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炭黑原料油(煤焦油)2009年总体情况及发展趋势
2012-09-16 | 阅:  转:  |  分享 
  
炭黑原料油(煤焦油)2009年总体情况发展趋势及对建议

一、2009年煤焦油生产情况

背景——焦炭:2009年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效果显著,下半年起经济显著增长。我国粗钢和生铁产量分别达到5.68亿吨和5.44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并相应拉动了焦炭产能产量的发展。2009年我国机焦产能41575万吨,焦炭产量34502万吨,比2008年焦炭产量31214万吨增加10.5%,约占世界焦炭产量三分之二。

1.煤焦油产能、产量

煤焦油资源量应是焦炭产量的~5%,由焦炭的产量大致可推算煤焦油的产生量(资源量),即09年理论上限可达到1725万吨。

煤焦油产量

炼焦行业协会统计,2009年108家重点焦化企业产煤焦油615.7万吨。此数低于去2008年的664万吨,一个原因是统计还未完全。(2008年行业协会统计到125家),从焦炭增长看,煤焦油产量应相应增加。

煤焦油加工量

炼焦行业协会统计2009年22家企业加工量320.5万吨,加工率52%。(2008年统计32家,392.9万吨,加工率~60%)

煤焦油加工厂的加工能力:据炼焦行业协会统计,我国焦油加工厂已有106家,总加工能力1452万吨,较2005年增长1.64倍以上,已大大超过了全国焦油总产量。详见下表(按能力大小) 省市 企业名称 能力(万吨) 1 上海市 上海宝钢化工有限公司 75 2 陕西省 神木锦界天元化工有限公司 50 3 河北省 黄骅市信诺立兴煤化工有限公司 45 4 山西省 山西宏特煤化工有限公司 45 5 山东省 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有限公司 40 6 河南省 安阳市宝硕焦油化工有限公司 35 7 山东省 山东固德化工有限公司 30 8 山西省 太兴集团精诚化工有限公司 30 9 山西省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30 10 山西省 山西介休佳乾煤化工公司 30 11 河北省 唐山考伯斯开滦炭素化工有限公司 30 12 辽宁省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化工总厂 25 13 内蒙古 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焦化厂 25 14 山东省 济宁炭素工业总公司 23 15 山东省 济宁辰光杰科特煤化有限公司 20 16 江苏省 江苏华泰化工有限公司 20 17 辽宁省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 20 18 江西省 江西黑猫炭黑股份有限公司 20 19 云南省 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 20 20 山西省 山西国投腾阳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20 21 湖北省 武汉平煤武钢焦化公司 20 22 云南省 云南曲靖众一煤化工有限公司 20 23 四川省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 20 24 河北省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 25 山西省 山西德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 26 山西省 孝义市红塔煤焦有限公司 18 27 山西省 山西金尧焦化有限公司 16.5 28 内蒙古 神华乌海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15 29 河北省 旭阳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邢台旭阳煤化工公司) 15 30 山西省 山西潞宝新能源集团 15 31 河南省 河南博海化工有限公司 15 32 山西省 山西大土河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15 33 天津市 天津天铁炼焦化工有限公司 15 34 黑龙江 七台河市隆鹏煤炭发展有限公司 15 35 河北省 秦皇岛华瑞煤焦化工有限公司 15 36 山西省 太原市美宏佳化工有限公司 15 37 辽宁省 鞍山市立明化工有限公司 15 38 山西省 山西金源煤化科技有限公司 15 39 山西省 山西运城隆达工贸有限公司 15 40 河北省 邯郸市鑫宝煤化工有限公司 15 41 河南省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焦化厂 15 42 云南省 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5 43 山西省 孝义市东兴化工厂 15 44 山西省 孝义市铭信煤化工有限公司 15 45 山西省 孝义市海玛德里东正冶金化工有限公司 15 46 山西省 山西运城飞龙化工有限公司 15 47 辽宁省 辽宁东颢化工有限公司 15 48 安徽省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煤焦化公司 12 49 宁夏区 宁夏西泰煤化工有限公司 11 50 山东省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厂 10 51 山东省 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10 52 河北省 考伯斯(中国)炭素化工有限公司 10 53 河北省 河北东旭化工有限公司 10 54 山西省 山西绛县恒奇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0 55 山西省 山西合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0 56 河北省 唐山市宝铁煤化工有限公司 10 57 山东省 兖矿科蓝煤焦化有限公司 10 58 山西省 山西永东化工有限公司 10 59 山西省 山西侯马汇泉化工有限公司 10 60 河北省 河北唐山汇源煤化有限公司 10 61 吉林省 通化金山化工有限公司 10 62 江西省 江西家福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10 63 山西省 运城市绛县经济开发区天宝化工有限公司 10 64 天津市 天津木林森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9 65 山西省 山西运城市新北方化工有限公司 9 66 江西省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焦化厂 8 67 陕西省 韩城市黄河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8 68 四川省 四川达钢焦化厂 8 69 内蒙古 内蒙古鄂尔多斯恒旭炭素有限公司 8 70 黑龙江 伊春市龙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8 71 甘肃省 酒钢集团宏泰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7 72 山东省 山东民生煤化有限公司 7 73 贵州省 水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煤焦化公司 7 74 湖北省 湖北武钢集团鄂钢焦化厂 6 75 山西省 山西瑞欣化工有限公司 6 76 云南省 云南师宗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5 77 内蒙古 内蒙古乌海东能煤化有限公司 5 78 山西省 山西远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5 79 宁夏区 宁夏平罗县翔泰煤化工有限公司 5 80 山西省 山西安泽伦虎焦油加工厂 5 81 山西省 山西万荣曙光化工厂 5 82 山西省 山西鸿毓化工有限公司 5 83 山西省 山西楼东俊安煤气化有限公司 5 84 山西省 山西孝义金潮煤化工有限公司 5 85 山西省 山西绛县吉昌化工有限公司 5 86 四川省 四川达兴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5 87 山西省 襄汾县天顺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5 88 重庆市 重庆钢铁公司焦化厂 5 89 河北省 石家庄市德利化工有限公司 5 90 黑龙江 黑龙江黑化集团有限公司 5 91 湖南省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5 92 新疆区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 93 河北省 河北新兴铸管公司 5 94 福建省 福建三明 5 95 吉林省 吉林长春振邦化工有限公司 5 96 山西省 山西恒信化工有限公司 3.5 97 山东省 山东德州竭智达化工有限公司 3 98 黑龙江 七台河市兴盛化工厂 3 99 贵州省 贵阳华能焦化制气公司 3 100 山西省 太原钢铁集团焦化厂 3 101 黑龙江 黑龙江美孚华 3 102 云南省 云南靖源焦化有限公司 3 103 山西省 孝义市金精化工有限公司 3 104 河南省 河南天宏化工有限公司 2 105 山西省 临汾恒通源焦铁有限公司 2 106 江苏省 无锡焦化有限公司 2 合计 1452 煤焦油进出口情况:

