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结构、经络穴位】让你百病不侵的穴位按摩法

 冬韵 如歌 2012-09-19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所以,腧穴的本义即是指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转输或输注于体表的分肉腠理和骨节交会的特定的孔隙。传统中医中常有穴位治疗法,如针灸、按摩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也能了解到自身穴位和对应的按摩方法,可以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各个穴位对应的身体反应:
  1、救命穴——人中
  2、万能穴——合谷
  3、长寿穴——足三里
  4、消气穴——太冲
  5、强胃穴——足三里
  6、腰痛穴——飞扬
  7、疏筋穴——阳陵泉、涌泉
  8、健脾穴、肚胀穴——公孙
  9、补肾穴——太溪
  10、止痛、冠心血管穴——膻中
  11、补血穴——血海
  12、止咳穴——极泉、尺泽
  13、皮肤病穴——曲池
  14、消炎穴——商丘
  15、耳鸣穴——少海
  16、颈椎病穴——天窗
  17、膝痛穴——内关
  18、头晕、呕吐、肠炎穴——梁丘
  19、打嗝不止、呕吐穴——涌泉、内关
  20、鼻炎穴——丰隆、手三里
  21、护膝穴——曲泉
  22、手脚麻木穴——复溜、环跳
  23、糖尿穴——地机
  24、牙痛穴——合谷、肩井
  25、胆结石穴——中渎
  26、失眠、遗尿遗精穴——然谷、太冲
  27、恐惧病穴——太溪
  28、治痘穴——太冲、曲池
  29、感冒鼻塞、嗓子痛、痔疮穴——孔最
  30、雀斑穴——丝竹空
  31、眼袋穴——承泣
  32、鱼尾纹穴——瞳子髎
  33、噩梦穴——厉兑
  34、肚子痛穴——下巨虚
  35、胃肠炎穴——天枢
  36、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炎穴——水道
  37、嗓子失声穴——大钟
  38、黑眼圈穴、皮肤增白穴——四白

 

39、减肥穴——带脉
  40、月经不调穴——水泉、带脉
  41、脑供血不足穴——解溪
  42、糖尿病穴——腕谷
  43、扭伤穴——大包
  44、厌食、脱发穴——太溪
  45、便秘穴——带脉
  46、过敏性鼻炎穴——迎香
  47、脑血管穴——瘛脉
  48、网球肘穴——少海、肘髎、尺泽
  49、手麻穴——支正
  50、坐骨神经穴、脊椎病——后溪
  51、腰椎盘突出穴——筋缩
  52、美容穴——天容
  53、急性咽喉肿痛穴——少商、关冲、涌泉
  54、慢性咽炎、咳嗽穴——天突、尺泽
  55、急性扁桃体炎穴——中渚
  56、咳喘穴——中府
  57、夜间 咳嗽穴——鱼际
  58、补气穴——经渠、气海
  59、感冒、白内障穴——肩髃
  60、明目穴——中渚
  61、乳腺炎穴——天池
  62、白发穴——浮白
  63、胆囊炎穴——日月、肝俞
  64、晕车穴——关冲
  65、疲劳穴——液门
  66、急性胃痛、急性肠炎穴——曲泽
  67、高血 脂穴——环跳
  68、腰酸穴——风市
  69、化痰穴——丰隆
  70、慢性肝炎穴——三阴交
  71、 抽筋、扭筋穴— —阳陵泉
  72、消化不良穴——率谷穴
  73、荨麻疹穴——太冲、风池
  74、鼻出血穴——内庭
  75、痛经穴——蠡沟、带脉
  76、口腔溃疡穴——间行
  77、瘙痒、调节血液穴——血海
78、腰背痛穴——委中
  79、肌肉萎缩穴——大都
  80、心脏供血不足穴——神道
  81、痛风穴——复溜、筑宾
  82、外脚踝关节穴——丘墟、外关、解溪
  83、性功能穴——会阴、地神
  84、老花眼穴——光明
  85、心脏补血穴、抑郁穴——极泉、
  86、冠心病穴——云门
  87、肾结石穴——筑宾
  88、落枕、偏头痛穴——外关
  89、电脑病穴——天窗
  90、甲亢穴——天柱
  91、中风穴——百会
  92、精神病 穴——涌泉
  93、水肿穴——承浆
  94、口眼歪穴——颊车
  95、老人痴呆穴——老人穴
  96、静脉曲张穴——太渊
  97、黄褐斑穴——天容
  98、耳炎穴——前谷
  99、中暑穴——十宣、人中
  100、心肌梗塞穴——极泉、膻中
  101、半身不遂穴-----风市、足三里
  102、发热穴----膻中(大椎、肺俞)
  103、瘫痪穴----环跳、阳陵泉、委中
  下面就是一些常见身体疾病的对应穴位按摩方法
  1、急性咽炎
治疗方法: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
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
  2、急性结膜炎
治疗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若配合患侧太阳穴点刺出血效更佳。
 
