正,剿急骇动以为奇,非正奇之妙用也。世之厌常以喜新者,每舍正而慕奇,岂知奇不必求,久之自至者哉。、假使雅好之士,留神翰墨,穷搜博究,日习岁勤。分布条理,谙练于胸襟;运用抑扬,精熟于心手。自然意先笔后,妙逸忘情,墨洒神凝,’从容中道,此乃天然之巧,自得之能。犹夫西子、毛墙,天姿国色,不施粉黛,辉光动人矣。何事求奇于意外之笔,后垂超世之声哉。”
    按语:“奇”当从“正”‘中求之。

真、草如何结合?作真如草、作草如真是何道理?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曰:“孙过庭云: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善用笔者,真草并擅。推之大小,莫不皆然。近有擅此不擅彼者,不过偏长耳。究之大字不足,小字局促,未见其尽善也。”


    清包世臣《艺舟双揖·自跋草书答十二问》曰:“右军作真如草,大令作草如真,率更(欧阳询)雅有神解。襄阳(米莆)赞以真创内史,而状之曰‘庄若对越,俊如跳掷’,信为知言。然率更下笔,则庄俊俱到;右军下笔,则庄俊俱忘,此则欲从末由者已。作草如真,有唐三家略存其意。长史八法完具,,而不能无检摄不及处;醉僧藏锋内转,瘦硬通神,而妞墨挫毫,不无碎缺;少师铺毫人纸,至能齐力,而矜奇尚蝙,龋龋凉凉,未免已甚。


    “……(卫瓘传》云:‘汉兴而有草书,一不知作者姓名。后之善者称杜度、崔缓、崔皇。杜氏(杜度)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崔缓、崔皇)甚得笔势,而结字少疏。张伯英因而转精甚巧,下笔必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至今宝为草圣。’《索靖传》云:‘靖与卫灌俱以草书知名,灌笔胜靖,然有楷法,远不能及靖。’始知作草如真。”


    按语:正书的笔画各自独立,笔画与笔画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虽不能在各自独立的笔画中表现出像行草似的牵丝,但却在笔画中无形的牵连着,所以写时要想把字写的活泼、有生气,就要做到作真如草。相反,草书却要连带,各自独立的字几乎不复存在,但想写好草书,不学点篆书、隶书、楷书是不行的。草书与它们为同一笔法,只不过要求更熟练、更快捷,要想达到沉稳痛快,所以要做到作草如真。

为什么说作草当先取法章草,然后鼓之以奇崛?


    南宋姜夔(续书谱·草书》日:“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僻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右军书‘羲之’字,‘赏’字,‘得’字,‘深’字,‘慰’字最多,多至数十字,无有同者,而未尝不同也,可谓所欲不愈矩矣。大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仿王右军,申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自大令以来,已如此矣,况今世哉!然而襟韵不高,记忆虽多,莫渝尘俗。若使风神萧散,下笔便当过人。自唐以前多是独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此虽出于古人,不足为奇,更成大病。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复变化多端,而未尝乱其法度。张颠、怀素最号野逸,而不失此法。近代山谷老人,自谓得长沙三昧,草书之法,至是又一变矣。流至于今,不可复观。唐太宗云:‘行行若萦春'3i,字字如给秋蛇。’恶无骨也。大抵用笔有缓有急,有有锋,有无锋,有承接上文,有牵引下字,乍徐还疾,忽往复收。缓以效古,急以出奇;有锋以耀其精神,无锋以含其气味;横斜曲直,钩环盘纤,皆以势为主。然不欲相带,带则近俗。横画不俗太长,长则转换迟;直画不欲太多,多则神痴,以捺代又,以发代定,走亦以捺代之,惟)则间用之。意尽则用悬针,意未尽须再生笔意,不若用垂露耳。”


    按语:此亦经验之谈.不可小觑。

何为“草情篆韵”?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揖·榜书第二十四》曰:“榜书亦分方笔圆笔……《经石峪》圆笔也,《白驹谷》方笔也。然自以《经石峪》为第一,其笔意略同《郑文公》,草情篆韵,无所不备,雄浑古穆,得之榜书,较《观海诗》尤难也。”

    按语:形容书法即流畅多变.又雄浑古朴。


何为“草情隶韵”?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揖·购碑第三》日:“今世所用,号称真楷者,六朝人最工。盖承汉分之余,古意未变,质实厚重,宕逸神隽,又下开唐人法度,草情隶韵,无所不有。”
    清郑文掉《草隶辨》:“草隶之制,盖原于汉,而名自晋始。”“今考之石本,独有晋太康五年《杨绍墓刻》,及永和间《净土寺二十八宿井中宋钾子砖文),魏(张猛龙碑阴),隋仁寿元年《古宝轮禅院舍利塔记》,并足考见草情隶韵。”

    按语:形容书法即流畅快利,变化无穷,又端庄大方,浑厚朴实。多用于楷书和草隶。

人言草书自有法,并非从字体上说,究竟何者为草法?