出口焦油连年下降,2009年出口量9,318吨,同比下降93%。进口煤焦油34,402吨,我国已成为煤焦油的净进口国。因进出口绝对量都很小,对焦化行业和炭黑行业影响都不大。进出口详细情况如下表:

2009年1-12月份中国煤焦油分按国别进出口统计

国别 进口量

(千克) 进口金额

(美元) 出口量

(千克) 出口金额

(美元) 日本 30,174,883 7,312,044 9,267,678 2,869,469 台湾省 2,989,626 848,602 0 0 越南 956,420 156,730 0 0 德国 272,782 296,840 380 156 英国 8,950 21,124 0 0 美国 55 868 28 21 法国 33 1,305 5 55 泰国 30 195 0 0 朝鲜 0 0 50,000 13,500 荷兰 0 0 50 27 瑞士 0 0 8 400 芬兰 0 0 5 50 合计 34,402,779 8,637,708 9,318,154 2,883,678 平均251美元/吨 平均309.5美元/吨 小结:对以上诸情况做简单分析,可得下面看法:

⑴煤焦油的产量远小于潜在资源量,加工量又远小于产量。

除去统计不完全的原因,产量低主要原因还有:①很多焦化厂焦油回收水平尚较低(焦油对干煤回收率应~3.5%,但行业最新统计实际约有1/3的焦化厂回收率在3%以下。),以后加强技术和管理,应有提升的空间;②尚存的热回收、无回收焦炉根本不回收化工资源,把焦油和苯类全烧掉了。

