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 黄庭坚

 zgq638 2012-09-19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同诸甥待月。有客孙彦立者,善吹笛,有名酒酌之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释
 醽醁,音“陵路”,美酒名。 
 金荷,金荷叶杯。
 孙郎,指的是一个叫孙彦立的人。《宋六十名家词》题作:“八月十八日,同诸生步自安定城楼,过张宽天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坐来,一时,登时。
 霜竹,指笛子。笛子是用竹管做的,故云。马融的《长笛赋》里有这么几句:“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

赏析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载,黄庭坚此词作于戎州。作者在西南地区度过了五年的贬谪生活。这首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对被贬的不满心情。词前有一小序,申明作词经过。又据《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载,黄庭坚对这首词非常自诩,并说“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可见,这首词是有意学习苏轼《念奴娇》之豪放词风的。
   词以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三句描绘开阔壮丽的远景:雨后天晴,虹霓出现,秋空如洗,山峦叠翠,状如修眉,一片仲秋景色,衬托出作者开朗与快意的情怀。“桂影”以下六句写初月东升直至皓月当头的过程,其中穿插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颇具诗意。末二句从月光转到美酒,为过渡到下片作好准备。下片即景抒情。换头三句点出时间、地点与人物,指出当时是在张宽夫园中与外甥辈欢聚游乐。“共倒金荷”三句借畅饮寻欢暗中反映贬谪万里之外的困顿。“老子平生”六句写心情的旷达并借笛子的吹奏来表达内在的抑郁不平。但是,词人并没有被贬谪期间的愁苦情绪所压垮,也没有一味地牢骚不平,而是努力将自身融入自然和音乐,求得身心的解脱。这首词具有一种抑郁深拙与达观豪迈交织在一起的风格。词写仲秋景色,却没有古诗词中寻常可见的“枫林”、“落木”之类的衰飒景象,有的只是“断虹”、“秋空”、“万里青天”、“一轮玉”、“森木”等等巨大的、色彩鲜明的客观景物。面对这样一些经秋雨洗涤的自然景物,词人又怎能不胸胆开张、精神饱满呢?这样的景物与达观的情感结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这首词苍劲、乐观、豪迈的风格。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说:“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夏敬观《手批山谷词》说“山谷重拙”,这些特点,在这首词里都有所表现。
    此词作于西南贬斥,不像秦观贬谪词的无限感伤,而是如东坡词那般旷达。全词意境开阔,襟怀傲岸,表现了作者处逆境不妥协的倔强性格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风格豪迈、遒劲。胡仔评曰:“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云。”(《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引)。

  开头三句描写开阔的远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挂天,青山如黛。词人不说“秋空净”,而曰“净秋空”,笔势飞动,写出了烟消云散、玉宇为之澄清的动态感。“山染修眉新绿”,写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反用《西京杂记》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故典,已是极妩媚之情态,而一个“染”字,更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接着写赏月。此时的月亮是刚过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为了表现它清辉依然,词人用主观上的赏爱弥补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赏自然美景的娱悦心情,他接连以三个带有感情色彩的问句发问。三个问语如层波叠浪,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嫦娥驾驶玉轮是别开生面的奇想。历来诗人笔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栖”,“嫦娥倚泣”的形象,此处作者却把她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旧典翻新,非大手笔不能为也。

 

  此下转而写月下游园、欢饮和听曲之乐。“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词,信笔挥洒,写洒脱不羁的词人,正带着一群愉快的年轻人,张园密茂的树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离家万里,难得有今宵开怀畅饮!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三句把词人豪迈激越之情推向顶峰。这三句是此词最精彩之处。《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瘐亮武昌时,于气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楼游赏,瘐亮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老子,犹老夫,语气间隐然有一股豪气。
作者说自己这一生走南闯北,偏是最爱听那临风吹奏的曲子。“最爱临风笛”句,雄浑潇洒,豪情满怀,表现出词人处逆境而不颓唐的乐观心情。

 

  最后一笔带到那位善吹笛的孙彦立:“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孙郎感遇知音,喷发奇响,那悠扬的笛声回响不绝。

 

  此词以惊创为奇,其神兀傲,其气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壮阔的形象中勃发出一种傲岸不羁之气。作者自诩本篇“或可继东坡赤壁之歌”,确乎道出了此词的风格所。词人与苏东坡一样,饱经政治风雨的摧折,却仍保持着那种倔强兀傲、旷达豪迈的个性,这一点,充分体现他的诗词创作中。
        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说,这首词是在戎州写的。戎州在哪里呢?戎州,就是现在的四川宜宾县。本次写的是中秋节后,八月十八日,在张园赏月的事。 
  
        头三句描绘出了一幅秋天的气象。雨停了,天边还有彩虹,山是绿色的,尤如美人的眉峰。“断虹”、“霁雨”这两个意象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词人用“净秋空”而非“秋空净”,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写出了一个动态的效果,仿佛秋色在眼前变得澄净。将“山”比作“眉”,反用《西京杂记》中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的典故,体现出黄庭坚用典新奇的特点。一个“染”字,体现出了宏大的气势,试想,大自然用一支巨笔,将山的颜色重新渲染,不是很令人称奇吗?
  
        下面是三个问句。月桂树还很茂盛,怎么能说今天的月光不够明亮呢?天空那么辽阔,嫦娥啊,你在哪里驾驶着一轮圆月呢?月光落落散散,是为谁照亮这樽中美酒?八月十八,离中秋节相去不久,月亮还是很美满的。词人处在偏远之地,或许心中满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姮娥”一句,一改嫦娥孤独、倚泣的哀婉形象,给嫦娥一个广阔的空间,让她纵横驰骋。这个空间,不仅仅是黄庭坚给与嫦娥的,也是给自己引燃豪气的。
  
        下阙写到了游园。词人在张园的森木中穿行,微凉的风吹拂在人的身上,走在幽深的小径,煞是惬意。身后是一群青春的少年,和词人一起游赏。这三句写得十分优美,完全是散文式的笔法。情景如此美好,怎能无酒相伴?苏轼不是说过吗——“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将金荷叶杯斟满,举杯。就在酒即将入口之时,词人想到了家。万里以外的家啊……词人心情一抑,仿佛就要放下酒杯,叹一口气了,可看到身边这些意气风发的少年,彼此志趣相投,如何能不高兴?人生难得几回醉,何不痛饮今宵?“难得尊前相属”,豪气又回胸膛。于是朗然笑道:“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老子”,即老夫,隐然有份豪气在。此二字引典《世说新语》中所载,东晋庾亮在武昌的时候,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里,登南楼游赏,庾亮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笛声是清脆嘹亮的,颇能勾起人的壮志。词人一生仕途坎坷,走南闯北,起起伏伏之后,最喜欢的倒是那临风而起的清清笛音。正是那份激扬向上的心,让他在屡次贬谪之后仍能有乐观豪迈的心态面对世事。
  
        末两句写到了吹笛之人。孙彦立遇到知音,微微笑着,吹出了更加美妙的笛音…… 全词以笛声结束,余韵不绝。 词人以一腔豪情写秋之明月,大气精妙,向上乐观,全无悲秋的气象。如《宋史》本传说:“庭坚泊然不以欠谪介意,蜀士恭从之游,讲学不倦。”这份坦然,这份洒脱,又是几人可以比拟的?东坡有赤壁之赋,黄庭坚的这首《念奴娇》不也体现出了他的个人魅力吗?难怪作者自称此词“或以为可继东坡赤壁之歌”。
  
          总的说来,黄庭坚的成就在于诗、书、画、词、文,皆可与苏轼相媲美,难怪他能和老师苏轼齐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