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交易历史篇》

 

    首先,我想告诉你,外汇市场是一个风险市场,是一个必须具备极其严格执行力、忍耐力和纪律性的市场,成功交易的第一步就是先分析你的性格,如果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信守诺言的人、执行规则的人、三思而行的人、随机应变的人,那么你可以试着进入这个市场,请继续阅读我的《新手篇》。做外汇如做人,必须明白自己的目标,并为之而奋斗,才有可能走向成功的彼岸,成为一名稳定赢利的外汇交易操盘手。

 

       外汇交易的历史:外汇是如何开始的?

 

   我尽量用最简短的语言、简洁易懂的话对外汇的起源做个简单介绍,你必须了解这么一个历史。

   外汇交易市场最初成立于1973年。二次世界大战后,1944年为了稳定世界经济,西方发达国家签订了一个重要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它创造了货币互换的概念,并规定各个国家的货币直接与美元挂钩,美元又直接与黄金挂钩,这样就把外汇市场稳定下来了。同时它允许货币价格在很小的范围内自由波动,如果波动超出了范围,该国家中央银行就会出面干预。

   但是,由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布雷顿森林协定》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需要,在1971年就废止了。因此,在1972年外汇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重要的决策诞生了:一个是《史密斯尼安协议》建立,它允许更大范围的货币波动,允许货币波动就为外汇保证金的交易的建立提供了交易的可能。二是欧洲共同浮动汇率机制建立。在当时这两个货币体系和制度安排下,强国货币强者恒强,弱国货币弱者趋弱。这样,在1978年,欧洲西方国家为了对抗美国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1997年从东南亚的泰国开始,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危机冲击了整个欧洲货币体系,引起了各国货币的大贬值。其祸端引发者就是美国那老不死的金融大鳄——索罗斯先生!它领头的美国量子基金有6000亿美元。在香港回归期间,为了达到让人民币贬值的目的,索罗斯进入了香港的恒生指数期货市场、股票市场,用其庞大的对冲基金砸盘,企图将横生指数砸下去,来扰乱香港金融市场,达到人民币贬值的目的。这就是历史上的“香港金融阻击战”!用相当于4万亿人民币的资金砸盘,如同彗星撞击地球般爆发,当时香港的外汇储备只有3000多亿美元、大陆的外汇储备也只有3000多亿美元,是从哪里调集的资金去与索罗斯量子基金抗衡,我不知道,但操盘手却是从某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才生里选拔的,被专门选派到香港盯盘和操作。它砸多少,做空多少,就用资金与它抗衡对赌,把香港的横生指数拉起来!最终让索罗斯以沉重的代价结束这场金融恶战,滚回北美洲。

在当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我,正在领受国内A股的爆跌行情,根本不知道世界发生了什么,大盘仅次跌停的局面有史以来第一次看到。

      1992年欧盟成立,7年后欧元诞生,一个新的货币、一个能与美元、英镑、日元抗衡的货币诞生了!

    因此,在今天外汇保证金货币对中就有了直盘——所有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对,交叉盘——没有美元的货币对,就是因为这样来的。

    外汇交易市场起初只是现货市场,就是在当场、同等值进行的现货交易。并且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进行交易,因为门槛最少是100万美金,并且全部在银行进行交易。直到90年代后期,外汇保证金交易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于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外汇汇率放开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些零售外汇交易商,如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零售外汇交易商就是专门对个人投资者开放的一些外汇交易商,又叫做市商、平台商。这些交易商不停的开发市场、开发客户,所有的客户就在他们开发的平台里面,进行交易。但是如果所有的客户单独在一个交易商的平台里进行交易,一个人做多、一个人做空,就构成了一对客户的交易,但是如果遇到大趋势行情,单边向下,所有人都做空,那么谁来做多?没有人做多就无法交易,做空者就成交不了!怎么办?交易商只有自己承接下做空单,与客户对多了。如果客户个个厉害的话,只赢利而不亏,那么谁亏了?那只有交易商亏了。因此,交易商是要承接风险的,那么为了减少风险。就成立了几个大的外汇市场:伦敦、纽约、东京金融市场,这个市场是无形市场。就是无数个交易商、大银行把自己的交易头寸,投入到一个更大的市场中进行交易,把世界所有的头寸放在一起,这样交易商的风险就减少了。可能有人不知道什么叫“头寸”,那就是如果交易商的客户有100手做空,只有90手客户做多,还有10手做空单只有投放到大交易市场中去。

 这样,大家就知道,什么是“对赌平台”?什么是正规平台?什么是做市商?什么是银行间交易?那么你选择平台的时候,只要它的数据是与银行对接的,就非常的规范和完善了。只要是一个正规的注册交易商,受注册所在国家的金融监管部门监管,就不用担心和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