3、鼻出血
穴位:大敦和隐白穴。
方法:紧握住出血鼻孔对侧的大脚趾,一直握住不放,直至出血停止。
按:直立位拍腘窝治疗流鼻血简单方便有效。
  4、头痛
穴位:风池 舒胃穴(奇穴,位于剑突和第七肋骨之间)。
方法:患者坐位,女性应松开乳罩,医师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拇食指紧按脖颈两侧的风池穴,右手中指如勾状按压舒  胃穴,好像要把患者从地上提起。一般不超过15秒钟患者就会感到头痛减轻。
  5、呃逆
  穴位:攒竹穴。
  治疗方法:用双手拇指的指甲按住攒竹穴(两眼眉头端处),同时深吸一口气,摒住呼吸,并弯下腰,直至憋不住气为止。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就能止住呃逆。
  6、戒烟
穴位:(1)甜美穴(奇穴,位于列缺到阳溪连线中点)。(2)率谷 。
治疗方法:用1寸针。垂直进针3—5mm深,同时请患者深呼吸,行针将气导入,使手腕甚至手臂有麻木感。患者可能会有倦意或快感,但口中会有金属味或其他味道。留针30分钟。每日针一次,患者会有厌恶烟味感从而减少吸烟欲望,坚持一周左右就成功了。
  7、落枕
穴位:外关(手臂外侧中线,腕横纹上两横指处是穴)。
治疗方法:用1.5寸针,患侧取穴直刺1—1.2寸深。提插捻转行针导气,运针5分钟,其间让患者转动颈部。然后出针。
按:该穴治疗落枕极效,针入稍捻转令转动颈部马上活动自如。
  8、胃痛
穴位:足三里穴(膝眼下四横指,胫骨旁开一立横指处是穴)
治疗方法:仰卧位,用1.5寸针直刺,加以捻转刺激,留针半小时。对胃肠痉挛性疼痛,一般针下痛止,若想加强效果可配内关穴。
  9、网球肘
  穴位:阿是穴 (哪里最痛,哪里就是穴位)。
用针方法:先找出患处肌腱的阿是穴位置并做出标记。用1寸或1.5寸粗针。进针前要从两侧按紧肌腱,(固定)使之不能动,将针刺人,缓慢刺入肌肉,患者会感到放射状痛,提插行针1分钟,然后改变方向,再次提插捻转行针,仿佛要进一步破坏肌腱。向不同方向刺入2—3次,然后留针30分钟。
  按:隔日针刺一次,每次均要查找局部压痛点,一般2—3次可治愈。
 
10、晕车晕机
穴位:神阙(肚脐)
  治疗方法:乘车前用伤湿止痛膏贴在神阙穴上,就是用膏药封住肚脐,就这么简单,我小时候晕车就是靠这一招,很有效!
  除非有什么大毛病,一般来说,有一种病就有一个对应的解决办法。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从书中我看到,平时按摩头顶的百会,揉肚脐,捏脊,揉脚心,就会百病不侵,身强体壮。
  从我的具体实践看,按摩这些穴位经常伴有排气,也就是放屁的情况,应该说是好事儿.居室需要经常打扫,人体也需要经常打扫,保养.不能只使用,不养护.
  11、主治:心动过速。
  穴名:少海(手少阴心经,合穴)
取穴方法:屈肘,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手法:揉按1-2分钟。(60-70/分)
  12、主治:心动过缓。
  穴名:通里(手少阴心经、络穴)
  取穴方法:神门穴上一寸。
  手法:按揉1—3分钟,300-500次。
  13、主治:失眠症。
  穴名:大陵(手厥阴心包经、原穴)
  取穴方法: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两筋之间,
  手法:点按1—2分钟,直按斜上顶。
  14、主治:多汗症。
  穴名:神门(手少阴心经、原穴)
  取穴方法: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
  手法:直按斜顶向内关1—2分钟。
  15、主治:头痛。
  穴名:盲俞(冲脉、足少阴之会穴)
  取穴方法:肚脐旁开五分。
  手法:拇、中指按后,斜向上顶,左治右,右治左。
  16、主治:偏头痛。
  穴名:悬钟(足少阳胆经、八会穴之髓会)
  取穴方法:足外踝尖直上三寸,腓骨后缘。
  17、治:哮喘。
  手法:按揉3—6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穴名:定喘(华佗夹脊)
  取穴方法:在大椎旁开五分处。
  手法:斜向肩部顶1-2分钟。
 