    清包世臣《艺舟双揖·答熙载九问》曰:“《书谱》云:‘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是真能传草法者。世人知真书之妙在使转,而不知草书之妙在点画,此草法所为不传也。大令草常一笔环转,如火著划灰,不见起止。然精心探玩,其环转处悉具起伏顿挫,皆成点画之势。由其笔力精熟,故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形质成而性情见,所谓画变起伏,点殊妞挫,导之泉注,顿之山安也。后人作草,心中之部分,既无定则,毫端之转换,又复卤莽,任笔为体,脚忙手乱,形质尚不备具,更何从说到性情乎!盖必点画寓使转之中,即性情发形质之内,望其体势,肆逸飘忽,几不复可辨识,而节节换笔,笔心皆行画中,与真书无异。过庭所为言‘张不真而点画狼藉’,指出楷式,抉破安奥也。


    至谓‘锤不草而使转纵横’,此语并传尽真法。盖端庄平直,真势也。古人一点一画,皆使锋转笔以成之,非至起止掣曳之处乃用使转。纵横者,无处不达之谓也。盘纤跳荡,草势也。古人一牵一连,笔皆旋转,正心着纸,无一黍米倒塌处。狼藉者,触目悉是之谓也。草法不传,实由真法之不传。真草同源,只是运指换笔,真则人人共习,而习焉不察,草则习之者少,故谓草法不传耳。然草书部分亦是一大事,《晋书》所谓杀字甚安,是专言结构。不力究此义,所以日趋狂怪缭绕而不可止也。草故有法,然岂有别法哉?千年黑洞,今始凿出一线天。


    然工力互有深浅,吴郡所为叹右军博涉多优也。抑余有更为吴郡进一解者,书之形质如人之五官四体,书之情性如人作止语默,必如相人书所谓五官成,四体称,乃可谓之形质完善,非是则为缺陷;必如《礼经》所谓九容,乃得性情之正,非是则为邪僻。故真书以平和为上,而骏宕次之;草书以简净为上,而雄肆次之。是故有形质而无情形,则不得为人,性情乖庚,又乌得为人乎!明乎此而自力不倦,古人未尝不可企及耳。”

    按语:草书以简净为上,性情发形质之内,点画寓使转之中,此为草书不传语。

为什么说作草须逐字写过才能作?

    清冯班《钝吟书要》日:“作草书逐字写过,令使转虚实一一尽理,至兴到之时,笔势自生。大小相差,.上下左右,起止映带,虽狂如旭、素,咸臻神妙矣。古人醉时作狂草,细看无一失笔,平日工夫细也,此是要诀。”

    按语“务要打草稿,一挥而就多失。

草书的微妙之处在哪儿?

    唐张怀瓘《书议·草书》曰:“然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亦终,草则行尽势未尽。或烟收雾合,或电激星流,以风骨为体,以变化为用。有类云霞聚散,触遇成形;龙虎威神,飞动增势。岩谷相倾于峻险,山水各务于高深,囊括万殊,裁成一相。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是以无为而用,同自然之功;物类其形,得造化之理。皆不知其然也。可以心契,不可以言宣。观之者,似人庙见神,如窥谷无底。俯猛兽之牙爪,逼利剑之锋芒。肃然巍然,方知草之微妙也。”
    按语真则一字一意,草则一篇一意。

写草最忌什么?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曰:“草书之法,笔要方,势要圆。夫草书简而易,简全在转折分明,方圆得势,令人一见便知。最忌扛肩阔脚,体势疏懈;尤忌连绵游丝,点画不分。”
    王右军云:若欲学草书,又别有法,须缓前急后,字体形势,状如龙蛇,相钩连不断,仍须棱侧起伏。用笔亦不得使齐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须有点处,且作余字总竟,然后安点,其点须空中遥掷笔作之。其草书,亦复须像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人纸。若急作,意思浅薄,而笔即直过。”


    按语:草书的最初含义,是对书写草率苟简的字而言的。我们从一些书法资料中看到的草写的篆书,如《秦诏版》,可谓之“草篆”;草写的隶书,可谓云“草隶”。这只与规范写法相对而言的草率书写形式,不是独立于其他书体的另一种书体。后来这种形式,经过人们的规范和艺术提炼,完全失去了草率的本义,升华为法度严格的新书体并独立于其他书体了。如“章草”、“今草”、“行书”。

什么是草书,如何写草书?

    清宋曹《书法约言·论草书》日:“汉兴有草书。徐错谓张垃作草,垃草在汉兴之后无疑。追杜度、崔援、崔Z草法始畅。张伯英又从而变之。王逸少(羲之)力兼众美,会成一家,号为‘书圣’。王大令得逸少之遗,每作草,.行首之字,往往续前行之末,使血脉贯通,后人称为‘一笔书’,自伯英始也。卫灌得伯英之筋,索靖得伯英之骨,其后张颠、怀素,皆称.‘草圣’。颠喜肥,素喜瘦。瘦劲易,肥劲难,务使肥瘦得宜,骨肉相间,如印泥、画沙,起伏随势。笔正则锋藏,笔堰则锋侧。草书时用侧锋而神奇出焉。逸少尝云:作草令其笔开,自然劲健,纵心奔放,覆腕转促,悬管聚锋,柔毫外托。左为外拓,右为内伏。内伏有度,始为藏锋。若笔尽墨枯,又须接锋以取兴,无常则也。


    然草书贵通畅,下墨易于疾,疾时须令少缓,缓以仿古,疾以出奇,或敛束相抱,或婆婴四垂,或阴森而高举,或脱落而参差,勿往复收,乍断复连,承上生下,恋子顾母,种种笔法,如人坐卧、行立、奔趋、揖让、歌舞、璧踊、醉狂、颠伏,各尽意态,方为有得。若行行春蚓,字字秋蛇,属十数字而不断.萦结
如游丝一片,乃不善学者之大弊也。古人见蛇斗与担夫争道而悟草书,颜鲁公曰:张长史观孤篷自振、惊沙尘飞与公孙大娘舞剑器,始得低昂回翔之状,可见草体无定,必以古人为法,而后能悟生于古法之外也。悟生于古法之外而后能自我作古,以定我法也。
    射陵逸史曰:“作行草书须以劲利取势,以灵转取致,如企鸟踌,志在飞,猛兽骇,意将驰,无非要生动,要脱化,会得斯旨,当自悟耳。”


