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的;现代的,传统的;保守的还是激进的,我都试过。也试过各种各样的指标,包括指
标的联合使用。但是总觉得有一些问题。也许是我研究的不够深入。就拿波浪理论来说
吧,第一,它试图把所有的市场波动都归结为完美的比例和结构,就像黄金分割和费波纳
神奇数列,我觉得这就有一定的问题。虽然人类的总体行为可能符合这种最完美的结构。
但对一个具体的对象上,我并不认为一定可能实现。第二,波浪理论关于一个推动浪有5
浪结构,然后5浪中有一浪延长的描述。可以解释9浪的推动结构。但如果出现7浪结构,
波浪理论可以用平台扩散型调整B浪过A浪顶来解释。因此,总觉得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事后验证全对,但行进中的判断就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最后我放弃了用波浪理论
进行实战,只是一种观察市场的方法。 行,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释为这个通道反映了人群总体的市场意愿和市场行进速度。 但个人觉得依据很主观的两条线进行交易,有点悬。 但细细说来就有问题。第一,为什么一定在高位它就会下跌,难道他就不能高位钝化,只要力量足够强大,飞船还可以离开地球。 在股票市场, 这个指标就不太好用,或者要反着用。在常态市场KDJ管用,在平衡市,震荡市,整理市有用,放到单边市就会产生问题。还有就是 指标参数设置的问题,到底是5,5,5还是9,3,3或者是8,9,3,3。有些人喜欢优化参数,但优化来优化去,最后效果也不一定好。 且RSI指标太快,太超前。你就说力量吧!市场往上推动,它确实需要力量而且需要有加 速度才能维持行进的角度,但这是自然状况,要是出现筹码锁定和市场交易意愿空前一致 呢?它没有力量,但市场照样上推,而且越推越快,物理学上讲,没有阻力,匀速运动和 静止是一样的。在金融市场,阻力就是市场反向买卖盘。所以RSI指标也有出问题的时候。 他老人家发出信号了,十有八九,一大半行情已经过去了,太滞后。所以我也不用。不 过,三个指标中,MACD虽然最慢,但最有分析价值。 论研究,我觉得这实在很幼稚。一招鲜,吃遍天。平均线系统蕴含很多的技术信息,轻视传统的, 完全是因为对平均线的研究不够。 阳相生相互转化,中间的学问很大。 但日线偏偏发出金叉,K线也走好,量价配合也好,而此时介入,多数情况下就是中、短 期头部。下面就KDJ指标在日、周、月线中的不同表现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注意:适用 范围为你选定的目标股) 值在20以下向上金叉KD值,或在强势区向上运动;同时月线 必须满足周、月线指标的KDJ方向朝上,绝对没有例外! 这时,该股面临着中级调整,此时短线介入风险很大,不宜介入。 向朝下,则可能是反弹行情,可用少量资金参与。 上,则此时股价正在进行试盘后的洗盘,或挖坑,或主力刻意打压,可等周线KDJ方向反转后介入。 线KDJ再次金叉进入。 这是运用MACD捕捉最佳买卖点的一种简易方法。 时图中的DIF和MACD两条白色和黄色的曲线,一般是视而不见的,我们只注重红绿柱的变化。 次头部和底部的形成,市场都会提供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机会给我们(入市或出场)。“大 红”之后是“小红”,“大绿”之后是“小绿”。 观望。也就是说,当经历一波下跌后,当股票处于最低价时,此时MACD “大绿柱”。我们首先不应考虑进场,而应等其第一波反弹过后(出现红柱),第二次再 探底时,在MACD中出现了“小绿柱”(绿柱明显比前面的大绿柱要小),且当小绿柱走平 或收缩时,这时就意味着下跌力度衰竭,此时为最佳买点,这就是所谓的买小(即买在小绿柱上)。 