至于加工量远小于产量,未加工的煤焦油主要被制炭黑(约占1/3)和作为能源消费掉了。

⑵煤焦油加工能力远大于产量,焦油加工装置开工率仅一半。

反映出焦油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①焦油加工厂由于各种原因盈利状况不够好;②大型装置采购原料困难。

⑶我国已是煤焦油纯进口国,且进出口量很小,不到产量的1%,价格与国内煤焦油市场出入也不大。所以目前进出口对我国焦油加工业及相关行业影响很小。

⑷我国焦油加工装置分布并不均衡,依次为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南。华北、华东能力特别突出,这些地区既是焦化资源地,又是煤焦油加工下游较大的化工产品市场地。

2.煤焦油价格情况

下图为中国炼焦行业协会所作2009年煤焦油价格指数变化曲线(注:价格指数:按94年4月为基准期,基数100)

09年年初240点(~1600元/吨),升至5月大幅上升至300点左右,以后基本平稳,年底约在310点(~2070元/吨)。

2010年以来煤焦油价格呈上升态势,1月份已涨到340点(~2270元/吨)。





从图可看出,上两条线(华东、华北)价位相对较高,这和这些地区化工发达有关,而下两条(东北、西南)较为较低,更多地体现了这些地区的冶金行业色彩。

下图包括了09年以来蒽油价格走势,从图中可发现,蒽油价格的变化趋势与煤焦油基本一致。其价格比煤焦油高出~300元。

图:2006年6月-2010年蒽油价格走势图

下表为2010年1月几个炭黑油品出厂价举例:

脱晶蒽油 一蒽油 二蒽油 炭黑油 武钢3000元/吨 鞍钢2300元/吨 鞍钢2200元/吨 攀钢2461元/吨 小结:一年来影响焦油和蒽油价格上升主要原因是经济复苏,主要的关联因素包括:

⑴原料推动:煤价上涨推动煤焦油成本上升;

⑵焦油加工下游产品市场变化影响:包括萘-苯酐-减水剂、酚类、沥青、炭黑等;

⑶与石油价格相关,在能源意义和石油化工产品上,煤焦油均与石油有密切关联。



二、发展趋势

1.产业政策

一年来国家出台的政策中,有几项新的内容对煤焦油有影响,值得关注:

⑴国务院国发〔2009〕38号《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规定“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项目。禁止建设不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和《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的焦化、电石项目。”此举将对焦化盲目扩张起到抑制作用。

⑵《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新条件规定“新建煤焦油单套加工装置应达到处理无水煤焦油15万吨/年及以上;……已有的单套加工规模10万吨/年以下的煤焦油加工装置……应逐步淘汰。”此项利于煤焦油加工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⑶对热回收焦炉,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工信厅产业[2009]79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焦化行业准入公告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

明确:“2010年底之前,按照《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要求,受理2004年底以前依照国家有关程序审批或备案建设的热回收焦炉项目准入公告申请。2011年1月1日起,不再受理热回收焦炉建设项目的准入公告申请。2005年1月1日起建设的热回收焦炉项目,均不符合《焦化行业准入条件(2004年)》的规定,企业的准入公告申请一律不予受理。”这些规定意味着05年以后建的热回收焦炉均不合法,以后也不会再批建;04年以前的要严管。(2009年我国热回收焦炉产能2500万吨左右)。这对相对增加煤焦油资源量是有好处的。

2.产量

●近期

煤焦油供应量基本取决于焦炭产量,经过09年前期的经济衰退后又呈上升态势。对于焦化行业,有两点值得关注:1,虽产能已过剩,但近期钢铁、焦炭需求仍然较旺盛,煤价、焦炭价格、焦化产品价格均在上升。并且我国已成为焦炭净进口国。2,从铁焦平衡看,我国炼焦规模已大大过剩,虽国家政策在控制新建焦炭项目,但近期各地上焦化项目频频,仍有过热景象,山东、河北、河南、苏北、东北、云南等地又有很多焦化在干,山西经过淘汰落后大幅度减量后,又有兴建大型焦炉的势头。这些新项目肯定新增加煤焦油的产量。但我认为这种态势难以长久,需求拉动后劲不足,经过竞争会有一大批企业被淘汰或减产。即很可能不久又面临一次较大的起伏。