按语:此作草精辟语,尤当领悟。

 

作草如何下笔?如何行笔?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曰:“欲作草书,必先释智遗形,以至于超鸿蒙,混希夷,然后下笔。古人言‘匆匆不及草书’,有以也。”
    南宋书画家赵孟坚(自书诗卷》日:“草书虽连绵宛转,然须有停笔为佳。今长沙所刻怀素《自序》,乃苏沦浪辈书,一向嫋折无典则。北方有一本,正不如此,或歇或连,乃为正当。草极难于拙,故苏草不及行也。“


    按语:草书形象思维不可少,草书快写也毫无疑义,然而须有停笔。

 

“情、气、形、势”有哪些变法?


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第十一变法》日:
    “情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
    气清和肃状,奇丽古澹,互有出人者是也。窗明几净,气自然清;笔墨不滞,气自然和;山水仙隐,气自然肃;珍怪豪杰,气自然奇;佳丽园池,气自然丽;造化上古,气自然古;幽贞闲适,气自然澹。八种交相为用,变化又无穷也。
    形字形八面,迭递增换,一面变,形凡八变;两面变,形凡五十六变;三面以上,变化不可胜数矣。‘
    势形不变而势所趋背后各有情态。势者,以一为主,而七面之势倾向之也。”

    按语书法工作者应根据情、气、形、势不同的思想动态,不同的字体和不同的审美要求,掌握灵活多变的对立统一法则,选择使用不同的笔法,创作出风格谐调多变的书法作品,这是时代赋予的任务。

 

怎样呼应?


    清笠重光(书筏)曰:“起笔为呼,承笔为应,或呼疾而应迟,或呼缓而应速。”
    明潘之涂《书法离钩》:“字之脉,章法是也。藏锋出锋,皆欲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其脉相通为佳。”
    按语:.点画呼应是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原则。点画的呼应是由牵丝或附加在笔画末端的钩挑来完成的,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是笔断意连的写法。其实作书者只要注意做到笔画的俯仰就可以了,一个字有了彼此俯仰的笔画,也就有了呼应,有了呼应也就注入了活力,字的结构也就生动紧凑了。

何谓妞挫之法?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曰:“书有此挫之法(妞,.音肉,挫,挫折也),折锋方笔也,法出于指。敛其笔毫,用于点(音竖,同树),位,笔者,短努也,棱侧紧峭,如摧峰碟石,斩钉截铁。施于字书之间,则风格峻整,加以八面拱心,功夫到处,始称遒媚。草书尤重此法,则断续顾盼,转折分明。”


    按语:书有方、圆两种基本笔法。方笔多折,园笔多藏。方如刀切,圆呈圆头,皆以中锋为主。圆笔回锋作环形运动,方笔回锋作三角形运动。圆笔圆润,内含浑劲,风格多流畅婉妙;方笔挺劲,结体严整,气势多沉着雄强。本文所指妞挫皆指行笔至末端的回笔收势。妞锋是笔锋行至.点画终端时立即逆锋回笔收势,这样无回旋的笔画自然给人以斩打截铁之感;挫锋指运笔时突然停止,就势转向,这样就会使笔画在街接处干脆利索,给人以既有力又和谐之感。

“推、拖、捻、拽”为何法?

    唐林蕴《拨橙序·推、拖、捻、拽》曰:“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虚掌实指,指不人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翰林禁经)云:笔贵绕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大凡点画不在拘之长短远近,但无遏其势。稗令筋骨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画尔,非书也。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橙’,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捻、’拽是也。”


    按语:“推”指的是笔锋初行笔时的动作,是要运用逆锋重力推出,亦即藏锋之法;“拖”是顺行,即是笔藏锋之后的笔画前移的动作,虽是顺行,当有拖之含义,拖含有动荡之意,所以当取涩势,唯有涩的存在,线条才有美的韵味,也即是“拽”之义,拽本身就是讲涩的。“捻”是运笔中捻动笔杆的动作。这种动作非常微妙,常人不易察觉,其实如“折钗股”般的圆转表现,转笔处不露痕迹,恰是笔锋运行中捻动笔杆的结果。绞转技巧不只在起笔处绞裹逆入,捻管在行笔过程中是不停捻动的,所以推、拖、捻、拽当是贯穿整个点画运作中的运笔技巧。

迟、涩、峻、疾如何运用?


    元代书法家郑构、刘有定《衍极卷二·书要篇》曰:“今世传蔡氏所授法曰:虚掌实指,腕平笔直,疾碟暗收,遣笔阴阳势出,‘永’字八法:夫侧笔者,左揭腕,簇锋着纸为迟涩,回笔覆踪是峻疾。勒笔者,鳞笔右行为迟涩,回笔左勒是峻疾。努笔者,抢锋逆上顿挫为迟涩,努锋下行是峻疾。趣笔者,蹲锋于努画中,妞挫取势为迟涩;得势险激,左出是峻疾。策笔者,抢锋向上为迟涩,左揭腕而掠是峻疾。(一云策笔者,抢锋向左为迟涩,回笔仰策是峻疾。掠笔,胭。)啄笔者,左卧笔挫锋向右为迟涩,右揭腕左罨是峻疾。磔笔者,紧赴战行为迟涩,势磔掣右出是峻疾。故峻疾为阳,迟涩为阴。”


    按语:疾涩,诚运笔之重要法则,非运通身之力于毫端者不可达此。运笔之难,难在道劲,而道劲正是“疾”与“涩”的产儿。疾涩的表现大旨在逆,在重。逆则紧,逆则劲,尤在精稳、沉着。疾涩之法,施于点画,则棱侧紧峭,如摧峰碟石,斩打截铁。施之于字书之间,则风格峻整,道媚。行草书尤重此法,断续顾盼,转折分明。

 

如何使笔峻、涩?


