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那时不明白

 渔父 2012-09-18

已发2012年第3期《山东青年》

因为那时不明白

1961年起, 金庸先生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射雕”三部曲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的创作。19773月,金庸为此书的单行本写了篇后记,最后两段他这样写道:

“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人与男人间的情义。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之情,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也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初读这些文字时,总感到不解。见多识广的金庸先生为什么说自己写的“太肤浅”“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为什么“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直到近日才在一本资料中看到,原来金庸在写《倚天屠龙记》时,刚三十多岁,对于人生的生死离别,还没有切身体会。197610月,也就他写这篇后记的5个月前,他的长子自杀了。起因是金庸要离婚,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长子查传侠不同意,并且以死进谏,时年十九岁。当金庸得到儿子突然自缢丧命的消息时,真如晴天霹雳,他伤心得几乎也想跟着自杀。

5个月后,当金庸提笔写下《倚天屠龙记》后记,物是人非,相隔两世,人生的生离死别,血淋淋地展现在面前。一句“那时候我还不明白”饱含了无尽的感伤和至痛,还有冷彻入骨的遗憾。

而我们自己,又有多少“因为那是还不明白”而留下的遗憾呢?

小的时候,对一切封建的迷信的观念和活动嗤之以鼻。每逢初一十五,奶奶总是在院子里点一炷香烧几张纸,嘴里念念有词,保佑这个祝福那个的。还有,她最不愿意死后火葬,要我们无论如何在她离去后都要土葬。我对她说,现在国家规定,一律火葬,不得例外。奶奶听了便痛苦不堪。现在想想我是多么残忍。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工作后,有一个女同事,她最听不得一些悲惨的故事,每当有人讲谁谁出车祸死了谁谁家里遭到了不幸,她总是兀自落泪。我们都笑她,说她也太脆弱了,这些事这些人与你有什么关系,别搞得像个伟人心系天下苍生似地。现在想想我们说错了。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人生中还有许许多多当时不明白的事情,有些事需要时间和生活来告诉我们,而有些事需要我们自己来磨砺。还有一些人一些事,经过了,又错过了;拥有了,又没有珍惜。当所有的经历都风干成记忆时,才会读懂那句话:“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而遗憾也就此铸就。

让我们早日去明白吧,让我们的人生少一些痛彻心骨的遗憾,用心去爱每一个人,用爱去明白一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