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宿制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春去秋来书库 2012-09-19

浅谈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刘秀娟

摘 要: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但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呈多发状,主要表现在:胆怯、自卑、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善于自我调节、考试焦虑等症状。特别是寄宿制学校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学生正处在需要特别关爱的年龄,其从家庭生活到寄宿生活的情感适应严重影响着学校管理和个体成长两方面,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扫除心理障碍并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任务。

关键词:寄宿制 学生心理 情感适应 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但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却呈多发状,主要表现在:胆怯、自卑、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不善于自我调节、考试焦虑等症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去读书。这些孩子一般每周回家一次,寄宿生活在锻炼了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也使他们在情感上经历了远离亲人甚至远离亲情的考验。寄宿制学校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学生正处在需要特别关爱的年龄,其从家庭生活到寄宿生活的情感适应严重影响着学校管理和个体成长两方面,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扫除心理障碍并加强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任务。

一、寄宿制学生的当前状况

1、孩子寄宿5大原因

根据我校现有资料统计为5类:家长工作太忙没时间照顾孩子;一些高收入家庭,家长希望孩子们过普通人的生活而让孩子去寄宿;希望通过寄宿制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生活能力;家长认为让孩子寄宿可以有更多时间学习;还有一些家庭经常存在一些矛盾,或是再婚家庭,寄宿制学校自然成了孩子最好的“避风港”。

2、寄宿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①有的学生原来是家和幼儿园的中心角色,备受关注,优越感很强,入学后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心里会有很强的失落感,容易埋下自卑的种子;有的小朋友在家里还喜欢父母或爷爷奶奶的怀抱,在这里却要开始适应许多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许多困难都要自己面对,简单的吃饭穿衣、洗澡列队可能都是一种挑战。

②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愈来愈急功近利,婚姻危机马上“开离”,工作不顺立即“跳槽”,这种“骄躁症”必然会传染给青少年,导致“孤独”儿童的增加,给寄宿制学校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孩子往学校一扔,家长一走了之,更有甚者,有些家长直白:我花钱就是给你看的。

由此种种,学生也就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娇气十足、心理脆弱、厌学,产生逆反心理,更有甚者“一走”了之。

二、做好情感适应培养是寄宿生活的良好开端

《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1],是人的心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会影响一个人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而且会影响人际间的交流、沟通和关系的发生、发展。情感是较高级的感情现象,与人的基本社会需要相联系,比如依恋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美的需要等,伴随着这些需要的情感有依恋感、归属感、自尊感、朴素的美感等。如果能从满足学生的基本社会需要入手,在情感上帮助和引导他们更好更快的达到适应状态,将会更好的帮助他们开始寄宿生活,达到减轻应激反应,抚平创伤,促进情感交流,增强适应性目的。

一个人刚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最先体验到的是陌生和孤独。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有自卑感的同学内心更是体验深刻,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学生到校的最早时间内组织新生熟悉周围环境,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同伴或师生间的亲密关系,通过相互之间情感上的体贴、抚慰、理解和接纳来给他们精神上注入阳光和温暖,同时获得自尊和归属感。

(1)宿舍:宿舍是休息和放松的场所,学校对学生生活实行人文化管理,努力营造宿舍内部团体氛围。每个孩子身上都带着个性的烙印,生活老师就是这里的家长,“有困难找生活老师妈妈”,她们像父母一样体贴和周到,给他们充分的母爱或父爱般的接纳,温暖的拥抱或其他肢体上的安抚都会使他们获取安全感,减轻对父母的依恋,从而减少恐惧、焦虑的情绪,使学生减轻对父母的依恋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减少他们情绪上的波动,从而快速融入这个团体,而逐渐适应新的生活。生活老师会经常组织一些团体小游戏,使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合作精神、学习宽容和接纳,正确引导他们在这里相互磨合、互敬互爱、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为他们的寄宿生活打开美好的篇章。

(2)班级: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到一年级的小学生的角色转换,周围环境、作息时间、学习任务的改变都对孩子们是一种严峻的挑战,这些都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退缩行为,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或人格的发展设置了障碍。学校要求班主任在开学之初重点放在多组织活动上:如“认识新朋友”、“介绍我自己”等游戏,及早让全班同学相互认识和沟通交流,消除孩子们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同时也使孩子们在别人的肯定和欣赏中获得自信,感受到从尊重和欣赏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游戏中以最快的速度相互熟悉和开放自己、结识新的伙伴儿。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帮助和引导学生建立群体意识,有助于满足学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及其他情感的需要,是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寄宿生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学校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

