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历史名街---道前街

 苏迷 2012-09-16

苏州官衙中心----道前街

    苏州是文化之都,街巷之间有很多文物遗迹,坐落着无数当时的高堂华屋。而这些曾经散落在苏州古城内的街巷至今仍然存留的已经很少了。一条条街巷都演绎着苏州曾经的历史或今天的人文,苏州的路名很有味道,都像是一位历史的见证人,记录着苏州的前进与发展。而且苏州的路名很多都标明方位,例如:东大街、西大街、东北街、西北街、观前街、卫道观前、天库前、司前街等等。这是一个既省事又亮眼的聪明做法,比起北方有些城市以经几路、纬几路的命名,更具人情味和文化味。

苏州历史名街----道前街
30年前的道前街

    在我小的时候还能听到府前街的名字,貌似。此后就一直是道前街了,再以后我以为胥门过了红旗桥(姑胥桥)往西也是道前街,原来取了一个新名字,叫做:三香路。那个时候到胥门已经是遥遥不可及的大事了,如今思想起来苏州果然还是一个小城,只是这样的小城,从明朝中叶至今的400多年间,独领“风骚”数百年。据有关资料,清朝各地商人在苏州府设立的会馆、公所就达227个,苏州俨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

苏州历史名街----道前街
30年前的道前街

    道前街,从东到西由原道前街、府前街、卫前街合并而成,这是清之前三个大官府衙门所在地。一九八○年统一称为道前街。其实统称道前街并不是建国后,民国时期苏州由长洲、元和、吴县合并为吴县,1937年县府将府前、道前、卫前街合称县府路,后称道前街。

苏州历史名街----道前街
30年前的道前街

    明清两代这里是苏州官府衙署集中的区域,明代的苏州府治就设在东大街与道前街的街口北端(今会议中心附近),与现在西美巷的况钟祠相隔一墙之壁。这条街上还设有卫所、兵巡道衙门。卫前即苏州卫治前,府前即苏州府署前,道前即按察使司署前。如今那“卫”,真成了卫生部门,苏州的市立医院;那“府”,变成了苏州的会议中心(原吴县人民大会堂);那“道”,现在倒是还有古迹可见。按察使衙门,民国时的江苏省高等法院,著名的“七君子”,就在这里受审的。如今是苏州一些局级机关的用房。

    道前街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红旗西路,它是改革开放后苏州第一条拓宽的马路,八十年代初拆了南边沿诃的所有房子拓成如今的样子。后来中央派了两位中顾委委员来,检查结论是“破坏性建设,建设性破坏”。好在两位都作古了。否则如果再来看看,那评价大概应是对古城的“毁灭性建没,建设性毁灭”了。

苏州历史名街----道前街

    不过,拓宽后沿河行道树改了银杏,廿多年过去了,却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到秋季都极为靓丽。非但白天,晚上的彩灯按大水的说法是什么来着,总是幽幽泛着森人的光芒,胆小之人慎独自走过。或许也是对植物的一种无情杀害吧。

   一个城市最好的“名片”,就是这个城市大街小巷的名字。因为这些大街小巷的名子,承载着一个城市与其它城市不同的历史沿革,更承载着一个城市与其它城市不同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市民天天在这些大街小巷中繁衍生息,这些大街小巷的名子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在人们记住他们的时候,也就潜移默化地受着这文化底蕴的熏陶与传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