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糖尿病足相关检测设备文献汇编
2012-09-21 | 阅:  转:  |  分享 
  






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

相关检查设备参考文献汇编





臂踝指数检测(ABI检测)

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变

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特点及临床评价

周围血管疾病的无创检查

多普勒血流计对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障碍的检测

缺血肢体的动脉再生对经皮氧分压的影响













北京东方名龙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部(2005.12)





臂踝指数检测(ABI检测)



臂-踝指数检查单



两个数据较低者就是该病人的总臂-踝指数

总臂-踝指数(较低者)=







臂-踝指数的测量

测量臂-踝指数时,病人应处于静止仰卧位。测量四肢血压时需使用大小适当的血压套袖血压套袖多普勒血压套袖多普勒PAD)做出完整的评估。另外,有些病人可能会有先天性的足背动脉脉搏减弱。

另外一些病人,特别是年龄较大者和糖尿病患者,具有动脉硬化,血压计套袖可能会影响血液流动。这样将会导致读数异常增高。这种情况则需做另外的血管检查。



注意事项

按照你所使用的多普勒超声探头说明书进行操作。

确保多普勒凝胶用量足够。

对病人使用合适的血压套袖。

确保你读数时探头在脉搏的中心区域,否则读数会偏低。

注意确诊有动脉硬化的糖尿病患者臂-踝指数会异常升高。

少部分病人踝部某一血压检测不到时,使用能检测到结果进行计算。



臂-踝指数小于或等于0.90时,即可诊断外周血管病变,有发生心血管缺血事件的危险性。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预防措施。

初次测量臂-踝指数时操作如不熟练没有关系,像其他程序一样,该程序也是越来越容易上手的。



糖尿病与周围血管病变

——摘自《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



周围血管病变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预后的最重要因素。

周围血管病变通常可以用简单的临床检杳来发现:皮肤颜色及温度、足背动脉搏动,踝部血压测定。

采用非侵入性血管检查可以评估糖尿病足溃疡的概率。踝部和偶尔的趾部血压测定可能会因为动脉中层钙化而出现不准确的评估结果。

由于缺血引起的静止性疼痛在糖尿病患者中可能会因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而消失。

微血管病变不是足溃疡的主要原因。

保守性治疗措施包括坚持步行计划(如果不存在足溃疡或坏疽的话)、恰当的鞋袜、戒烟以及积极治疗高血压和高脂血症。

血管重建之后,血管再通率和肢体获救率在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之间并无差别。因此,糖尿病不能作为拒绝该疗法的理由。



周围血管病变(PVD)引起动脉供血不足是影响糖尿病足溃疡预后的重要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中层硬化是最常见的动脉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缺血是由于动脉狭窄和阻塞引起。动脉中层硬化是动脉中层钙化使血管形成坚硬的管道。因此,动脉中层硬化不会引起缺血,但硬化的动脉严重干扰动脉血压的间接测量。微血管病变不是皮肤损伤的主要原因。



周围血管病变的特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虽然动脉硬化的方式有些差异,但周围血管的损伤并没有特异性。根据专家的观点,将其特点于下表。



临床检查

专家推荐,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状态应该每年检查一次,特别要注意的是:

间歇性跛行的病史或缺血性静止性疼痛的历史,要与外周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区别开来。

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的脉搏触诊是必须要做的。用普通触摸的方式检查足部动脉的搏动受室内温度和检查者技术的影响。如果脉搏消失,应该检查腘动脉和股动脉搏动。足背动脉的搏动可能有先天性缺失,如果足背动脉的搏动存在,就不会有明显的血管病变。一些专家劝告,当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时,应该用手提式超声多普勒仪器检测踝部动脉血压。踝肱压力指数(anklebrachialpressureindex,ABI)(ABI=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测定时患者都取仰卧位)低于0.9提示阻塞性动脉病变存在。然而,在目前的文献中,几乎没有资料来指导那些没有足溃疡但ABI又低于0.9的患者的后续处理问题。

