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新宾 清永陵 二

 书楼寻踪馆 2012-09-16

辽宁新宾 清永陵 二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那天早晨,走在抚顺的新华大街上,边走边看这座陌生的城市。“东北”这个词所指的范围相当大,佳木斯是东北,锦州还是东北,但这两个地方相隔千里,风物自然也差的很多,跟黑龙江人比起来,秦皇岛人更像我的老乡。此前我仅仅是在锦州一带活动,真正的东北腹地我几乎就没到过,这次来抚顺还是第一次。

新华大街的尽头是新建成的抚顺北站,洁白,而且高大。站前的广场上有细细拉拉的人,打听好了汽车站的去向,我便一路朝东走,够奔抚顺的汽车站。

一路上道路两旁都是又矮又旧的灰色小楼,这根锦州车站附近的景象是何其的相似——东北很多城市车站附近好像都是这样,中国城市最大的特色就是雷同。但愿我此行的目的地不是这样。

最终我还是到了现代化的抚顺客运站,在冰冷的大厅里等了一会,上了一辆开往新宾的中巴。车子开出市区花了大概一个小时,很慢,但我正好有机会看看抚顺的街景,还是与锦州无异,但路边上的朝鲜馆子要比锦州多,招牌菜无非是狗肉和烤肉,尽管目前南北韩的人在国内都很少接触这两样东西,但国人还吃得很有滋味。

车子开出市区之后就是另一番景象了。郁郁葱葱的群山和金灿灿的稻田。这边的绿化搞得真不错,满山的的绿色、红色和黄色。秋天到了,上山的树木有些已经发了黄,而有些则发了红。这再在配上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和几户蓝天下、稻田那一边的农家和脚下的苏子河,这便是东北腹地的景象吧?

再经过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漫长的旅途之后,前面公路上出现了一座“皇清故里”的牌坊,永陵镇到了。

永陵镇是新宾县管辖下的一个镇子,在抚顺以东很远的苏子河畔。号称是努尔哈赤的老窝,龙兴之地。在这里有两处比较著名的景点,一处是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在迁都辽阳之前的都城,也就是后来的“兴京”。另一处则是赫图阿拉以东十几里之遥的清永陵,也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

清永陵实际上就是努尔哈赤家族,或者说是清朝皇室的祖坟。在永陵镇以东不远处的启运山脚下。启运山自然是后来改的名,起初这里叫“尼亚满山岗”,据说是长白山的余脉。第一个入葬的是努尔哈赤的太爷叫福满,之后是他的生母、爷爷和父亲。最后还有他的两个叔叔。那时候努尔哈赤家的祖坟不过是几个小坟包。到了后来子孙们竟然拥有了全天下,成了中国的皇帝,我们中国人,特别是古代人,得了势之后很爱干三件事,一是买房子置地,二是娶老婆,三是修祖坟,常人如此,皇家亦如此。“尼亚满山岗”改叫作“启运山”祖坟由老陵改叫兴京陵,最后升格为永陵。几位祖先起先还只是被追封为王,后来竟然成了皇帝。陵墓也由过去的小坟头不断增加方成,陵门、享殿、碑楼,最后竟成立了专门管理陵寝事物的衙门。虽然如此,但与沈阳的两座陵墓和关内的东西二陵相比,永陵还是十分的寒酸,足见大清开国之初不过也就是个地方军阀的水准。

然而最终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永陵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今天,终于被开成了景点,成功的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为当地的开放搞活,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结尾很光明吧?)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清永陵大事记

?年 约在明嘉靖年间福满逝,始葬福满陵墓。

1569年 明隆庆三年喜塔腊氏厄墨乞(塔克世妻,努尔哈赤生母)病故,葬尼雅满山岗南麓(
1583年 明万历十一年二月,觉昌安、塔克世父子在古勒城大战中被明辽阳总兵李成梁误杀后归葬尼雅满山岗。

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努尔哈赤的爱妻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姐姐入葬尼亚满山岗

太祖伯父礼敦,五叔塔察篇古等亦葬尼雅满山岗

1624年(后金天命九年)尼雅满山岗的景祖、显祖、孝慈高皇后,弟舒尔哈齐、长子禇英等诸陵迁东京(辽阳)陵安葬

1634年(后金天聪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尊赫图阿拉为“兴京”,赫图阿拉祖陵则称兴京陵

