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富翁撇下红火生意,回到穷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他,原是广水水利建筑安装有限公司四川项目部总经理,现任广水市关庙镇聂店村党支部书记何永存。 脚沾泥土,皮肤黝黑。他与普通村民无异,唯有打眼的豪华越野车,有点与众不同。 富民强村,一诺千金 昨日,站在聂店村跑马岗山顶,放眼四周,春上栽的油茶,熬过特大干旱和夏季的酷暑,在一场难得秋雨的滋润下,顽强生长。 刚从镇上为村农家书屋买回两个书柜和500册农科图书的何永存说:这一期共栽植了800亩油茶,投资6.5万元,将来就是聂店的“绿色银行”。 村党支部副书记何庆州介绍,项目由何永存联系,钱由他负担,包括村民挖树窝、栽树苗,每人每天80元工钱,都由他掏腰包,但将来的收益全部归村集体。 在村委会门口,立着一块牌子:发展油茶1300亩,投入50万元;建设当家堰塘10口,投入30万元;扩建卫生室,投入10万元;偿还外债100万元;发展生猪5000头、树莓200亩、有机蔬菜100亩…… 这是何永存领头的村领导班子的承诺。 别忘了你是一名党员 1984年,何永存高中毕业回村当会计。一晃10年,他厌倦了当年“撮谷子、赶猪子、撵鸡子”的村干部生活,感到“在家没出息”,携妻带子出门另谋生路。 靠着向亲戚借的2000元,在当时火热的三峡工地中堡岛租下一间60平方米的活动板房,开了一家小餐馆。 热情、直爽、诚实,何永存结交了不少朋友,让他有机缘参与水电施工,干起挖土方的行当,并组建了施工队。活儿干得好,施工队从十几人壮大到600余人,先后参与11个水电站建设。 他从家乡带出300多人,为村里捐资十几万元,但聂店村面貌依旧,还欠下巨额债务。 2010年底,村干部刘昌高来到项目部找他,代表全村党员请他回村当支书。“别忘了你是从聂店村走出去的娃子,更别忘了你现在还是村里的一名党员啊!” 一边是苦干苦拼创下的基业,一边是负债280万元的空壳村。 抉择艰难,往事浮现。 2007年,当过27年村干部的父亲溘然长逝,村民们倾家而出,为其送行。这一幕让何永存深受震撼,永远铭记。 亲朋不解,但47岁的何永存毅然回乡。 新时代的奉献与担当 去年2月10日,聂店村破天荒地开了一次村民大会,会场爆棚,连在外务工的村民也赶回来了。“我向大家承诺,不拿村里一分钱工资,不占村里一分土地,不报销因我开支的一分钱费用。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何永存掷地有声,山村沸腾了。 他出资7万元,整修了村卫生室。带头捐资5万元,设立医疗帮扶基金,所有村民看病不收诊疗费,老党员、五保户、困难户费用全免。 村卫生室医生祝明堂算了一笔账,过去打两瓶点滴要花40元,现在只要10元。 修堰塘,何永存拿出5万元,一连挖了10口堰。 广水今年遭受60年一遇的特大连旱,为搬水抗旱,他筹资18万元,使聂店村2000多亩水田全都插上秧,如今喜获丰收。 一年多来,他游说本村在外经商的老板捐款25万多元,支持村里的公益建设。 他先后引进两家企业投资聂店村,搞特色种植。 他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都用在了村集体建设。为村里找资金、跑项目,他常常自费赴四川、重庆等地找熟人。为不耽误工作,他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为他打理公司。 村民主理财小组的徐长凤说:“何永存担任村支书以来,不仅没拿村里的一分钱工资,反而为村里和村民倒贴了上百万元。”“为何贴钱当村官?”记者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