严重缺血的潜在体征:足抬高时苍白,下垂时红紫、溃疡、皮肤坏死和坏疽。然而,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急性缺血的足可以表现为相对温暖,几乎不变颜色。最后,急性缺血有时可以因合并感染而混淆不清,因为此时缺血的足仍可以看到局部发红。



慢性严重缺血

严重缺血提示下肢有大截肢的危险,重建血液循环才会避免截肢。急性缺血的定义、指导和治疗指南超出了本文件的范围。慢性严重缺血目前的标准是具有以下2条中的任何1条:1)持续性、缺血性、静止性疼痛,有规律的疼痛消失2周以上;2)足或趾发生溃疡或坏疽,均与踝部收缩压<6.67kPa(50mmHg)或趾部收缩压<4.00kPa(30mmHg)相关。这个标准是在假设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严重缺血没有区别的基础上提出的。然而,对伴有足溃疡的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提示,目前标准中血压的临界水平既太低也不准确。



非侵入性血管检查

由于病史和临床检查的不确定性,通常需要更加客观地测定皮肤血液灌注压。常用的技术包括踝部血压、趾部血压和跨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oxygenpressure,TcPO2)使用最广泛的诊断和定量诊断周围血管病变的方法是踝动脉血压测定。如上所述,踝动脉血压可因动脉中层硬化而出现假性增高,ABI高于1.15是不可靠的。这种状态下,踝的血流灌注压可以采用“标杆试验(pole-test)lower-extremityarterialdisease,LEAD)又称周围血管病变(peripheralvasculardisease,PVD)是导致下肢截肢,特别是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0倍,8.00%的病人在诊断糖尿病时即已存在LEAD,并随年龄、病程的增加而增多,至20年后其发病率可达45.00%。有严重LEAD的患者不仅面临下肢截肢的危险,而且死亡的危险也增加4~7倍。



1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的病变特点

糖尿病大血管的基本病变——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沉积、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与非糖尿病者相同,但糖尿病患者起病早、进展快、无明显性别差异,而且由于糖尿病时凝血活性增强更易形成血栓[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最大的特点是病变分布与非糖尿病者不同。非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主要分布于近端动脉,如主动脉、髂动脉、浅表的股动脉和少量的远端动脉,而糖尿病者大血管病变则主要累及膝以下胫腓动脉[2]。糖尿病患者主动脉病变的发病率为13.00%,非糖尿病者为25.00%;而膝以下的胫动脉的相对发病率在糖尿病者达90.00%,非糖尿病者仅为10.00%,故又称之为糖尿病“胫动脉病”[2,3]。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另一重要特点是下肢血管动脉中膜钙化(medialarterialcalcification)尤为突出,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分布特点(主要累及膝下)有关[4]。动脉钙化以踝部最多,趾部较少,足的背部又较趾部为多[5]。Orchard等[5]报道,通过X线检查,踝部胫后动脉钙化的患病率为32.00%,胫前动脉为28.00%,跖部水平的动脉为47.00%。Smith等[6]对428例糖尿病患者足部进行X线检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足部动脉钙化有显著高的患病率,并与下肢截肢有关。在无截肢史的病人中患病率为39.00%,而有对侧截肢史者达78.00%。Chantelau等[4]报道,42例有下肢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有前足动脉(跖动脉)钙化者为22例(52.00%),而且男性为16/42例(52.00%),显著多于女性的6/42例(14.00%),并与病程相关。有钙化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于膝下者为68.00%,膝上者为32.00%,而无钙化者膝上与膝下分别为54.00%和46.00%。而且动脉钙化使胫腓动脉病变显著加重,动脉钙化组发生闭塞性病变(部分或者全部)者为2.57%,而无钙化者为1.67%。