    清包世臣《艺舟双揖·历下笔谭》曰:“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庄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分隶相通之故,原不关乎迹象,长史之观于担夫争道,东坡之喻以上水撑船,皆悟到此间也。”
    按语:涩,指涩势,是说笔毫行处笔要留得住,又不是停滞不前。行笔既急,既劲,且沉,如何得涩?刘熙林《书概》中说:“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谁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

如何正确理解“涩”字?纯用迟涩可取吗?

明代书画家归昌世《假庵杂著》曰:“余每论书,笔前须有性,笔下须有才。吴中一二名家,有纯用迟涩,云‘匆匆不及草书,古人定非欺我’。不知古人此语,大都指章草。章草之作,不窗楷也。若伯英《知汝殊愁》一帖,神奇超乎,岂逐笔描画者?怀素《自序》云:‘语疾速则日: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此何以解乎?一篇自有首尾,一行自有疾徐,岂可以性之所近,而偏执一法,抹杀古人,其谁信从?得无所谓才与性未兼备乎?",
    按语:沈尹致(书法论丛·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挥要释义(二)后汉蔡琶<九势>》曰:“行笔不但有缓和疾,而且有涩和滑之分。一般地说来,缓和滑容易上手,而疾和涩不易做到,要经过一番练习才会使用。当然一味疾一味涩,是不适当的,必须疾缓涩滑配合着使用才行。涩的动作,并非停滞不前,而是使毫行.墨要留得住。留得住不等于不向前推进,不过要紧而快(《九势》中“驻”字即快的意思)地战行。‘战’字仍当作战斗解释。战斗的行动是审慎地用力推进,而不是无阻碍的。有时还得退却一下,再推进,就是《书语》中所说的妞挫,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涩的意义。书家有用如撑上水船,用尽力气,仍在原处来作比方,这也是极其确切的。”

 

何谓血法?

    元代陈绎曾(翰林要诀·第二血法)曰:
    “蹲七分三折,管直心圆。
    驻七分力到水聚。
    提三分大指下节骨辣水下。
    捺九分力满。
    过十分疾过。
    抢各有分数,圆蹲直抢,偏蹲侧抢,出锋空抢‘
    烟三分三摇笔杀力。
    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者字之血也。笔尖受水,一点已枯矣。水墨皆藏于副毫之内,蹲之则水下,驻之则水聚,提之则水皆人纸矣。捺以匀之,抢以杀之、补之,此以圆之。过贵乎疾,如飞鸟惊蛇,力到自然,不可少凝滞,仍不得重改。”


    按语:字由血生,当慎重为之。

为什么说字以骨力为主?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曰:“字以骨力为主。(书谱》所云‘众妙枚归,务存骨气’也。余书素恶桃达,故于颜、柳、欧、褚及北海书,旧夕参摹,未敢以妍媚取悦也。客曰:君于八法用笔,结体已自明悉,每嫌骨力多而妍媚少,故时人都不悦君书。余曰:‘惟其骨力多,方合古人;惟其不悦时目,正是进步。”,
    按语:字骨力超越常人,方能得到认可。

为什么说众妙效归,务存骨气?

    唐孙过庭《书谱》曰:“假令众妙故归,务存骨气;骨既存矣,而遒润加之。亦犹枝干扶疏,凌霜雪而弥劲;花叶鲜茂,与云日而相晖。如其骨力偏多,遒丽盖少,则若枯搓架险,巨石当路,虽妍媚云胭,而体质存焉。若遒丽居优,骨气将劣,譬夫芳林落蕊,空照灼而无依;兰沼漂萍,徒青翠而奚托。是知偏工易就,尽善难求。”
    按语:求取书法之骨力,是一种巧妙把握之力。把笔不下力不行,下死力也不行,而是要在行和留、提和按、疾和涩、虚和实、干和湿、藏和露等各种矛质的运笔法中去巧妙把握,才能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作品所具有的阳刚之力、阴柔之力、迅猛之力、飘逸之力等力感。

作书行笔之法有哪些?


    东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观形章第八》日:“夫临文用笔之法,复有数势,并悉不同。或有藏锋者大,藏锋在于腹内而起。侧笔者乏,亦不宜抽细而且紧。押笔者人,从腹起而钾之。又云:利道而牵,钾即合也。结笔者撮,渐次相就,必始然矣。参乎妙理,察其径趣。憩笔者侯失,憩笔之势,视其长短,侯失,右脚须欠也。息笔者逼逐,息止之势向上,久久而紧抽也。整笔者将,处,即捺脚也;将,谓劣尽也。缓下笔,要得所,不宜长宜短也。战笔者合,.战,阵也;合,叶也。缓不宜长及短也。’厥笔者成机,促抽上勿使伤长。厥,谓其美也,视形势成机,是临事而成最妙处。带笔者尽,细抽勿赊也。带是回转走入之类,装束身体,字含鲜洁,起下笔之势介法有较重也。子为其著而后反笔抽之。翻笔者先然,翻转笔势,急而疾也,亦不宜长腰短项。叠笔者时劣,缓不宜长。起笔者不下,于腹内举,勿使露笔,起止取势,令不失节。打笔者广度。打广而就狭,广谓快健,又不宜迟及修补也。