●远期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顾问徐广成近来著文《未来十年中国焦炭产量的走向》,对未来焦炭产量做出预测,认为今后的焦炭产量不可能再大量增加,相反要走向大幅度减少。主要受下面几个因素影响:

⑴炼铁技术进步,降低焦比,减少焦炭消费量。

⑵炼钢降低铁钢比,要减少焦炭消费量。

⑶过了建设高峰期,消费钢材要逐渐降下来,随着消费焦炭也要降下来。

⑷出口焦炭走向大幅度减少,2009年出口焦炭约54.43万吨,一年减少了1158万吨。今后出口钢材要萎缩,也减少了焦炭用量。

所以,预测未来十年焦炭全国年产量要减少到2亿吨左右。相应的,煤焦油理论资源量将低于1000万吨,产量将更低。

3.加工量

近年来,焦化界在新建、扩建焦化的同时,很多厂家都把目光放在深加工上,建设和规划了多套焦油加工装置。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建设和规划的加工能力已经超出了煤焦油供给量。现在一些装置存在原料吃不饱现象,规模效益难以体现。

一些焦油加工厂因原料-产品价差小,在重要产品(萘)收率不高、能耗高、市场适销做得不够诸因素下并不赢利。使得一方面很多项目在建、另一方面很多现有装置又处在惨淡经营之中。

新建焦油加工装置多,对炭黑行业继续传递出信息:直接用煤焦油制炭黑的比例将越来越小,而使用蒽油、配制炭黑油将逐渐增多。这应该是个好事,既符合产业政策,又有利于炭黑品级的提升。

三、对焦化与炭黑两个行业加强合作的建议

1.共同贯彻产业政策

因势利导,炭黑行业把煤焦油加工产品炭黑油(包括配制油)作为主要原料发展方向。资源量可靠,价格适当,利于生产高品级炭黑产品。

焦化行业提高焦油综合加工水平,选择先进工艺流程,合理配置品种,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增产相对廉价的炭黑原料油,支持炭黑企业发展。

近年来,有些企业上焦油加工项目对上下游缺乏分析,出现盲目跟风、无序建设,选用技术陈旧,经营亏损,最终造成社会财富的浪费。这也反映出政策规划和导向的影响力不够,应引起行业重视。炭黑若把原料资源建立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也会受到株连。

2.在以下诸方面加强合作开发

①产品标准、技术指标

现有炭黑油的质量标准两大行业各说各话,未能融合,更未能优化,对生产技术提高导向性不清楚,不利于针对性保证下游产品品质,也限制了资源潜力的发掘。(如:现有的蒽油质量标准只能说明产品“合格”,并未导出怎样更有益于何种炭黑的生产。)建议根据两行业特点对炭黑油质检项目共同进行研究、调整、细化,制定科学标准,真正做到适销对路。

②工艺技术

配合研究同时适于焦油蒸馏、油品配制、炭黑需求的工艺路线。对配套建设焦油加工和炭黑生产的园区实行合理配置物流、能源综合利用以及三废处理,实现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这方面课题如:

△充分利用焦化资源,扩大炭黑油产率,合理利用沥青资源。

进一步扩大原料供给量,增加高碳氢比组分量。改进焦油加工工艺,选择多产炭黑油的流程。一方面增产了炭黑油,另一方面减少了经济效益差的沥青,一举两得。

△研究油品配制技术。

△炭黑尾气综合利用,余热回收后,经脱湿、脱硫,可由于焦炉加热。

△充分利用焦化厂或焦油加工厂生产条件,统一供热供水。

△配合实验,调整原料,开发炭黑新的品种和品级。

③工程设计

推进厂学研和跨行业联合开发、设计,从根本上实施优化,使两个系统共同受益。首先争取由焦化、炭黑界最权威的设计研发单位沟通合作,取得突破。

④信息、学术

加强两个行业间在市场信息方面的合作,如参加对方的信息交流和学术、技术交流活动,还可共同组织专题交流活动。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炭黑与焦油加工目前都是利润较薄的产业,但是也蕴藏着巨大的增利潜力。我认为,两行业的具体单位加强合作,开发技术和市场,挖掘出埋藏在行业交结中的潜力,一定能把各自的加工提到一个新水平,取得更大的经济效果。

















1







献花(0)
+1
(本文系辰元财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