1636年(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大金为大清国,称帝。按古制追尊四祖为四王,即猛特木为泽王、福满为庆王、觉昌安为昌王、塔克世为福王。为四王设太庙祭祝。同时在老陵兴祖墓后设肇祖衣冠冢。专称肇、兴二祖为“二祖陵”。

1648年(清顺治五年)清世祖章皇帝福临追封四王:猛特木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同时追封四王的嫡福晋分别为肇祖原皇后、兴祖直皇后、景祖翼皇后、显祖宣皇后。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路旁的下马碑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1651年(顺治八年)封乔山尼雅满山岗为“启运山”,设官兵守护陵寝。1653年(顺治十年)始建享殿、配殿、方城门墙。

1655年(顺治十二年)立肇、兴二祖神功圣德碑建碑亭

1658年(顺治十五年)因东京陵风水不如兴京陵好,遂将景、显二祖陵及礼敦、塔察二墓迁回兴京陵肇、兴二祖墓前。

1659年(顺治十六年)更兴京陵名为永陵。

1661年(顺治十八年)命名享殿为“启运殿”,方城门为“启运门”。立景、显二祖神功圣德碑建碑亭。

1662年(康熙元年)奉安四祖满、汉文神牌于启运殿。

1670年(康熙九年)于永陵西堡设永陵总管衙门,专司陵寝安全防卫。

1672年(康熙十一年)于永陵后堡设永陵掌关防衙门,专司永陵祭祀及陵内一切事。

1677年(康熙十六年)永陵改用黄琉璃瓦件。

1730年(雍正八年)建齐班房、祝版房。

1736年(乾隆元年)建茶膳、涤器房。

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陵外设栅木1344架、红桩36根、白桩64根、青桩36根。

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永陵前设满、蒙、汉、回、藏五体下马石碑。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1922年(民国十一年)裁撤永陵总管及掌关防衙门,其事务归兴京县公署管理。

1925年裁撤永陵掌关防衙门,永陵祭祀归县公署办理。

1961年,成立新宾县文物管理所,

1963年永陵列为省级文保单位,永陵事务归文管所办理。

1979年10月1日,永陵正式向国内开放。

清永陵在1988被公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10月22日撤消县文物管理所,成立清永陵文物管理所,清永陵由专门管理机构清永陵文物管理所使用。

2004年7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陵门,永陵在设置上仿照了明朝的皇陵,但规格上却大打折扣。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这陵门如果不用皇琉璃就跟山西的地主大院差不多了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使用栅栏据说是满族特色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启运门前的四座碑楼分别是:肇祖原皇帝(第七辈祖宗蒙特木)、兴祖直皇帝(太爷福满)、景祖翼皇帝(爷爷觉昌安)、显祖宣皇帝(父亲塔克世)。但次序我记不清了。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碑楼乃入关后所见,做工精细,规格也很高。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碑楼内之赑屃,形制与清代皇家建筑内常用者无异。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碑上的 满文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碑楼内仰视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碑楼之角科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启运门,也是仿照昌平十三陵设置的,但规格不高,连斗拱都没有。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在皇太极昭陵和奴儿哈赤的福陵中都有这种雕龙的影壁墙,但前者的龙是拿琉璃构建拼凑而成,但到了这里却是拿砖雕的。可见开国之初的国力之弱。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享殿,启运殿,也是整个永陵最重要的建筑。用以供奉四位祖先牌位之用。但很有趣的是,明清关内皇陵正殿的规格都要明显高于配殿和陵门,但在永陵,启运殿和启运门以及东西配殿的规格竟然是完全一致的。真是能凑活就凑活啊。又足见开国之初的艰难。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神道也很窄,而且石料也不太好。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殿前燎炉,也很简陋。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启运殿后的坟丘。本来皇陵都会在地宫上筑起宝城明楼,但在这里,仅仅是二层石台上的六座土坟!最中间的一座是肇祖原皇帝(第七辈祖宗蒙特木)的坟头。但努尔哈赤发家时,这位老祖宗已经死了近三百年了,所以这座坟仅有象征意义。

[转载]辽宁新宾清永陵
神树,据说当年努尔哈赤的太爷福满就葬在这颗树下,以此为祖坟之标记。解放后,具体时间忘了,这颗神树好像被雷给劈了,后来又朴种了一棵,就是照片上这颗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