    按语:行笔之法多矣,宜在实践中逐渐领会运用。

行笔之间有法吗?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揖·缀法第二十一》曰:“行笔之间,亦无异法,在乎熟之而已。唐太宗日:‘缓则滞而无筋,急则病而无骨。横毫侧管,则钝慢而多肉。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及其悟也,思与神合,同乎自然。’吾谓书法亦犹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其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按语:人谓学书法非口传身授不可,余谓欲至其极,非超越口传身授不可,个中道理,不知可知晓否?

何谓运笔八字法?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曰:“元李雪庵运笔之法八,曰落、起、走、住、叠、围、回、藏。施之于侧、勒、努,则八运笔皆备。此法盖用之于大字,是以元时禁中匾额皆雪庵所书,虽赵松雪亦推让之。至明景泰中,李淳进八十四条结构法,盖从李雪庵八法运笔及陈绎曾、徐庆祥书法增减而成者,此乃题署孽案大书法也。今人收作小字,以教初学,殊失古人立法本意。”
    按语:作大字、小字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不可死搬硬套。

一字之中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空隙留多少才算恰到好处?


    沈尹默《书法论丛·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唐颜真卿<述张旭笔法十二意>》:“‘间’是指一字的笔画与笔画之间,各个部分之间的空隙。这些空隙,要令人看了顺眼,配合均匀,出于自然,不觉得相离过远,或者过近,这就是所谓‘均’。举一个相反的例子来说,若果纵画与纵画,横画与横画,互相间的距离,排列得分毫不差,那就是前人所说的状如算子,形状上是整齐不过了,但一人眼反而觉得不匀称,因而不耐看。这要和横、纵画的平直要求一样,要在不平中求得平,不直中求得直,这里也要向不均处求得均。法书点画之间的空隙,其远近相距要各得其宜,不容毫发增加。所以真卿用了一句极端的话‘间不容光’来回答,光是无隙不入的,意思就是说,点画间所留得的空隙,连一线之光都容不下,这才算恰到好处。这非基本功到家,就不能达到如此稳准的地步。”


    按语:点画与点画之间的空隙应于不均处求均,才能恰到好处。否则一味求均,便状如算子了。

中锋、侧锋写出来的笔画具有什么特征?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曰:“中锋画圆,侧锋画扁。舍锋论画,足外固有迹耶?”   

 

 

 

按语:中锋,也叫“正锋”,就是行笔时,笔锋走中路的意思。具体讲,写字时笔锋落纸,万毫齐铺以后,笔锋所走的道路,正是点画的中间,这就是中锋用笔。篆、隶、行、楷、草体都是以运用中锋为主,特别是篆书,基本上全用中锋,所以我们要在正确执笔、运腕的前提下,不断练习运用。侧锋,也叫偏锋,就是起笔时笔锋在点画的一侧,如写横笔锋在左上沿向右横抹出去。侧笔,是在隶向楷书演变时期形成的。下笔时笔锋稍偏,则落墨处显出偏料的姿势,如人行路,偶遇仄歪的地方,侧身一掠而过。所以凡用侧笔必当迅捷取势,不可迟缓。方笔字体,看起来自然厚重,但不加些侧笔,就显得粗拙乏神,加侧笔就比较险峻易生妍媚,但纯用侧笔,专主姿致,又流于单薄无力。


使用偏锋对书作有什么坏的影响吗?使用偏锋有什么好处?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曰:“偏锋正锋之说,古来无之。无论右军不废偏锋,即旭、素草书,时有一二。苏、黄则全用,文待诏、祝京兆亦时借以取态,何损耶?若解大绅、马应图辈纵尽出正锋,何救恶札?”


      清乾隆年间书法家蒋骥《续书法论·偏锋》曰:“晋魏唐宋大家,皆一脉相传,余自成一体者,不免有偏锋之别。学者知中锋,可不趋向此途,然亦偶有峭拔俊逸,偏正同工者,既事临池,亦宜深省。尝观米老书落笔飞动,运管常如跳丸舞器,故灵妙不测,矫变异常,绝不规矩正格,然至末笔,必收到中锋。”


    按语:用锋多样不损艺术之美,有何不可?这里关健是以美趣为原则。大王中锋用笔,时而侧锋,为人称道,黄庭坚纯用中锋,作品不是也很好吗?看来中、侧锋用笔都无不可,但以中锋为主,就看你字画是否求得和谐,格调是否取得统一。

为什么说“中锋”用笔是书法中的根本方法?


    沈尹默(书法论丛·笔法》:“毛笔的制作形式,我们是熟悉的,笔头中心一簇长而且尖的部分名为锋,周围包裹着短一些的毛名为副毫。毛笔这样制作,是为使笔头中间便于含墨,笔锋在点画中行动时,墨水会随着在它所行动的地方顺着尖头流注下去,不会偏上偏下,偏左偏右,而是均匀渗开,四面俱到。这样形成的点画,自然不会有上重下轻、上轻下重、左重右轻、左轻右重等等偏向的毛病,就做到了书家所一致主张的‘笔笔中锋’。笔笔中锋,点画自然无不圆满可观。所以历代书家的法书,结构短长疏密,笔画肥瘦方圆,往往因人而异,而不能不相同的,就是‘笔笔中锋’。由此知道‘中锋’乃是书法中的根本方法,必当遵守的笔法。”


    按语:欲要中锋,必要管直。管不直锋则偏,锋偏就不是中锋了。

 

为什么书用中锋?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日:“书用中锋,如师直为壮,不然,如师曲为老。兵家不欲自老其师,书家奈何异之?”


