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互联网
2012年9月6日,科技部印发《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我国膜领域科技发展“三个提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的贡献度)、一个完善(完善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
1、点评《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根据《高性能膜材料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2010年我国膜产值超过300亿元,占全球膜市场的10%左右。规划提出,到2015年膜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规模、产业年增长率30%(按此增速估计,2015年市场规模约为1114亿元),但仅为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中,规划提出实现5-8种关键膜材料国产化;建设膜生产线3~6条,但材料类型、及生产线产能信息没有具体披露。
高性能膜材料“十二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属性 指标
科技 约束性 5~8种关键膜材料实现国产化,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形成发明专利500项以上
预期性 培养和引进20~30名战略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形成10~1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学研创新团队
形成10~15个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新增3~5个国家级研发和服务平台
经济 约束性 建成膜生产线3~6条
预期性 产业增长率30%,形成千亿产业
形成10家上市公司
社会 预期性 示范工程3~5项,示范工程废水减排30%
示范工程2~3项,示范工程节能20%
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