目前认为糖尿病患者动脉钙化可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出现以膝下血管病变为突出的特点,但发生钙化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神经病变。动脉钙化与交感神经纤维切除显著相关,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显著相关,故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发生于下肢(特别是膝下、足部),因此糖尿病患者足部动脉钙化多见,下肢动脉血管病变严重。有神经性溃疡者下肢动脉钙化显著多于无溃疡者,提示动脉钙化与神经病变的程度相关[4,5];②动脉钙化也与血肌酐水平的升高显著相关,故糖尿病肾病者动脉钙化显著增多[4,5];③动脉钙化也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显著相关[5];④钙代谢异常、血脂代谢紊乱、吸烟和饮酒等因素与动脉钙化的关系尚不清楚[5]。

目前认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原因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及非酶糖基化(no-enzymaticglycation)。胰岛素抵抗为一综合征,可出现于糖尿病发病前,包括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异常、肥胖、高血压等。其中脂代谢异常可出现致粥样硬化脂质谱,即出现小的、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降低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CHO)及升高的甘油三脂(TG)水平。高血糖状态下血糖与血循环及组织中的蛋白质非酶结合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cedglycationendproducts,AGE)对粥样硬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AGE形成过程中可刺激产生氧自由基损伤内皮细胞,AGE与内皮细胞结合可损害内皮细胞功能,AGE与单核/巨噬细胞结合刺激产生细胞分裂素、生长因子和基质成份,促进粥样斑块形成。LDL的糖基化使之易于为巨噬细胞吞噬,胶原蛋白的糖基化和交联使LDL在基质中沉积增多,并使血管壁硬化。

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遗传易感性。其它危险因素还包括脂质代谢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状态、糖尿病病程、高血压、肥胖和吸烟等[1]。然而经多变量分析(multivariateanalysis)显示,收缩压(SBP)的增高、TG水平的增高和HDL-CHO水平的降低为糖尿病LEAD发病的显著危险因素;而总CHO水平、舒张压(DBP)和体重则与LEAD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在单变量分析中,糖基化血红蛋白(HBAIC)、血C肽水平和注射胰岛素与LEAD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SBP的增高和吸烟为LEAD发展加重的显著危险因素,而HBAIC和脂蛋白则与之无明显相关性[5]。2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评价

间歇跛行间歇跛行(intermittentclaudication),即步行一个街区(block)诱发的腓肠肌疼痛,为LEAD的典型表现,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多4~5倍。Criqui等[7]报道,间歇跛行预测LEAD的敏感性为9.20%~20.00%,特异性为95.90%~99.00%。休息痛(restpain)和夜间尤为加重的夜间痛(nightpain)则为LEAD最严重的临床表现。

足部动脉搏动大于18岁的正常成人应该能触及到足部动脉搏动。大约50.00%的糖尿病患者不能触及足部动脉搏动[8]。足部可以触及搏动的动脉为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但大约10.00%的人由于先天解剖变异而不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5]。胫后动脉搏动消失预测LEAD的敏感性为71.00%,特异性为50.00%[5]。足部动脉搏动消失者应查ABI。

踝-臂血压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和足趾收缩压(toesystolicbloodpressure,TSBP)ABI即踝部SBP与前臂SBP比值。最准确的测量应采用多普勒,可同样用12cm宽的标准充气袖带来测量,TSBP也可用2cm宽的袖带测量。正常的ABI≥0.9,间歇跛行者为0.5~0.8,踝部绝对SBP为9.3~12.0kPa,休息痛者通常≤0.3,踝部绝对SBP≤6.7kPa[9]。应特别注意踝部血压可因有动脉钙化而增高,因此某些有明显LEAD的糖尿病病人可以出现正常的ABI。如果出现ABI异常增高(≥1.15),则应考虑有动脉钙化的可能,可行X线检查加以证实,这种情况最多可见于30.00%的糖尿病患者[9]。如果ABI>1.30,或者踝部SBP>40.0kPa,对动脉钙化的预测价值为100.00%[5,9]。这种有严重钙化的病人也属LEAD的高危人群。怀疑有动脉钙化者应查TSBP。男性ABI通常较女性为高,胫后动脉ABI通常较足背动脉ABI为高,运动(1~5分钟)后ABI(post-exerciseABI)异常的阳性率较休息状态下ABI(restingABI)为高[5]。检测ABI时应查双侧前臂血压并取高者。如果ABI<0.5,提示有严重的LEAD,如果ABI为0.5~0.9,提示轻中度LEAD,3个月内应重复检查[5]。尽管由于受动脉钙化的影响可以使ABI假性升高,但ABI的降低则对预测LEAD有极高的特异性。Foukes[10]报道,ABI<0.9诊断血管造影阳性的LEAD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几乎为100.00%。故一般认为降低的ABI是LEAD的标志:ABI<0.9可以诊断LEAD,ABI<0.5为严重的LEAD,ABI<0.3意味着需要血管外科治疗或下肢截肢[5,9]。