18、主治:腹泻。
  穴名:止泻(任脉上,关元、石门中间)
  取穴方法:脐下二寸半取之。
  手法:直按稍斜上顶。
  19、主治:高血压。
  穴名:降压点(足厥阴肝经上)
  取穴方法:在大敦与太冲之间,
  手法:震颤点按1-2分钟。
  13、穴名: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
  取穴方法:外膝眼下三寸,四横指。
  主治:腹部疾患、高血脂症,止胃痛。
  手法:直按斜向下1-2分钟。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待有酸麻胀感后 3一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
  14、穴名:大骨空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拇指近节指骨与远节指骨连接横纹桡侧面中点赤白交界处。
  主治:白内障。
  手法:用力点刺,重手法效果好。
  15、穴名:神庭(督脉)
  取穴方法: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脑疲倦,(醒脑)
  手法:中指点按刺激。
  16、穴名:血海(足太阴脾经)取穴方法:髌骨内上缘二寸。
  主治:眼皮浮肿。
  手法:拇指强力度按压。
  17、穴名:肩痛穴(足阳明胃经上,)
  取穴方法:足三里下约三寸左右,胫骨边缘。
  主治:肩周炎。
  手法:强力度按压1-2分钟,左治右,右治左。
  18、穴名:扭伤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与阳池(手少阳三焦经)联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主治:急性腰扭伤。
  手法:强力度,同时按压两臂的扭伤穴。
  19、穴名:坐骨穴(新穴)
  取穴方法: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中点下一寸处。
  主治:坐骨神经痛。
  手法:拇指用力直按,斜向下顶。
  20、穴名:足跟点(手针穴位)
  取穴方法:大陵穴与劳宫穴联线上找痛点。
  主治:足跟痛。
  手法:按揉1-2分钟。
 
21、穴名:承浆(任脉,)
  取穴方法:唇沟之中央凹陷处。
  主治:小儿厌食症。
  手法:中力度按揉3-5分钟。
  22、穴名:遗尿点(手针穴位)
  取穴方法: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
  主治:小儿遗尿(肾虚)
  手法:轻按揉1-3分钟。
  23、穴名:天柱(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颈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五分凹陷处,哑门旁开1.5寸。
  主治:喉头肿痛。
  手法:轻揉按2-4分钟。
  24、穴名:太冲(足厥阴肝经,腧穴、原穴)
  取穴方法:足背一、二趾缝间上一寸五分处。
  主治:鼻出血。
  手法:垂直用力点按。
  25、穴名:上迎香(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在眼内眦下五分处。
  主治:鼻窦炎。
  手法:按揉1-2分钟。
  26、穴名:少泽(手太阳小肠经,井穴)
  取穴方法:手小指尺侧,距指甲0.1寸。
  主治:急性结膜炎。
  手法:拇指重掐法。
  27、穴名:大抒(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方法: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主治:麦粒肿。
  手法:直按斜向颈椎用力顶按。
  28、穴名:冠心穴()
  取穴方法:左足背解溪穴(足太阳膀胱经)至2、3趾骨联合处联线中点。
  主治:冠心痛,止痛。
  手法:指端或用圆珠笔芯按压5分钟。
  29、穴名:元骏穴()
  取穴方法:位于左手手掌心中指指关节下。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手法:一指禅推法点揉。
  30、穴名:关元(任脉,小肠募穴)
  取穴方法:脐下四横指,中线。
  主治:失眠。
  手法:半卧后揉100-200下,45℃水泡足,按揉涌泉穴200下。
 
31、穴名:四白(足阳明胃经)取穴方法: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主治:便秘。
  手法:按揉腹部自右向左推200下;排便时按双侧四白加长强穴(长强尾骨端凹陷处)。
  32、穴名:安眠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翳风(手少阳三焦经)与风池穴(足少阳胆经)边线中点。
  主治:失眠、偏头痛。
  手法:中度点按。
  33、穴名:牵正穴(经外奇穴)
  取穴方法:耳垂前5分至1寸。
  主治:面神经麻痹、口腔溃疡。
  手法:中度向前斜刺,(口腔溃疡加小肠反射区)。
 

 

  欢迎您走进冬韵如歌的个人图书馆 --冬韵如歌

 

文字、图片链接代码 - 冬韵如歌 - 冬韵如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