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雄王建國號文郎”(一堂古漢語課後有感)

 释道平 2012-09-18

鴻龐氏首曰經陽王,相傳我越之始君也,生洛龍君。王乃洛龍君之子也。

初炎帝神農氏三世孫帝明,南巡至五嶺,娶婺卷女,生子祿續,有聖德,帝明奇愛之,欲使嗣位。祿續固讓其兄宜。帝明於是立帝宜為嗣,治北方,封祿續為經陽王,治南方。涇陽王生子崇纜,號洛龍君;洛龍君娶嫗姬生百男,為百粵之祖;推其長者為雄王嗣君位,建國號文郎國,都峰州,相傳十八世,皆稱雄王。是辰居民入水,頗為蛟龍所傷,王教人以墨畫水怪於身。自是始免其害。文身之俗才始此。

 

今天開始,我們的古漢語課,可以涉及越南的古代歷史,雄王是越南的建國始祖,在越南歷史乃至現代民眾心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從文中我們知道,雄王是炎帝三世孫帝明孫子崇纜的長子。從中我們知道越南自古和我中華民族同發源于炎帝,本是同根。文中的帝明南巡之地,五嶺就位於今天的廣東廣西江西湖南境內,尤其是兩廣之地。細細對照越南的文化習俗,乃至語言都和兩廣相似相近。歷史的車輪在不斷前進,社會形態和乃至文化習俗也隨歷史的發展不斷變革,但萬變也離不了其宗,也抹不掉原始的痕跡。拿現代的美容整形來說,你再整得如何,內在的骨骼還是根本的東西,是不能夠大改的。

看看現在的中越南海之爭,作為華人,中華之領土完整我們誓死都要維護,想說的就是,如果追根溯源的話,其實到最後,我們都是一家人在刀槍相見。看到很多網絡報導,提到越南的歷史教科書,就是一部抵抗外侵的歷史,我沒有機緣看到,不忘自己的國恥,無可厚非。這也說明越南這個民族時時以史為鑒,發奮圖強,這是他們的文化屬性。這就是他們不管自己的實力到底如何,都敢於叫囂不止。其實兩國的政府,都是來自一個學校,沒什麼不同,該有的腐敗,該有的特權階級,都如出一轍。而百姓只要能吃飽肚子就能夠滿足,不會也不敢對當局指三道四,更不敢表達什麽很大的異見了,這也是同根同源的文化屬性使然。

說到底,中越本為同根同族。和平相處是最好的歸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