由于较少受动脉钙化的影响,TSBP较ABI对下肢LEAD有更大的预测价值。正常的TSBP≥6.7kPa或8.0kPa±10%[5,9]。TSBP对判断足部溃疡的预后有很大价值,如果TSBP≥4.0kPa,足部溃疡愈合的可能性大,85.00%的足部溃疡愈合者其TSBP≥6.0kPa[9]。如果TSBP<4.0kPa,足部溃疡几乎没有愈合的可能,这是考虑血管外科治疗的一个指标,2/3TSBP<4.0kPa的糖尿病病人最终下肢截肢[5]。TSBP<2.7kPa者足部病变愈合率仅为29.00%,而TSBP≥4.0kPa者则为92.00%[5]。

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oxygentension,TcPO2)TcPO2反映皮肤微循环状态,进而反映周围动脉灌注情况[9]。将热氧敏感探头置于足背或其它部位,另一参考探头置于锁骨下,经过大约15min的平衡期后即可测得皮肤氧张力,正常TcPO2≥5.3kPa[9]。如果TcPO2<4.0kPa,提示周围动脉灌注不足,并预示足部有发生溃疡的危险;如果TcPO2<2.9kPa,足部溃疡不愈合的危险性增加39倍;TcPO2<2.6kPa者溃疡几乎没有愈合的可能,应考虑血管外科治疗[9]。Reiber等[11]报道,如果膝以下和足背TcPO2<2.6kPa,其下肢截肢的危险性较TcPO2≥3.3kPa者增加161倍。但影响TcPO2的因素较多,包括全身因素如血氧浓度,局部因素如皮肤厚度、水肿、炎症等。TcPO2的改变也可能与神经因素有关,自主神经病变导致微循环功能异常。

静脉充盈时间(venousfillingtime,VFT)和毛细血管再灌注时间(capillaryrefilltime,CRT)病人仰卧,抬高下肢45°,1min,然后坐起并下垂下肢,计算足背静脉充盈时间,即VFT。正常VFT≤20s,如果VFT>20s,则提示动脉灌注不足[12]。CRT的检查方法为:指压拇趾跖面皮肤5s后,计算毛细血管血流再灌注时间,超过5s即属异常,也反映动脉灌注不足[12]。VFT和CRT检测方法简便,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低[12]。

多普勒(Dopplex)超声检查下肢动脉病变严重,特别是有明显狭窄(超过70.00%)或阻塞性病变时,多普勒检查具有重要意义。狭窄处血流速度通常超过160cm/s,但如果存在异常返流则给诊断造成困难[9]。阻塞性病变时血流中断。多普勒对主-股动脉病变诊断效果较好[9]。

