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农村的“支付革命”

 juluyuan 2012-09-21
山东农村的“支付革命”
作者:本报记者 王爽 本报通讯员 刘伟厚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 2012-09-20
 

  阅读提示:8月309月1,记者走访济宁、泰安、东营等地发现,如今POS机、自助终端服务机甚至手机银行渐渐成为农民生活中的常备品。

  山东是全国首个实现“全省行政村金融基础设施100%全覆盖、100%的县域以下银行机构参与农村金融支付环境建设”双百目标的省份。截至目前,全省71073个行政村实现了“金融设施村村通,村村能刷银行卡”。

  山东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不仅压缩了假币生存的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地区抢劫等犯罪的发生率,同时提升了农民的金融意识、信用意识。

10.5万个服务点 为农民节省近3000万元

  2009年以前,我省90%左右的乡村没有任何金融基础设施,农民取款、转账费时又麻烦。

  830,在位于济宁邹城市北宿镇西丁村的一个农民金融自助服务中心,52岁的菜农顾克保对记者说:“有了这个自助服务中心,存取钱很方便。我平时卖了菜,回来的路上就能在这里把钱存上,不用拿现金,更安全。若是碰上急用钱,就算是晚上也能办取款业务,管理员就在后面的院子里住。”

  顾克保回忆说,以前赶上惠农补贴发放,取钱要跑到十几里路之外的镇上,光排队就得等两个多小时,办次业务需要大半天时间,农活儿全耽误了。

  记者了解到,人行济南分行根据全省各地的发展情况不同,确定在经济较为发达、金融服务需求较多的乡镇和村庄,布设综合服务功能较强的ATM及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等设施;在经济欠发达、金融服务需求相对单一的村庄,布设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转账POS、电话POS等支付终端;在无固定电话接入条件的村庄,布设无线转账电话和手机支付等,使农民充分享受支付服务现代化的成果。

  记者发现,西丁村这个农民金融自助服务中心,原本是一个化肥农资站,今年2月才被赋予“省农信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功能。邹城农信社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依托超市、诊所和农资站这种人流较多的场所建造自助服务点,成本仅为2万多元,相较于银行自助网点动辄几十万的成本,更加符合农村的实际。以该服务中心为例,现在能辐射周边8个村约6000多村民。开业不到半年时间,已吸收存款130万元,平均每天能办理四五十笔业务。

  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县以下地区共布放各类金融服务机具57.2万台,71073个行政村已经100%实现金融基础设施全覆盖,全省村均布放量由2009年的0.24台提高到2.57,两年半增长了9倍。

  由此为农民带来的效益也很可观。截至7月末,全省10.5万个助农取款服务点累计办理助农取款业务1470.9万笔、金额57.3亿元,如按每笔取款平均节约农民交通费2元、节省取款时间4小时测算,相当于为取款农民节省2940万元和5880余万小时等待时间。

农村银行卡量两年增2

  2009年末,我省农村地区银行卡只有3608万张,人均仅0.44张。到今年7月末,全省农村地区共发行银行卡1.18亿张,2009年末的3.3,人均持卡量达到1.44张。

  记者了解到,农民用卡意识的迅速提高,是伴随着农村各类市场、日用品商店等使用非现金结算开始的;另外,在农副产品大宗批发市场,我省也大力推广“电话POS+银行卡”、“网银+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产品组合。如在寿光推出的全国第一张应用于农副产品批发集贸市场的“联名卡”,彻底改变了批发市场20多年来的现金结算模式,仅寿光农产品物流园日均减少现金结算就达到1400万元以上。

  831,在全国著名的“蛋鸡养殖基地”泰安肥城市,记者了解到一张银行卡给当地合作社和养殖户带来的便利。

  潮泉镇正大畜禽服务站主要销售饲料,月交易额在20万元左右。

  业务代表王怀广说,原来服务站和养殖户之间,主要是采用现金结算。现金大量交易不仅加大了商品交易成本,而且养殖户携带不便,有时还会出现假币坑农问题。现在好了,利用电话POS,资金转账即时就能到账,方便又安全。

  正说着,养殖户罗文玉前来购买半吨鸡饲料,价格为2600元。只见他拿银行卡在电话POS机上一刷,这笔钱就转到服务站账户了,前后不到1分钟。“我一个月要交易3万多元,如果都用现金,太麻烦。还是这种支付方便。”罗文玉说。

  在邹城市北宿镇河北辛庄村,已经用上手机银行的养牛户许让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金融支付方式的变迁。他告诉记者:“我养了64头牛,月结算量少说20多次,月结算额4万元左右。即便是用银行卡,总还要跑网点或自助服务中心。所以我开通了农信社的手机银行,结算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在家就能操作。”

  记者了解到,在大批量收购农副产品的季节,我省金融机构还创新了“农产品收购+结算专用单+收据”、“无线电话POS+银行卡”等非现金收购模式,相当于直接将银行搬到了田间地头。

“支付革命”释放农村产业链利润

  91,东营广饶县花官镇张杨村养鸡大户张建国一早就收到农业银行的短信提醒说20万元货款已经到账了。原来张建国上一批养的2万只鸡顺利出栏,通过当地龙头企业山东华誉集团检验后交给了处理车间,扣除鸡苗、饲料、药品的费用外,纯利润有4万元。

  查到已经收到款,张建国又接着通过农行电话POS给华誉集团鸡苗供应部门转了2万元钱,然后就等着鸡苗送上门。“龙头企业实行了"五统一",买鸡苗,买饲料通过这个设备就行,不用跑银行,也不用跑公司;鸡养好了,交货以后就等着公司往惠农卡上打钱了……”老张兴奋地说。

  受益远不止养殖户。记者了解到,以华誉集团为例,其产业链上1100多家厂商,3370名企业员工都从非现金结算体系的建设中获得了极大的便利。产业链上每年40多亿元的资金往来,产业链现代化结算体系建立后,90%以上使用非现金结算,每年可为企业、农户节约成本700余万元。

  在广饶县泰亨农业专业养殖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在合作社办公场所、养猪大户、饲料供应商、医药供应商、防疫服务提供者中布放转账电话(商易通)100,给社员发放绿卡700余张后,整个产业链上的专业合作社、社员及相关商户之间近5亿的年交易额基本上实现了非现金结算。

  金融机构为龙头企业量身打造的“农业龙头企业+网上银行+POS+转账电话+惠农卡”的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从整条产业链入手梳理资金链条,大大便利了养殖户和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

事实上,农村金融支付环境日益完善的意义不止于此。正如人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所说,通过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还减少了农村现金沉淀,压缩了假币生存的空间;由于降低了现金使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地区抢劫等犯罪的发生率;最重要的,则是带动了农民金融意识、信用意识的提高,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大有裨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