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易县昌西陵
昌西陵里埋葬着嘉庆皇帝的孝和睿皇后。位于河北易县清西陵区太平峪。始建于1851年(咸丰元年),建成于1853年(咸丰三年),共耗白银四十四万八千多两。
孝和睿皇后,谥号全称为“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天熙圣睿后”。姓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一等侯恭阿拉之女。在嘉庆皇帝尚未登基之前是他的侧室福晋。而嫡福晋则是喜塔腊氏。嘉庆登基之后,喜塔腊氏顺理成章的被册封为皇后。但这位道光皇帝的生母却没什么福分,仅当了一年多的皇后便死掉了。由于喜塔腊氏死在了嘉庆皇帝的前面,所以,她现在跟他的丈夫嘉庆皇帝一起葬在昌西陵东边三华里的昌陵里。由于喜塔腊氏的早亡,本来没有福分作皇后的钮祜禄氏便接班作了嘉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这位钮祜禄氏倒是比自己的前任硬实的多,一直活到了道光二十九年(1850年),这一年离道光皇帝本人驾崩还有不到一年时间。
这位差点就历经四朝的老太后钮祜禄氏,于1853年被葬入离自己丈夫的昌陵有三华里之遥的昌西陵。此时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开展两年有余了。

昌西陵前三孔神桥
通常来说,夫妻死后要合葬。但清朝的皇帝皇后们却未必如此。一般来说,清代的新皇帝即位后的首要大事就是为自己修陵。陵墓往往在皇帝死前若干年就已经修好等着皇帝入住了。这在现代人看来多少有点变态和不吉利。在此期间,如果皇帝的皇后薨逝,那皇后的梓宫就可以先于皇帝入住皇帝的地宫,在那里等着皇帝日后来跟自己合葬。一但皇帝驾崩,梓宫入住陵寝,地宫大门就要永远封死,再不许其他人打扰(当然,孙殿英和考古队除外)
如果皇后死在皇帝之后那又该怎么办呢?解决的办法就是在皇帝的陵寝附近再修建一座规模较小的陵墓供皇后使用。比如,孝和睿皇后比她丈夫嘉庆晚死了三十年。在她死后,她的孙子咸丰帝就在嘉庆的昌陵西边三华里的地方为她另建了一座陵墓。这座陵墓就是昌西陵。
三孔神桥东边的平桥
关于昌西陵名字的由来。之所以叫昌西陵,是因为这位皇后的丈夫嘉庆皇帝的陵墓的名字叫“昌陵”,而皇后的陵寝又在昌陵的西边,所以叫昌西陵。同理,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她的陵墓叫泰东陵。之所以叫泰东陵,是因为他的丈夫雍正皇帝的陵墓叫泰陵,而她自己的陵墓又在泰陵的东边,所以叫泰东陵。
昌西陵正门——隆恩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
昌西陵正门——隆恩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

隆恩门两侧的朝房,此图为东朝房。
东朝房是祭祀时准备奶茶瓜果的地方。
与之相对的西朝房则是为祭祀准备点心饽饽的地方。
隆恩门内

隆恩殿,用以祭祀墓主人的场所
隆恩殿前月台上放置的香炉

隆恩殿,用以祭祀墓主人的场所
隆恩殿大门
隆恩殿檐角
隆恩殿内之斗拱
隆恩殿内之斗拱
隆恩殿内之斗拱
隆恩殿内景
隆恩殿内之天花板,藻井绘丹凤展翅纹。
西配殿,用以喇嘛念经的场所
燎炉,用来焚烧金银锞子。东西各一个对称排列。其中帝后用黄色,妃子亲王用绿色
燎炉细部,仿斗拱
隆恩殿后之琉璃门,是通向保顶(或者宝城)的门户
隆恩殿后之琉璃门,是通向宝顶(或者宝城)的门户
隆恩殿后之琉璃门,门楣上有满汉“昌西陵”三字
宝顶与石台,宝顶下就是孝和睿皇后的地宫

石台上的雕刻,应为八仙中两位仙人的宝贝
宝顶下就是孝和睿皇后的地宫
从宝顶的方向数,神道上第七块石头是回音石(就是小蓝牌的地方)。由于陵园墙壁成圆弧形,所以站在回音石上说话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回音,显得自己的语音特别洪亮。

琉璃门内景
神厨库正门神厨库在隆恩门广场的东侧,是专门为祭祀烹制贡品的地方。神厨库只有帝后级别才能配备。
神厨
省牲厅(屠宰场)
神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