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突然无力可能是中风先兆(医说新语)脑中风是导致人体致残的首要病因。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完全性脑中风患者120万-150万人,死亡80万-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如果这些中风患者能对小中风的早期症状引起足够重视,早期给予有效治疗,许多患者就可能避免发生大面积脑梗塞而致残甚至丧命。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志文说,小中风在医学上也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是由于颅内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根据缺血部位的不同,可表现为发作性的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清、眩晕、复视以及走路不稳等不同症状。 张志文说,在临床上经常碰到这样的病人,莫名其妙地出现下肢无力、走不动路的情况,很多人不当回事,总觉得歇歇就好了,尤其身患腰椎间盘突出或腿脚有毛病的老人,误认为是腰病引起的。事实上,下肢突然无力,有可能是脑中风的先兆。老年人最初单侧下肢无力的情况虽少,但也不能漠视中风先兆的可能,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更要引起重视。虽然小中风的症状较轻,但它往往是中风的预警信号。据统计,小中风患者有1/3会发生脑中风,其中50%的患者中风发生在小中风之后的两天内。 张志文特别提醒,如果家人出现突发颜面部、上下肢或单侧肢体无力;突发言语障碍、或理解力下降;单侧或者双侧视物模糊;突发头晕、平衡调节障碍或行走困难等症状,应想到可能是中风的先兆,要及时送医院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检查,明确发生中风的病因(如是否有颈部动脉和脑动脉狭窄等),进一步做相应的针对性治疗。 张志文说,中风后6小时是溶栓治疗恢复脑功能的最佳时机,最长不能超过24小时,所有怀疑为中风或者小中风的病人,千万不要有“在家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现在不太稳定,等好一点再去医院”等拖延时间的想法,这只能耽误治疗,错失脑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机。 |
|