动脉血管造影(arteriography)血管造影为有创检查,造影剂可引起血管痉挛,通常只用于外科治疗(血管重建或截肢)前。以下情况可以考虑血管造影和外科治疗:踝部SBP<6.6kPa和(或)ABI<0.5,或TSBP<4.0kPa,或TcPO2<2.6kPa,对积极治疗后不愈合的足部溃疡如有上述情况之一者,可考虑血管造影检查[1,5,9]。造影剂可诱发肾功能不全,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需要血管造影则应尽可能使用小剂量造影剂。Boyko等[12]采用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对631例糖尿病患者LEAD的一些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这些指标包括病史:如既往LEAD诊断史、既往下肢溃疡史或截肢史、过去吸烟史、目前吸烟状态、间歇跛行症状、年龄、糖尿病病程;体征:如足部皮肤温度(低于小腿皮肤温度为降低)、足部动脉搏动、VFT、CRT。LEAD的诊断标准为ABI≤0.5(采用多普勒测量血压)。结果显示:与ABI≤0.5有相关性的指标为: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78.00%)、VFT>20s(敏感性为22.00%,特异性为93.90%)、年龄>65岁(敏感性为83.00%,特异性为54.00%)、间歇跛行(敏感性为50.00%,特异性为87.00%)和既往LEAD诊断史(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70.00%)。但经Logistic多因素逐步分析后,减弱或消失的动脉搏动、既往的LEAD诊断史、年龄>65岁和VFT>20s是与ABI≤0.5的独立相关因素。因为间歇跛行和既往的LEAD诊断史相互干扰,未同时进入回归方程,但以间歇跛行置换LEAD既往诊断史后重新回归分析,间歇跛行和其它三个变量仍为ABI≤0.5的显著相关因素。