货,而应等其第一波回调过后,第二次再冲高时,当MACD上显现出“小红柱”(红柱比前 面的大红柱明显要小)此时意味着上涨动力不足,这时我们方考虑离场出货。这就是所谓的卖小。 场“再而衰”时,我们方考虑进场或减仓;当“三而竭”时,我们应重仓追涨,或者杀跌出货. 线:30日均线。只用这一条30日均线来进行大盘或个股的分析和买卖。 金叉”,这只不过是庄家在建仓而已,我们不应参与,而应保持观望;当股价(周线图) 再次突破30周线时,我们称为“周线二次金叉”,这意味着庄家洗盘结束,即将进入拉升 期,后市将有较大的升幅。我们应密切注意该股的动向,一旦其日线系统或者分时系统 (60分钟,30分钟)发出买信号(如MACD的小绿柱买点),我们应该毫不犹豫进场买入该 股。另外我们也可以延伸出“月线二次金叉”产生大牛股的条件,可以说90%的大牛股都具备这一条件。 周可划为一个周期,60分钟,30分钟可划为一个周期。多周期共振的含义就是指任何一个 买点或卖点都必须有两个周期或两个以上的周期发出买点或卖点(当然越多越好),方能 考虑进场买入或卖出,一个周期发出的买卖点是不予考虑的。 一个发出买卖点就可以认可),这时候,它的日线图或者分时系统(60分钟,30分钟)其 中之一也要发出买卖点(比如MACD的小红,小绿的买卖点,或者30日均线发出买卖点), 方能考虑买入或卖出。如果日线或分时系统没有买卖点,那么即使月线或者周线发出买卖 点也不应考虑,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周期发出买卖点,我们方能考虑进场。 起,只要有一个发出买卖点就可以认可),这时候,它的15分钟图或者 买卖点),方能考虑买入或卖出。如果15分钟图或5分钟图没有买卖点,那么即使60分钟 图或者30分钟图发出买卖点也不应考虑,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周期发出买卖点,我们方能考虑进场。 图或者分时系统发出买卖点,我们应重仓长线持股。(因为这是两个以上的周期发出的买 卖点)分时系统也一样。 系,重要的是必须要几个周期发出买点。 何投资分析理论都必然带有模糊的主观随意色彩。然而,在实战投资操作行为展开时又绝 对不允许模糊和主观随意。这就是投资分析研判理论与投资实战理论和谐统一的两难问题。 部市场规律的幻想。在实战中。我们只做能够被我们认识和把握到的行情和机会,而不会 勉强随意去做自己认识和把握不到的行情和机会。追求完美是最终走向成功的大敌。这种 完美主义的念头,将使我们内心无法保持宁静和平衡。心平气和,坦然地放弃不确定和无 把握的市场机会,以确保我们的投资活动处于完全可以被自己控制的范畴之中。 我们自己的,可以稳定获得的市场机会的利润。我们追求的是一种必然的成功而绝非偶然 的运气。同时,实战买卖操作信号定量化,客观化也是我们评价和衡量操作质量好坏最为重要的标准。 以市场发出的客观信号为准,绝对不是自以为是的预测为准。这是确定投资者是否专业的关键。 要有充分的资金进行参与,这是投资成功的关键. 背离,图态 次头部和底部的形成,市场都会提供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机会给我们(入市或出场)。 观望。也就是说,当经历一波下跌后,当股票处于最低价时,我们首先不应考虑进场,而 应等其第一波反弹过后,第二次再探底时,当再次拉升起,此时我们方考虑进场买入。技 术指标往往会形成背离,图态上会显现出盘底。上涨也同样。当第一波拉升起时,我们都 不应考虑出货,而应等其第一波回调过后,第二次再冲高时,当技术指标形成上会显现出 盘顶时,此时我们方考虑离场出货。也就是说,当市场“一鼓作气”时,无论是上涨还是 下跌,我们都应保持观望;当市场“再而衰”时,我们方考虑进场或减仓;当“三而竭” 时,我们应重仓追涨,或者杀跌出货。 |
|
来自: mujiebenren > 《2.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