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千百年来,狐狸这种伶俐机敏的小动物一直不被人们欣赏,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是狡猾而狡诈的。即便在影视文学作品中修炼成人,也仍然以“狐狸
精”的骂名,被所谓的“正直人物”斜眼相视、鄙夷不屑的。纵使万般娇媚、千种风情,也脱不了世人眼中风骚妖冶的“恶妖”形象。 其实,狐狸 并没有做错什么。说它狡猾狡诈,是站在猎人,也就是它的敌人的立场上。谋我性命,设法脱逃,并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小小的报复,是狐狸比其他动物更聪明智慧的 表现,不该遭受谴责的。如果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凭人来捉杀,就不是狡猾狡诈的话,我还是更赞赏狐狸选择狡猾和狡诈的,这是万物生灵避凶趋吉的 本性,不过在狐狸身上表现的更明显些罢了。 至于那些幻化的女子,即所谓的“狐狸精”,我想除了蒲老先生那样的灵异大家,见过她们的恐怕不 多。即便是现实生活中被称作“狐狸精”的女子,客观看去,也大都是美丽温柔,女人味十足,而且颇为聪明伶俐的。那些骂主,多半是粗服乱发、跣足垢面,不知 女人之为何物的“黄脸婆”了。站在中立的角度看,第三者固然不值得同情,然而“第二者”就该值得怜悯吗?放弃了女人天性的是自己,怪不得别人的。身为女 人,采取自虐式的奉献,也并不值得赞扬。 若说狐狸是因为口腹之欲,鸡鸣狗盗,伤财还不至于害命,而被认定为不良的话,那么那些纯粹的大型肉食动物―――象老虎、豹子之类,恐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但可能伤财,而且可能害命,为何人们对于他们却宽容宽厚的多?岂不是“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了吗? 因此,我实在想不出,世人对于狐狸因何如此的耿耿于怀,一边贩卖或穿用着各种狐狸皮、狐狸尾的衣物,享受它带来的钱财、温暖或者虚荣,一边用种种不良的言辞,喋喋不休于它所谓的恶性。随和的声音,则颇有些“墙倒众人推”的味道。 而狐狸,这个小小的机敏的生灵,只回眸凝子一视,用它妩媚水润冷傲的眼神回对千百年的冷言风语,俯首匆匆,继续它独立的形程。长长的美丽的尾翼划过原野,留下又一个迷离的传说。 看过一个关于狐狸的真实的故事: 一只叫火焰的母狐狸,带着两个孩子斑点和红毛住在森林深处过着平静的生活。后来,火车进了森林,火焰决定带孩子离开。半路上,斑点掉进了陷阱,被猎 人带到了农场,关进了铁笼子。火焰跟踪猎人来到院门外,被猎狗发现,猎人出来追赶,火焰跑到山坡上,冲进羊群,蹿上老山羊的背。猎人不敢开枪,火焰趁乱逃走了。 夜里,火焰回到农场看斑点。猎狗发现了,穷追不舍。火焰听见火车的汽笛声,有了主意,她故意放慢脚步,把猎狗引上了铁路。临上高架桥,火车越开越近,猎狗也越追越近,火焰象一团燃烧的火苗蹿出去,敏捷的跳到桥边的山丘上,火车携裹着来不及躲闪的猎狗呼啸而过。 火焰又回到了农场。发怒的猎人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火焰看了一眼斑点,转过身朝远处跑去……不久,晨曦的山坡上出现了狐狸的身影:一只、两只、三只……直到――排满了山坡!猎人吓坏了,放了斑点,慌慌张张的逃走了。 这样的故事,一波三折,每一折里,都有着这只伟大的狐狸妈妈智慧的影子,她勇敢无畏,与猎人猎狗机智周旋,总终以她的智慧救下了她的孩子。这样的狐狸,能说她是狡猾狡诈的吗?除了伟大和智慧,我找不出任何负面的词来加在这只狐狸妈妈的身上。 听说,自那后,猎人挂枪,再也不打猎了。狐狸妈妈的此举,拯救了更多无辜的动物,真是“善莫大焉”。 应该说,这个故事也部分的改变了我过去对狐狸的一些偏见,其实,在这个故事之前,对于狐狸,我也一直是敬重而佩服的,故事之后,我更加认定她是美丽可爱、机灵乖巧、智慧聪颖、机智勇敢、恩怨分明的。 在某个聊天室,曾用过“狐狸未成精”的网名。用“狐狸”之名,是由衷的喜爱这个生灵,说“未成精”,多少有些迫于世俗的压力。尽管一再为狐狸及其精们打抱不平,然而一人难辩百人口,更何况,这个千百年传下来的词,不是我一个微若尘芥的小女子一篇无关痛痒的小文章就可以“拨乱反正”的。这点我深有自 知,于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世俗抗衡,其实是抗衡不起,便也不肯惹了世俗的“讳”。 然而细观那些现实生活中有狐狸品性的狐狸女子(声明一下,我所谓狐狸女子,与一般世俗所谓“狐狸精”不同,看下文便知),灵动滋润,生活的有声有色。她们关爱自己,保护自己,较之一般的女子,她们更理 性,更充满生活的智慧,她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驾轻就熟、左右逢源、进退有度,活的自在自如自我,生命丰盈而鲜活,饱满而富足。 做一个这样的“狐狸”女子,于己,养身养心,于人,养眼养神,何乐不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