    按语:中锋运笔点画或浑凝圆劲,或秀逸含蓄,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


   如何取得锋中?


    清包世臣《艺舟双揖·述书上》曰:“晤秀水王良士仲瞿,言其内子金礼赢梦神授笔法,‘管须向左迄后稍堰,若指鼻准者,锋乃得中’。”


    按语:“指鼻准者”之准,即平直意。

何谓内撅、外拓?哪些书家碑版属于内撅、外拓?


    沈尹默《书法论丛·二王法书管窥》:“大凡笔致紧敛,是内抵所成;反之,必然是外拓。后人用内抵外拓来区别二王书迹,很有道理,说大王是内报,小王则是外拓。试观大王之书,刚健中正,流美而静;小王之书,刚用柔显,华因实增。我现在用形象化的说法来阐明内抵外拓的意义,内撅是骨(骨气)胜之书,外拓是筋(筋力)胜之书。再来就南北朝及唐代书人来看,如(龙门造像》中之(始平公》、(杨大眼》等,(张猛龙碑》、《大代华岳庙碑》、《隋启法寺碑》,欧阳询、柳公权所书名碑,皆可以说它们是属于内抵范围的;《郑文公碑》、《羹龙颜碑》、《篙高灵庙碑》、《刁遵志》、《崔敬琶志》等,李世民、颜真卿、徐浩、李琶诸人所书碑,则是属于外拓一方面;至于隋之《龙藏寺碑》,以及虞世南、褚遂良诸人书,则介乎两者之间。但要知道这都不过是一种相对的说法,不能机械地把它们划分得一清二楚。推之秦汉篆隶通行的时期,也可以这样说它们多半是内抵法,自解散隶体,创立草体以后,就出现了一些外拓的用法。我认为这是用笔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可以理解的。由此而言,内抵近古,外拓趋今,古质今妍,不言而喻。学书之人,修业及时,亦甚合理。人人都懂得,古今这个名词,‘本是相对的,锤舞古于右军,右军又古于大令,因时发挥,自然有别。古今只是风尚不同之区分,不当用做优劣之标准。”


    按语:说大王是内撅,小王是外拓,只是相对而言,其实大王的作品并非全是内极,小王的作品也并非全是外拓。内极和外拓只是技巧运用和意象表现上的差别。内极法表现为笔致紧敛且静,技法和意的表现属内向;外拓法相对内投则笔致较为松活,散朗多姿,刚用柔显,其意更为奔放、豪纵。刚用柔显是方法,散朗多姿是效果,是“动”的结果,技法和意的表现属外向。古往今来的所有书法作品不外这二者,也有介乎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在笔致的松紧上。掌握内撅之法,关键在紧指,静运;运用外拓之法,关健在虚腕,松肩。内极法多用于篆、隶、楷,外拓法则用于行草居多。作书者当于内极多下工夫,然后可拓展至外拓,二者不可偏废。只有运用精熟,才会使自己的作品既不失于构谨,又不流于荒率。

初学宜用内抵好、还是外拓好?怎样运用内撅、外拓?


    沈尹默《书法论丛·二王法书管窥》:“我认为初学书,宜用内抵法,内抵法能运用了,然后放手去学习外拓方法。要用内报法,先须凝神静气,一心一意地注意到纸上的笔毫,在每一点画的中线上,不断地起伏顿挫着往来行动,使毫摄墨,不会溢出画外,务求骨气十足,刚劲不挠。前人曾说右军书‘一拓直下’,用形象化的说法,就是‘如锥画沙’。我们晓得右军是最反对笔毫在画中‘直过’的,直过就是毫无起伏地平拖着过去,因此,我们就应该对于一拓直下之拓字,有深切的理解,知道这个拓法,不是一滑即过,而是取涩势的。右军也是从蔡琶得笔诀的,‘横鳞竖勒’之规,是所必守。以如锥画沙的形容来配合鳞、勒二字的含义来看,就很明白锥画沙是怎样一种行动。你想在平平的沙面上,用锥尖去画一下,若果是轻轻地画过去,恐怕最易移动的沙子,当锥尖离开时,它就会滚回小而浅的槽里,把它填满,还有什么痕迹可以形成?当下锥时必然是要深人沙里一些,而且必须不断地微微动荡着画下去,使一画两旁线上的沙粒稳定下来,才有线条可以看出。这样的线条,两边是有进出的,不平匀的,所以包世臣说书家名迹,点画往往不光而毛,这就说明前人所以用‘如锥画沙’来形容行笔之妙,而大家都认为是恰当的,非以腕运笔,就不能成此妙用。凡欲在纸上立定规模者,都须经过这番苦练工夫,但因过于内敛,就比较谨严些,也比较含蓄些,于自然物象之奇,显现得不够,遂发展为外拓。外拓用笔,多半是在情驰神怡之际,兴象万端,奔赴笔下,翰墨淋漓,便成此趣,尤于行草为宜。知此便明白大令之法,传播久远之故。内抵是基础,基础立定,外拓方不致流于狂怪,仍是能顾到‘纤微向背,毫发死生’的妙巧的。外拓法的形象化说法,是可以用‘屋漏痕’来形容的。怀素见壁诉裂痕,悟到行笔之妙,颜真卿谓‘何如屋漏痕’,这觉得更自然,更切合些,故怀素大为惊叹,以为妙喻。雨水渗人壁间,凝聚成滴,始能徐徐流下来,其流动不是径直落下,必微微左右动荡着垂直流行,留其痕于壁上,始得圆而成画,放纵意多,收敛意少。所以书家取之,以其与腕运行笔相通,使人容易领悟。前人往往说,书法中绝,就是指此等处有时不为世人所注意,其实是不知运腕之故。无论内抵外拓,这管笔皆要左右起伏配合着不断往来行动,才能奏效。若不解运腕,那就一切皆无从做到。这虽是我说的话,但不是凭空说的。”