下肢神经病变导致的神经性溃疡和血管病变导致的缺血性坏疽,均为糖尿病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虽然糖尿病下肢截肢一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下肢动脉血管的急性阻塞性或闭塞性病变,是唯一可以作为单一因素导致下肢截肢的原因,而且下肢大血管病变通常导致高位截肢和再次截肢,有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病死率也显著增高。因此,采用简便无创的方法及时诊断并正确评估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对予指导治疗、预防或减少下肢截肢和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外科医生通过临床检查、初步筛选出血管疾病的类型,有了临床的印象,为进一部明确疾病的诊断,应该给病人做血管的无创伤检查。无创检查技术,方法简便、对病人无害、无痛苦、可重复进行,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治疗效果的观察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一、多普勒超声???目前多普勒超声已广泛地应用于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肢体动脉性或静脉性疾病诊断有很高的临床指导价值。常用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有: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法(CW-Doppler)、肢体体积描记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象法等。本节按动脉性疾病和静脉性疾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原理、临床意义等分别叙述如下:??(一)肢体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多普勒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多应用连续波多普勒肢体动脉波形描记和节段性血压测定(SLP)来检查肢体动脉阻塞性疾病。在正常人体,连续波多普勒测定肢体动脉的波形为三相形,而动脉狭窄或动脉阻塞时波形描记会有明显改变,此项检查可对肢体动脉阻塞性疾病做出定性的诊断。同时在正常人,两侧肢体对称部位所测得的血压是相近的。若两侧肢体对称部位所测得的血压差大于2.67千帕(20~mmHg)以上,则提示压力低的一侧肢体动脉近端有狭窄或阻塞。若上肢血压正常,下肢血压异常,则用患侧下肢与健康上肢节段性血压的比值,作为测定肢体缺血程度的指标。这个比值称为踝/肱指数(ABI)。在正常情况下,下肢血压高于上肢,故ABI≥1.0。??下肢有病变时,血压低于上肢,血压越低,指数越小,病人的缺血症状越重。ABI<0.97患者有可能出现间歇跛行,0.5~0.8之间跛行明显;ABI<0.5则可有患肢静息痛,ABI<0.3则肢体可发生缺血性溃疡或坏死。病人有缺血症状(麻木、怕凉等),若在静息状态下,患者ABI正常,在运动后患肢有缺血症状者,可进行负荷试验(平板运动试验等),诱发病变加重,再进行无创血管检查时,可能发现阳性结果。周围血管病人大多合并心脏疾病,做平板运动试验时,最好有心电监护,以免发生意外。???光电容积(PPG)动脉波形描记及指(趾)压测定,可以检查肢体远端的小动脉,即指(趾)间动脉。通过描记指(趾)间动脉的波形和测量其压力,来判断手指或足趾有无缺血。正常趾/肱比>0.7,指/肱>0.95,手指间的压差<2.0千帕(15mmHg)。???空气体积描记(PVR)的原理是随着心脏搏动,肢体动脉的舒张和收缩,肢体的体积有微小的增大与缩小,利用缠在肢体上血压带中气囊压力的变化,检查仪器就可以记录出这种变化的波形。PVR是一种定性的检查,可以根据波形和波幅的变化来估计动脉阻塞的程度。糖尿病患者常由于动脉壁高度硬化,在节段性血压测定时可发生假性高压,需要结合连续波多普勒波形与空气体积描记波形来作出较准确的定位诊断。???连续波多普勒诊断仪无法显示血管管腔结构,因此可能会发生定位错误;也无法区分管腔内病变与管腔外压迫性病变;同时也无法确定病变的性质;另外,糖尿病患者常引起动脉壁钙化,节段性血压测定可发生假性高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可以明确地看到动脉的形态,明确动脉阻塞的部位、范围及程度,大致了解动脉阻塞的性质(管腔外压性阻塞、血栓阻塞以及动脉本身病变导致管腔闭塞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还可精确测定动脉管腔的直径,腔内血流速度,动脉壁有无钙化以及阻塞部位以远的动脉条件和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等。???结合连续波多普勒肢体动脉波形描记和节段性血压测定对肢体动脉阻塞性疾病的诊断、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二)肢体深静脉阻塞性疾病???目前多采用双向连续波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查肢体静脉。这些仪器可以比较正确地诊断肢体深静脉通畅程度。临床上利用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探测肢体静脉血流声的自发性、周期性、增强性、非搏动性来判断肢体深静脉通畅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肢体静脉血流声具有自发性、非搏动性和明显的周期性、增强性。肢体发生深静脉血栓时,肢体静脉血流声的自发性减低或消失,周期性消失、减低,或呈连续性、增强性减低或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检查肢体深静脉,克服了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无法区分管腔内病变与管腔外压迫性病变的局限性,并可进一步明确病变部位、性质、范围及程度,还可以了解髂静脉和下腔静脉的通畅与否,以及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三)下肢深、浅静脉瓣膜功能性疾病???连续波多普勒超声法:患者取站立位,受检肢体不负重,轻度屈曲,探头分别置于股总、股浅、大小隐静脉处,挤压小腿放松后,观察是否有返流声,如确定返流存在,则以返流声音持续的时间、响度划分返流的严重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由于具有直观显示下肢深、浅静脉解剖部位的特点,并且可以借助脉冲多普勒获得返流持续时间、最大返流速度、平均返流速度,判断返流的程度(轻、中、重度)。二、CT和MRI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Tomography,CT)检查目前已广泛用于诊断血管科疾病,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螺旋CT应用于临床,以及CT平面扫描后进行三维重组技术的发展,在动脉瘤的诊断上,CT已有代替动脉造影的趋势。它不仅可以精确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直径、长度、瘤内血栓形成的情况,更可以直观的显示动脉瘤的形态以及与动脉分支的关系等,对手术方案的设计较普通CT有很大的帮助。???磁共振显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应用核磁共振原理和计算机重组信号技术成像,可显示血管壁和腔内血流形态,但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动脉阻塞性疾病,病变部位在颈部和下肢动脉者,MRI可部分替代动脉造影,它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动脉管腔的形态、直径、动脉阻塞的部位和程度以及阻塞以远的动脉通畅与否。对静脉系统以及其它部位的动脉,MRI则不能良好地显示其形态。???三、放射性核素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对一些血管疾病可以作出很准确的定性和定位诊断。肺通气灌注扫描和肺血流灌注扫描可以准确地显示肺栓塞的部位、范围以及治疗后血管再通的情况,是诊断肺栓塞首选的方法之一。淋巴核素造影可以显示肢体淋巴阻塞的部位和程度等,对肢体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缺血肢体的动脉再生对经皮氧分压的影响

作者:PhilipJ.osmundson,M.D.,ThomW.Rooke,M.D.,JohnW.Hallett,M.D.



