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共文化场馆:免费之后期待转型(图)

 书海书生馆 2012-09-19

公共文化场馆:免费之后期待转型(图)

公共文化场馆:免费之后期待转型(图)



  按文化部、财政部要求,3月1日,湖南省文化厅上报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少儿图书馆、湖南省群众艺术馆在7月1日前免费开放;全省市州、县馆在10月1日前免费开放;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年底前免费开放。

  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对于6900万湖湘人民来说,是一大福音,体现出社会的文明进步。由于这一便利条件的提供,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场所,大家通过阅读、欣赏来接收信息、提升修养、净化心灵。同时,对公共文化场馆也提出了新要求,免费之后如何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是亟待考虑的问题。

  走在前列的博物馆免费开放

  此前博物馆、纪念馆的免费开放,带来了游客的井喷。省文物局博物馆处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71家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参观总人数达2516万,是免费开放前的两倍多。

  省博物馆在综合服务方面走在了前列。馆长陈建明介绍,自2008年3月20日免费开放以来,全馆人员没有将免费开放简单地理解为“开门迎客、政府补贴”,也没有因为免费开放而偏离博物馆的专业水准,降低服务质量,而是不断改善参观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在全国率先创造性地实行为每一批观众免费提供核心基本陈列“马王堆汉墓陈列”全程讲解的参观模式。去年,该馆接待观众136万人次,为观众免费讲解近2万批次。

  省博物馆还将优质服务覆盖到展厅以外,延伸到领票队伍的最后一位观众身上。通过科学设置参观环节、观众组织方式,确保观众激增下的参观秩序和观众、文物的安全;通过为特殊人群开辟绿色通道等人性化措施,最大程度地做到服务无盲点;通过电话、网络、现场预约,及时调整参观券的发放数额,为观众改签参观时段、领取机动参观券等,尽最大努力满足观众参观愿望。有业内人士表示,湖南省博物馆的免费开放和综合服务工作,可为公共文化场馆提供有益借鉴。

  公共文化场馆还有短板

  “总体来看,进入图书馆的读者呈上升趋势,上世纪90年代,湖南图书馆每年的借阅量是40多万,现在达到了160万。”湖南图书馆副馆长邹序明说,免费开放后,借阅量肯定还会增长,而湖南图书馆目前场地比较狭窄,每到高峰期,读者抢座现象严重。

  湖南省群艺馆在2008年异地迁建后,很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拟待完善。该馆相关负责人说,希望在财政保障免费开放时,对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公益性群众文化演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免费电影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给予支持。

  县级公共图书馆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去年4月,北京大学李国新教授会同湖南图书馆、衡阳市图书馆和湘潭大学的专家对衡阳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进行调研,发现几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方面图书少、新书更少,对读者吸引力不够,另一方面文化共享工程丰富的数字资源大量闲置;二是图书馆藏书、馆舍、馆员、投入和服务的公共性都需进一步加强;三是管理体制和机制亟须改革。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衡阳公共图书馆的问题在基层图书馆中具有普遍性。

  期待免费之后的角色转型

  随着免费开放的推进,上述问题更凸显出公共文化场馆角色转型的紧迫性。湖南省少儿图书馆副馆长杨柳认为,免费开放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通过免费开放,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场馆的功用,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如果只是满足于免费开放,而对使用者真实的文化需求很少顾及,服务读者的水平反而有所下降,就失去了免费开放的意义。

  株洲市图书馆馆长黄小平说,在收费时代,美术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少人问津,不仅仅是门票设限,图书的更新效率、古籍的开放程度、展览文物的价值、陈列美术作品的艺术性等等,都是影响读者和观众的重要因素,免费开放之后,这些方面的公共属性不该打折扣。

  当然,要完成转型,场馆自身的努力是一方面,还需公共财政加大投入,并对职工利益给予保障。湖南图书馆的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光取消办证工本费和年度验证费每年就是100多万,此外,收回出租的培训场地、为应对免费开放后增长的读者而添置相应设备和人员、打造读者直饮水系统等等,都需要大笔资金。

  业内人士表示,免费开放只是第一步,朝向文化的公共领地进步,免费之后的转型更值得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