    按语:如何运用内撅、外拓法,真的是让人再明白不过的了。受益匪浅、受益匪浅也!


 

顿和挫有什么区别?用挫笔的好处是什么?怎样用挫笔?


    清乾隆年间书法家蒋骥《续书法论·顿挫》曰:“顿挫与提顿相连。欲挫仍须提,既挫又须顿也。知顿则精神完固,不可重滞;知挫理骨节灵通,不可拖沓。顿字易晓,挫法难明,窃用鄙词以宣其旨:挫者,顿后以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于顿处,有横,有直,有转,看字之体势,随即用收笔或又用顿运行。盖点画用挫则笔意不周,钩超用挫则法无不到。耀笔用挫,须用翅锋。妞者,即米老无笔不缩,’无笔不收。”

 

 


    按语:这段文字阐发“挫”字用笔,以及“挫”在具体笔画中的应用,极能深入,触及要处。末了解释“妞”字,用米老话作注,亦有见地。

什么叫顿笔?什么叫驻笔?

清乾隆年间书法家蒋骥(续书法论·顿与驻别》日:“手不运而以笔按下为顿,运笔而意有所顾,因用迟涩出之者为驻。“
    按语:顿而有力;驻而含情。

怎样用转法?


    清顺治年间书画家查重光《书筏》曰;“数画之转接欲折,一画之自转贵圆。同一转也,若误用之必有病,分别行之,则合法耳。”
    清乾隆年间书法家蒋骥《续书法论·两转字最要》日:“作书有‘两转’一字:转折之‘转’,在字内;使转之转,在字外。牵丝有形迹,使转无形迹。牵丝为有形之使转,使转是无形之牵丝。此即不着纸,极要留意。”

 

 


    按语:转,不是写字时用手指转动笔杆,而是笔触纸面写出圆转回旋,没有方折棱角的笔画。具体说,转是写出团的点画的用笔方法。“转以成圆”就是这个意忍。转法的要领是转的关健处笔不停驻下来,行笔的过程中速度比较均匀。折,在方法上与转相反。折是写出方的.氛画的用笔方法,“折以成方”就是这个意思。折法既可运用于一画的开始和结束,也可以运用于一画的中间,所谓“一笔三折”。一般多用于“拐弯”的地方。用折笔写横画的方法是:起笔(笔锋开始与纸接触)向左上方接着向下顿笔,稍停后即向下行笔;收笔时稍加顿驻即折锋向上提笔。用折笔写横折的方法是:起笔与上述写横画的方法相同,行笔到横的尽头处即可顿笔折锋(亦即折笔)向下行笔。用拆笔写竖折的方法是:起笔与上述写竖的方法相同,写到竖的尽头处,即可梢加停顿折锋向右行笔。概括地说,折笔的方法是笔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这就是折笔的要领。折的关健处要顿笔,按照上述方法练习,慢慢你就会掌握要领。

何谓“一波三折”?为什么说作书须悟波折之法?

 

何谓“一波三折”?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曰:“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

    沈尹默《书法论丛》日:“碟有撑张开来的意思,又叫做波,是取字具有曲折流行之态。流俗则一般叫做捺,是三过笔形成的,所以有一波三折之说。”
    按语:在书法上,不仅要求捺要有起有伏,三次转换笔锋,而且要求所有笔画在书写中要直中见曲,生动多姿。

 

为什么说作书须悟波折之法?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曰:“作书当悟波折之法。盖点画长短各有分寸,随其体而结之,不能泥于成见。倘字本用长,而长者不安,则就其短而施之;字本用短,而短者不足,则就其长而满之。若执着成见,凝滞于胸,终不能参以活法运用,必致如《书谱》所云‘任笔为体,聚墨成形’矣。虽参以活法,亦自有一定不易之势。奔放驰骤,不越范围,所谓师古而不泥于古,则得之。”
 

   按语:不泥于成见,灵活运用,乃为得法。

钩笔转角,折锋轻过”,道理何在?


    沈尹默(书法论丛·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唐颜真卿<述张旭笔法十二意)》:“‘曲折’,萧衍文中作‘屈’,是一样的意思。真卿答以‘钩笔转角,折锋轻过’。字的笔画转角处,笔锋必是由左向右,再折而下行,当它将要到转角处时,笔锋若不回顾而仍顺行,则无力而失势,故锋必须折,就是使锋尖略顾左再折而向右,转而下行。《九势》转笔条的‘宜左右回顾’,就是这个道理。何以要轻,不轻则节目易于孤露,便不好看。暗过就是轻过,含有笔锋隐藏的意思。”
    按语:“折锋轻过”是“钩笔转角”的秘诀。


何谓“赴笔之法”?