研究对象为20名(24个肢体)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的病人,在动脉再生前和再生后,分别检测患者下肢、足部和胸部的经皮氧分压,以及踝部和臂部的收缩压,检测病人腿部在水平位置和抬起高位置的数据。其中的18个治疗为单侧肢体,用于减轻严重的局部缺血;3个治疗为双侧肢体,用于减轻间歇性疲行。分别计算腿部水平位置和抬高时的RPI,时间为3分钟(RPL3);通过踝部和臂部的收缩压来计算踝臂指数(ABI指数)。动脉再生术前,严重缺血肢体的RPI和RPI3会有明显的降低,受疲行影响的肢体RPI轻度降低,但RPI3会有显著降低。经动脉再生治疗以后,经皮氧分压、RPL、RPI3均增高。

对于外周动脉阻塞的患者,经皮氧分压是一个评价皮肤局部缺血的客观指标。在外周动脉阻塞疾病病程中,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的时候,这种检测方法可以评估缺血的严重性。

评价外科旁路手术的结果时,ABI已经成为一个标准的客观指标,但是因为它依赖于踝部的收缩压,因此仍不够理想。ABI不能够确诊踝部末梢的动脉阻塞性疾病,在评价足部组织缺血的严重性时,这种疾病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ABI可以因为硬化组织的存在及组织的钙化而失效,因为此时动脉不能增加收缩压和ABI值。踝部的收缩压不能增高的情况尤其多见于糖尿病病人,这种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病人更易发展成为肢体缺血。

通常情况下,在病人仰卧,腿部位于水平位置时,检测经皮氧分压的值。对于有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的病人,将腿部抬高会致足部皮肤苍白,使经皮氧分压的值比在水平位置时降低,此项研究可以提供关于患肢缺血程度的信息。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描述动脉再生对于经皮氧分压的影响,分别在病人仰卧位和将腿抬高的情况下评价。



病人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接受动脉再生手术的20名病人,分别在术前和术后测定经皮氧分压和ABI的值。其中有17名病人接受了18次单侧动脉再生手术(一名病人在同一肢体上接受了两单侧手术)。研究中,将对侧肢体作为评价ABI和经皮氧分压变化的比较对象。另有3名病人接受了双侧的股动脉旁路手术(6个肢体);这样,共有24个肢体接受了手术。

有十名病人(5名男性和5名女性)患糖尿病,另十名没有糖尿病(5名男性和5名女性)。其中有两名糖尿病和两名非糖尿病病人的踝部收缩压高于300mmHg,血压值通过置于踝部的袖带式血压计间接测得。

研究中有17名病人接受单侧动脉再生手术,为了减轻严重的肢体缺血,判定肢体缺血可以通过静息性疼痛,缺血性溃汤,或二者皆有;接受了双侧股动脉旁路手术的三名病人的提示症状为严重的疲行。十名糖尿病病人都是接受单侧手术:四名股动脉-腘动脉旁路移植术、四名股动脉-胫动脉旁路移植术、一名深主动脉-股动脉旁路术联合股动脉-腘动脉旁路术、一名股动脉-股动脉旁路术和表浅股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一名表浅股动脉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非糖尿病病人中:五名股动脉-腘动脉旁路移植术、三名双侧主动脉-股动脉旁路移植术、一名深部整形术和股动脉-腘动脉旁路移植术、一名股动脉-股动脉旁路术联合股动脉-胫动脉旁路术。

手术前对每个病人研究1到2天,术后研究约一星期,研究中使用经皮血氧计,测定ABI时)))))))))))))))















北京东方名龙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三街中黎科技园1号楼2楼A段205室,邮编100085

Tel:010-82899020Fax:010-82781040Web:http://www.orientlong.com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