三、抓好日常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学校、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做他们的好朋友、好师长,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对于处在压力中的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乐观,坚强的心理素质。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追求知识、能力、创新精神、情感品德的和解统一,追求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整体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是为学校教育指明方向,是体现当今社会教育的取向。

2、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关注全体学生。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喜欢的学生和令自己头痛的学生,总有情绪好和情绪不好的时候,但教师职业要求每个教师都不能将自己的好恶和消极的情绪带到教育教学中来。要经常表扬和发现学生的优点,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学好,增强自信心。在工作中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在学习目标上,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选择性差异教学,不要“一尺量天下”使学生“望而生畏”。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目标。学生一旦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从而集中精力面对生活、学习的挑战。任何一个有责任心和有志于成功地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都不可忽视精神和情感在教学中的分量。

3、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自卑来源于与他人的比较和对自身的否定心理,来源于对周围事物的躲避心理。曾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最害怕的是考试。我们现在已施行等级打分,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保密。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帮助其分析原因,克服自卑。同时从学习的多个环节中指导学生寻找差距,采取多鼓励的方法让自信扎根于学生心灵。要以爱心架起与学生互相沟通和信任的桥梁,创造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和谐氛围。如果对学生冷淡,甚至表现出对差生的不耐烦,就更容易造成学生的自卑,是学生失去对学生的兴趣,从而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教师要适应课改要求,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更加注重对学生认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填鸭式的喂学生已经很难适应国家新课程的要求了。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让知识在头脑中活起来,教师不但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以高的教学质量,而且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吃透教材,游刃有余。

5、在班级中进行健康心理的培养。

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从而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利用好学校的艺术节、英语节、体育界、小能手节等,鼓励学生参加,显示自己的才能,并在活动中培养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能懂得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这样,他们才会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儿童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通过游戏寓教于乐比较适合他们。小学高年级阶段随着自我认识水平的发展,孩子开始树立自我形象和维护自尊,他们一方面依恋父母,一方面又想挣脱父母的管束,情绪波动剧烈,逆反心理萌芽,凡事爱钻牛角尖儿,对此,老师应多强调理解、关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接纳,当事人感到被尊重、被理解,才能促使他更加开放自己,充分宣泄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最后和老师一起探索和挖掘个人成长的潜能,最终学会积极、自信、接纳和适应的能力。

四、组建好家庭、学校、社会联合教育网络

上海市《寄宿制重点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报告中提出,家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在人格和情绪发展、知识和道德观传授等方面对青少年有重要影响,而在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卫生问题时,家庭环境的变化和对家庭成员的干预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儿童一岁左右的时候,与父母之间就建立起一种依恋的关系。但是早期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安全型,即以父母为基地;二、回避型,即有没有父母都无所谓;三、反抗型,有不安全感,害怕被父母抛弃;四、缠人型,总是黏着父母。第一种类型的孩子情绪较为稳定踏实,后三种类型的孩子情绪比较不稳定。

10岁之前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学上倾向于教导孩子去体会什么是情感,而不是掩饰它。在学校这样的群体之中,个体的情感表达是相对缺失的。对于孩子来说,在家庭当中才更能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寄宿制学校不是万能的。学生应该接触来自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刺激,一边在家庭与父母相处,一边在学校与老师同学相处,这种转换对孩子来说都是有益的刺激。家长应该充分把握孩子回家期间,创造和孩子的更多相处机会,增进亲子关系,加强亲子沟通。父母积极的心态会给孩子以支持和力量。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但是它的开展对于我们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孩子们成长所面临的已不是生活的压力,而是精神生活的渴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前新理念下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它能使我们的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应;它能使学生的人生之路更加绚丽多彩。不仅仅是心理老师的事,而是整个学校的事,整个社会的事,整个民族的事,因此,每一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坚持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整体化原则,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训练,以便全面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据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最新完成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表明:学生长期生活在朝气蓬勃的集体环境中,不仅心理上增强了沟通,思想上也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共同形成较高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如果每一个同学都能在寄宿生活中学会沟通,拥有友谊,增长自信,那么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明天都将是充满希望的。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杨志良,黄希庭 《心理学大辞典》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12月。

2 杜亚松,王运调等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寄宿制重点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1年第9卷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