    沈尹默(书法论丛·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唐颜真卿<述张旭笔法第十二意>》:“‘赴’字是表示速行的样子,又含有盗行或侧行的意思。盗行、侧行皆须举动轻快而不散漫才能做到,如此则非用意专一,聚集精力为之不可。故八法之努画,大家都主张用赴笔之法,为的是免掉失力的弊病。由此就很容易明白要字中有力,便须用赴笔的道理。把人体的力通过笔毫注人字中,字自然会有骨干,不是软弱瘫痪,而能呈现雄杰气概。真卿在雄字下加一‘媚’字,这便表明这力是活力而不是拙力。所以前人既称羲之字雄强,又说它姿媚,是有道理的。一般人说颜筋柳骨,这也反映出颜字的用笔在于刚柔结合的筋力,这与他懂得用赴笔是有关系的。”
    按语:学会运用越笔之法,则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撇画应该怎样写为好?


    沈尹默(书法论丛·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唐颜真卿(述张旭笔法十二意>):“‘决谓牵掣’,真卿以‘牵掣为撇’(即掠笔),专就这个问题回答用决之意。主张险峻,用挫锋笔法,挫锋也可叫作折锋,与筑锋相似,而用笔略轻而快,这样形成的掠笔,就不会怯滞,因意不犹豫,决然行之,其结果必然如此。”


按语:“意不扰豫,决然行之”是写好撇画的关健。


怎样撇、捺?


    清竺重光《书筏》日:“横撇多削,竖撇多肥。卧捺多留立捺多放。”
按语:当如此。


何谓撇、捺之法?


    东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开要章第九》日:“夫作字之势,伤甚为难,锋括(古兵器)来去之则,反复还往之法,在乎精熟寻察,然后下笔。作)字不宜迟,l不宜缓,而脚不宜赊,腹不宜促,又不宜斜角,不宜峻,不用作其棱角。二字合体,并不宜阔,重不宜长,单不宜小,复不宜大,密胜乎疏,短胜乎长。”
    按语:凡事精熟便不难,况撤、捺乎?

如何求得直画之直?


    沈尹默(书法论丛·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唐颜真卿<述张旭笔法十二意>》:“纵是直画,也是同横画一样,对于它的要求,自然意在于求直,所以真卿简单答以‘必纵之不令邪曲’(指留在纸上已成的形而言)。照《九势》‘竖勒’之规说来,似乎和真卿所说有异同,一个讲‘勒’,一个却讲‘纵’,其实是相反相成。点画行笔时,不能单勒单纵,这是可以体会得到的。如果一味把笔毫勒住,那就不能行动了,必然还得要放松些,那就是纵。两说并不冲突,随举一端,皆可以理会到全面。其实,这和‘不平之平’的道理一样,也要从不直中求直,笔力才能人纸,才能写出真正的可观的直,在纸上就不显得邪曲。所以李世民讲过一句话:‘努不宜直,直则无力。’八法中谓画为努。”

按语:直画于不直中方求得。

如何作横画、竖画?

    清朱履贞《书学捷要》曰:“作书须纵横得势。若前后齐平,上下一等,则有字如算子之讥;独字中横画宜平,忌左低右高,左长右短。赵子固尝论之矣。历观古帖,凡长画皆平,是以行间整齐,无倾侧之患。惟李北海行书,横画不平,斯盖英迈超妙,不拘形体耳。古人作一字,横画须连满一行。一画之势,如千里阵云,谓下笔之际,须存意思,忌左右圆匀无力。”
    “横画起轻而收重,竖画起重而收轻。古人谓横画竖起,竖画横起,此言似难解而易知也。盖书中笔画,必有棱侧方笔,即三折势是也。如竖画之起,其上须有方势,方则左右皆有棱角,左右既有棱角,则似横起,非真正横起也。横画之理亦然。”
    按语:横画竖起,竖画横起,只有这样横竖笔画才能达到艺术的要求。

如何求得横画之平?


    沈尹默(书法论丛·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二)唐颜真卿<述张旭笔法十二意)》答:“每作一横画,自然意在于求其平,但一味求平,必易流于板滞,所以柳宗元的(八法颂》中有‘勒常患平’之戒。八法中谓横画为勒。在《九势》中特定出‘横鳞’之规,《笔阵图》中则有‘如千里阵云’的比方。鱼鳞和阵云的形象,都是平而又不甚平的横列状态。这样正合横画的要求。故孙过庭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抄。’笔锋在点画中行,必然有起有伏,起带有纵的倾向,伏则仍回到横的方面去,不断地一纵一横地行使笔毫,形成横画,便有鱼鳞、阵云的活泼意趣,就达到了不平而平的要求。所以真卿举‘纵横有象’一语来回答求平的意图,而得到了长史的首肯。”


    按语:平而又不甚平当是横画横列的理想状态,达到这一状态笔锋在运行中必须有起有伏才行。

如何作点?为什么说“点定则四面皆圆”?


    东晋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说点章第四》日:“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街,或如蹲鸥,或如科斗,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鹦口,尖如鼠屎。如斯之类,各察其仪,但获少多,学者开悟。”)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曰:“凡字每落笔,皆从点起。点定则四面皆圆,笔有主宰,不致偏枯草率。波折钩勒一气相生,风骨自然遒劲。董文敏谓‘如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又云:‘自收自到,自起自结。’皆此意也。褚河南行书,赵文敏行楷,细参自能悟人。”
  按语:书法的组成在线条,线条由.点组成,能注重到点则无不具备。作点宜丰富多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